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搞清楚了术士究竟是何等样人,另一个问题也就不难解答了,那就是秦始皇为什么要“坑术士” ?
知识就是力量。秦国统一以后试图在文化领域迎头赶上,所以“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 ①建立博士制度,把文化人搜罗来做宫廷顾问和御用学者,其作用就相当于今天的政协会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文化人士对政治的指手画脚,却一直正是秦朝法西斯体制所坚决杜绝的。
而对于方士、术士们来说,他们所满足的不仅仅是歌功颂德和炼丹采药。他们必须要更深入地参与政治,把自己的政治学说推行到国家管理的实践中去。因而双方的矛盾不可避免,蜜月很快就要结束。
秦始皇对于术士们由期望到失望,也是有一个过程的。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携众官及七十名儒生博士登泰山,欲行封禅。此行儒生博士们的职责,是为了制定封禅大典之礼。秦始皇封泰山,本来就是受术士们的五德终始论所鼓动。但是到来泰山脚下,儒生谁都不清楚封禅仪式到底应该怎样,"议各乖异",莫衷一是。皇帝一气之下,"绌退儒生",自行带领高级干部上山去封禅。可巧遇上暴风雨,搞得一行很狼狈。这时被扔在山下的儒士们因“不得用于封事之礼,闻始皇遇风雨,则讥之。” ②
“讥之” ,历来是封建文人改不了的习惯,但这一点犯了秦王朝的大忌。要知道"焚书"的时候,首先烧的就是列国史书:“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③ 秦始皇这次对儒生们的讥笑的反应如何,史书未提,应该是哑忍了。但他的忍耐显然是有限度的,当知识分子讥刺朝政之风愈演愈烈的时候,悲剧终于发生了。
其实在《史记》里,方士侯生和卢生逃跑的原因,有他们自己的一段对话说得明白:“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专任狱吏。。。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乐以刑杀为威。。。 不闻过而日骄。。。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贪於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
而秦始皇得知之后,最为震怒的就是他们私下针砭时政,“为訞言以乱黔首”, “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 告引什么呢?当然是诽谤言论而不是长生药的秘密。“坑术士” 实际上就是对文人议论政治的严厉惩罚,也是因为“以古非今者族”的法令没有起到足够的阻吓作用,而必须杀一儆百的措施。
所以,焚的是什么书、坑的是儒生,还是术士, 纠缠于这些细节,不如认清这场运动的实质。
秦国自孝公之后,限制知识分子的学术活动,其方针是一以贯之,这也是一个法西斯军国主义国家必然的需要。秦人统一天下以后,试图以文化调和来达到文化思想的和谐统一。结果此路不通,因为这种文化与它本身的法西斯制度背道而驰,亦为钳制思想的法家意识形态所不允许。只好回到《商君书》“壹教”、“壹言”的老路上去,把文化彻底扫除,这就是"焚书坑儒"的起因,与现代的"破四旧"颇有些遥相唱和的意味。
秦国作为征服者,没有自己的文化去同化被征服者,却又不能够象北魏拓跋氏和满清一样,迅速融入中原文化。在秦统一之前,文化毕竟还有避难所,例如上文所讲到的"稷下学宫"和赵都邯郸。一旦天下一统,"焚书坑儒",文化就再没有了容身之处。文化的隔阂与冲突就只好在帝国的内部用强力压制住,这对削减人民的亡国意识自然是不会有任何帮助的。
不过,秦国毕竟有它制度上的优势,荀子不就曾在《强国篇》里盛赞秦国的政治清明,效率极高么? 假如把稳定维持过一两代人的时间,是否能象满清的统治一样,有消除文化隔阂的可能呢? 秦王朝清除了一切旧的文化,假以时日,它是否能够另僻蹊径,创造生出一种新文化呢? 果真那样,其后两千年的历史就要会大大改写,今天的中国会不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中国?
