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这篇陋文是好几年前写的。当时刚读完两本贝多芬传记,想将它们做一个对比,但只写完了第一本书的感想就停下了。时间拖的越久越没有动力完成。这几天翻电脑里的东西,又看到这个文字,索性把它贴上来,也懒得续写了。
…………
国内80年代培养起来的一代乐迷对贝多芬的认识大多来自于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 这本书我没有看过,不过从平时论坛里的议论中略知一二,看得出作者对作曲家的仰慕和崇敬。在他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中可以感受到作家对个体与命运抗争这一主题的深刻关注,我想在他眼中贝多芬是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所以也不难理解他会将贝多芬描述成一个孤独的巨人和意志非凡的斗士。 恰巧本书的中文译者傅雷先生生前也是一个音乐爱好者。 在《傅雷谈音乐》中收录的一篇早期文章里,他以极富激情的文字叙述了他早年是如何从贝多芬身上获得精神激励,并影响了他的一生。 所以也不难想象他会以同样的激情来翻译罗曼•罗兰的小说,特别是那段著名的序,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甚至在天安门事件中被绝食的大学生们引用)。 其实对贝多芬崇高形象的刻画,罗兰并非第一人。 早在贝多芬去世不久,他的好友兼私人秘书安东•辛德勒(Anton F. Schindler),就以见证人的身份出版过一部回忆录,《我所认识的贝多芬》(Beethoven as I knew Him)。 在那本书中,辛德勒利用近水楼台的优势,通过自己的回忆和大量第一手资料(贝多芬晚年的日记,对话簿,作品手稿)首次将贝多芬描绘成一位孤高的英雄式人物。 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辛德勒传记的水分很大,作者似乎有捏造故事的嫌疑,其中有的记载已被证实是不可靠的。 尽管如此,这本书产生的效应漫布于当时欧洲文艺界,影响了后世对贝多芬其人其乐的认识和接受。
近代欧洲社会对音乐的功用和音乐家地位的尊崇可以追溯到启蒙时代。 叔本华认为在所有艺术领域里音乐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灵魂世界,它以一种无法解释的语言表达着最深刻的智慧。 席勒提出艺术的潜能在于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启蒙并引领到更高的层次。 之后的德国浪漫主义先驱人物E.T.A.霍夫曼更是将音乐看成最高的艺术形式。 说起贝多芬在世人心中的尊崇也是由来已久的。 作为当时欧洲首屈一指的作曲家,贝多芬在世时其居所经常会有来访者慕名而至,有的甚至来自遥远的英国和美国。 维也纳人都以能亲身接触这位大师而感到骄傲,他的居所甚至成为了维也纳旅游导读上的一大“亮点”。 这二百年来贝多芬的形象在公众心目中经历了一个从误解到接受、再到升华和神化的过程。 特别是贝多芬死后,他的个性和轶事都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乃至崇拜的对象。 晚期作品的超拔和艰深不但没有让一代代音乐爱好者们望而却步,反而为作曲家的形象增添了无限神秘和深不可测。 百年来形成的观念,只要一提到贝多芬,人们就自然联想到“崇高”“伟大”“苦难”“顽强”这些字眼。 在人们的意识里,音乐伟大就意味着人格伟大,这其实是被各种传说冲昏了头脑后产生的错觉,包括我在读书之前,也是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导致对贝多芬音乐概念化的理解和符号化的对应。 所幸的是,今天对贝多芬趋之若鹜的崇拜已逐渐消失,那种唯意志的观点已开始成为过时的论调。 关于这点,我很认同一位乐迷朋友所说的,贝多芬的伟大在于他在音乐上的成就和在音乐史上的影响,至于那些音乐之外的东西倒可以忽略不计了。