可惜命运最没有耐心,时间也不是秦王朝的盟友,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答案了。
原本,六国之民虽然都对秦朝的征服有深刻的亡国之恨,但战国末期六国之间也在尔虞我诈、血腥残杀。世代深仇和猜忌使得他们反秦的动力不可能整合起来。这就是为什么秦始皇在世的时候看不到任何有规模的反叛行动。但是秦始皇死后,一个契机出现了。
秦二世胡亥即位时很年轻,才二十岁左右。在他的赵高赵老师的鼓励下,大量宫室、皇陵、直道、禁苑的基础设施项目同时上马,导致劳动力的不足,于是开始"发闾左之戍"④。这一下,要了秦王朝的命。
“闾” 就是居住的里巷,或更近似于今日的"小区"。"闾左"的意思,据司马贞的《史记索引》:“闾左谓居闾里之左也” 。又云,“凡居以富强为右,贫弱为左。秦役戍多,富者役尽,兼取贫弱者也。” 这也是望文生义的臆度。“闾左”为秦汉时代的楚语,并不是指真的住在左边,而是指没有任何职衔爵位的普通老百姓。泛指一个社会的基层民众。
上文提到,本来秦代力役虽不轻,但当局多使用刑徒,而尽量减少平民的徭役负担。此举既能保证劳动力的掌握,又能分化阶级矛盾。不知道为什么,这一诀窍竟没人传授给胡亥和赵高。这两个阿木林的愚蠢行为,一下子把广大刑徒和平民都推到了当局的对立面。使得本来各怀仇恨的六国遗民,因为共同利益联合在了一起。
①《史记-秦始皇本纪》
②《史记.封禅书》
③《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第三》
④《汉书.食货志上》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知识就是力量。秦国统一以后试图在文化领域迎头赶上,所以“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 ①建立博士制度,把文化人搜罗来做宫廷顾问和御用学者,其作用就相当于今天的政协会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文化人士对政治的指手画脚,却一直正是秦朝法西斯体制所坚决杜绝的。
而对于方士、术士们来说,他们所满足的不仅仅是歌功颂德和炼丹采药。他们必须要更深入地参与政治,把自己的政治学说推行到国家管理的实践中去。因而双方的矛盾不可避免,蜜月很快就要结束。
秦始皇对于术士们由期望到失望,也是有一个过程的。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携众官及七十名儒生博士登泰山,欲行封禅。此行儒生博士们的职责,是为了制定封禅大典之礼。秦始皇封泰山,本来就是受术士们的五德终始论所鼓动。但是到来泰山脚下,儒生谁都不清楚封禅仪式到底应该怎样,"议各乖异",莫衷一是。皇帝一气之下,"绌退儒生",自行带领高级干部上山去封禅。可巧遇上暴风雨,搞得一行很狼狈。这时被扔在山下的儒士们因“不得用于封事之礼,闻始皇遇风雨,则讥之。” ②
“讥之” ,历来是封建文人改不了的习惯,但这一点犯了秦王朝的大忌。要知道"焚书"的时候,首先烧的就是列国史书:“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③ 秦始皇这次对儒生们的讥笑的反应如何,史书未提,应该是哑忍了。但他的忍耐显然是有限度的,当知识分子讥刺朝政之风愈演愈烈的时候,悲剧终于发生了。
其实在《史记》里,方士侯生和卢生逃跑的原因,有他们自己的一段对话说得明白:“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专任狱吏。。。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乐以刑杀为威。。。 不闻过而日骄。。。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贪於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
而秦始皇得知之后,最为震怒的就是他们私下针砭时政,“为訞言以乱黔首”, “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 告引什么呢?当然是诽谤言论而不是长生药的秘密。“坑术士” 实际上就是对文人议论政治的严厉惩罚,也是因为“以古非今者族”的法令没有起到足够的阻吓作用,而必须杀一儆百的措施。
所以,焚的是什么书、坑的是儒生,还是术士, 纠缠于这些细节,不如认清这场运动的实质。
秦国自孝公之后,限制知识分子的学术活动,其方针是一以贯之,这也是一个法西斯军国主义国家必然的需要。秦人统一天下以后,试图以文化调和来达到文化思想的和谐统一。结果此路不通,因为这种文化与它本身的法西斯制度背道而驰,亦为钳制思想的法家意识形态所不允许。只好回到《商君书》“壹教”、“壹言”的老路上去,把文化彻底扫除,这就是"焚书坑儒"的起因,与现代的"破四旧"颇有些遥相唱和的意味。
秦国作为征服者,没有自己的文化去同化被征服者,却又不能够象北魏拓跋氏和满清一样,迅速融入中原文化。在秦统一之前,文化毕竟还有避难所,例如上文所讲到的"稷下学宫"和赵都邯郸。一旦天下一统,"焚书坑儒",文化就再没有了容身之处。文化的隔阂与冲突就只好在帝国的内部用强力压制住,这对削减人民的亡国意识自然是不会有任何帮助的。
不过,秦国毕竟有它制度上的优势,荀子不就曾在《强国篇》里盛赞秦国的政治清明,效率极高么? 假如把稳定维持过一两代人的时间,是否能象满清的统治一样,有消除文化隔阂的可能呢? 秦王朝清除了一切旧的文化,假以时日,它是否能够另僻蹊径,创造生出一种新文化呢? 果真那样,其后两千年的历史就要会大大改写,今天的中国会不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中国?
可惜命运最没有耐心,时间也不是秦王朝的盟友,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答案了。
原本,六国之民虽然都对秦朝的征服有深刻的亡国之恨,但战国末期六国之间也在尔虞我诈、血腥残杀。世代深仇和猜忌使得他们反秦的动力不可能整合起来。这就是为什么秦始皇在世的时候看不到任何有规模的反叛行动。但是秦始皇死后,一个契机出现了。
秦二世胡亥即位时很年轻,才二十岁左右。在他的赵高赵老师的鼓励下,大量宫室、皇陵、直道、禁苑的基础设施项目同时上马,导致劳动力的不足,于是开始"发闾左之戍"④。这一下,要了秦王朝的命。
“闾” 就是居住的里巷,或更近似于今日的"小区"。"闾左"的意思,据司马贞的《史记索引》:“闾左谓居闾里之左也” 。又云,“凡居以富强为右,贫弱为左。秦役戍多,富者役尽,兼取贫弱者也。” 这也是望文生义的臆度。“闾左”为秦汉时代的楚语,并不是指真的住在左边,而是指没有任何职衔爵位的普通老百姓。泛指一个社会的基层民众。
上文提到,本来秦代力役虽不轻,但当局多使用刑徒,而尽量减少平民的徭役负担。此举既能保证劳动力的掌握,又能分化阶级矛盾。不知道为什么,这一诀窍竟没人传授给胡亥和赵高。这两个阿木林的愚蠢行为,一下子把广大刑徒和平民都推到了当局的对立面。使得本来各怀仇恨的六国遗民,因为共同利益联合在了一起。
①《史记-秦始皇本纪》
②《史记.封禅书》
③《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第三》
④《汉书.食货志上》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