比起如脱缰一般肆意驰骋的抒情散文,我对态度严谨务实的论文和学术书籍更感兴趣,这种踏下心来实实在在研究作曲家的文字对理解作品和时代背景有更大的帮助。 与早期的论述相比,20世纪近几十年学术界对贝多芬趋向于一个更加中和客观的评价。 学者们力图剥开那些“神话传说”的层层包裹,通过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和对他留下的遗稿、日记、对话簿(由于耳聋,作曲家晚年日常交流以手写记录为主)等重要资料的研究,来重新衡量作曲家在历史上的地位,向人们还原一个尽可能贴近真实历史的贝多芬。
在对贝多芬的“去神秘化”(demystification)过程中,美国著名贝多芬学者、音乐史家所罗门(Maynard Solomon)的成就是斐然的。 在他1970年代完成的《Beethoven》里,所罗门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试图澄清围绕贝多芬一生的诸多令人疑惑及富有争议的事件,并对它们提出了自己的解读,其中花大量篇幅探讨的话题包括:
1. 《海利根施塔德遗书》事件:由于耳聋而导致的贝多芬人生里的一次重大危机,对作曲家人格的建立有着深刻影响,从整体上影响了贝多芬对人生的态度,某种程度上促成了“英雄性”创作风格的形成。
2. 贝多芬写给“不朽的爱人”的情书:这份在贝多芬遗物中发现的信件,是现存的最充分体现贝多芬真切情感的一份资料,其价值无法估量。 在这个问题上所罗门用了大量篇幅来讨论“不朽的爱人”的真实身份。 他通过大量考据,如剥茧抽丝一样对历史上提出过的几个可能性极高的人物作了调查,最终通过排除将目标锁定在一个人身上。 整个章节像侦探小说一样,条理清晰,思路严谨,又不乏文采,读起来一气呵成,扣人心弦。
3.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题献问题:所罗门的研究并没有停留在对这部交响曲的命名事件的解释上,而是进一步对这部交响曲创作的前前后后做了清楚的交待,比如《英雄交响曲》背后牵扯到的鲜为人知的政治原因和个人原因,给人很大启示。
4. 贝多芬与弟媳之间围绕其侄子监护权的官司:这也是贝多芬生命里一个重要的篇章,同遗书事件一样,对其后贝多芬的思想和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历时六、七年之久的官司本身就是一个痛苦的历程,而所罗门不厌其烦地将整个过程呈现在读者眼前,使人在感同身受的同时,还洞察到了很多人性上的东西,从而对贝多芬其人增加了一层更深的认识。
5. 此外还有对贝多芬身世、家庭、耳疾等等的讨论,可以说相当全面和深入。
当我读到贝多芬在与弟媳的官司中是如何使用自己强有力的人际关系,通过皇亲国戚的势力对一个无助的寡妇施加压力时,当我读到贝多芬如何对弟弟的婚姻横加干涉、把侄子从母亲身边夺来时,还有当我读到贝多芬将同样的作品重新编排并一稿多投时,我看到在那些伟大的音乐背后是一个有着与常人一样的缺点和局限的贝多芬:他的私心、他的不择手段,他的控制欲和神经质,所有这些缺陷,伴随着他人格上光辉的一面,构成了一个完整、鲜活、丰满的人的形象。 所罗门的这些研究就像揭开覆盖在雕像上的围布,将作曲家生活中被掩盖或忽视的很多细节暴露,还原给我们一个逼真的贝多芬,令人深受启发。 从研究的角度看,这种将贝多芬作为普通人来看待的方式与过去比更成熟更有说服力。 作者自己也说,他的这本《贝多芬传》原本是多年来众多研究论文的集结,更注重学术性和客观性,所以能够尽量客观地、全方位地看待他的研究对象。他不像一些传记作者们那样心中怀着已经成型的形象或目标去写书,而是在研究过程中不断重新发现和重新定义贝多芬,调整和完善对人物的认识,使他的形象变得更加充实可信。 当然,历史就是人的解读,传记作者在描述传主的同时也在表达着自己的观点。 没有学者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可以百分之百地客观,尤其当他面对的是像贝多芬这样个人主义色彩浓重的人,这也就引出了对本书的负面评价。 这本书被诟病最多的是作者分析问题的方式,有读者批评所罗门过渡依赖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法,对作曲家的心理进行揣测,以此为基础作出众多推断,主观臆测的成分较大,因此不够科学。 我读这本书时虽然也注意到这个特点,但我认为所罗门做出的推断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有丰富的证据作依托,严谨且富有逻辑性。这使他的判断和解读在看似大胆新奇的同时,又有着强大的说服力,可读性很高。
贝多芬晚年的境遇是十分凄凉的,多年来的“与世隔绝”使他在精神上表现得孤立兀傲,与周遭格格不入。 据辛德勒回忆说,贝多芬晚年的弹奏是晦涩甚至痛苦的,他的左手往往会在键盘的低音区胡乱砸出一堆音符,用低沉的轰鸣声将右手的旋律所淹没,旁人见状无不感慨落泪。 显然他不想让别人听到他当时的思绪,钢琴已替代了人,成为他最贴心最亲密的伴侣。 任何即时产生的想法或情感波动都可以在钢琴上忠诚地表达出来,而这些心声又只有他自己能感触到。 这非常符合我心目中贝多芬的形象 — 一个活在自己音乐中的孤独的人,外表冷漠,内心却丰富细腻、广袤无边。 听他的晚期四重奏和奏鸣曲,几乎能够看到作曲家最后几年里向精神丛林的深处步步退守的轨迹。 作品130里那首肝肠寸断的Cavatina,每次听都能让我感到切肤削骨般的伤痛。 从1813到1817这几年一般被认为是作曲家的创作低迷期,虽然作品数量骤减,但实际上这段时期对贝多芬晚年的“第三次成熟”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作曲家内心世界的面貌和晚期风格正是在这段时期里锤炼成型的。 这期间与弟媳的官司给双方都造成了心理和经济上的打击,但对于胜方的贝多芬,在心力憔悴之余可能又多了一层影响,那就是源自内心的愧疚和自责。 良心的不安导致对自身的反省,加之这些年的世态炎凉,一定使作曲家对人性和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而这些感受全都浓缩成音符力透在纸背上。 贝多芬在步入晚年阶段的作品从整体上呈现出高度的内省,情绪上波澜不惊,例如A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淡定自若,意境浑成,还有降B大调奏鸣曲慢乐章里像内心独白一样绵延流淌的旋律线,体现了智者的坚忍和冷静。 此外,贝多芬晚年的心理特征还体现在他对宗教信仰和大自然与日俱增的亲近和依赖。 这一时期康德的“位我上者,灿烂星空”的名言被作曲家所珍视。 似乎对他来说,世间的种种已经不值得挂怀,他转而将精神寄托到更加辽远广大的自然界和冥冥中的主宰者身上。 晚期创作上所选择的题材多涉及到这两大主题,比如1815年创作的歌曲《希望》(An die Hoffnung)直接道出对神的呼唤,还有1816年的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An die ferne Geliebte)中寓情于景的文字;更明显的例子还有《庄严弥撒》和作品132号弦乐四重奏里的“感恩赞”乐章,都是直观的体现贝多芬宗教情怀的作品。
…………
(未完 无续)
Lifesucks
2006.11.02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国内80年代培养起来的一代乐迷对贝多芬的认识大多来自于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 这本书我没有看过,不过从平时论坛里的议论中略知一二,看得出作者对作曲家的仰慕和崇敬。在他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中可以感受到作家对个体与命运抗争这一主题的深刻关注,我想在他眼中贝多芬是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所以也不难理解他会将贝多芬描述成一个孤独的巨人和意志非凡的斗士。 恰巧本书的中文译者傅雷先生生前也是一个音乐爱好者。 在《傅雷谈音乐》中收录的一篇早期文章里,他以极富激情的文字叙述了他早年是如何从贝多芬身上获得精神激励,并影响了他的一生。 所以也不难想象他会以同样的激情来翻译罗曼•罗兰的小说,特别是那段著名的序,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甚至在天安门事件中被绝食的大学生们引用)。 其实对贝多芬崇高形象的刻画,罗兰并非第一人。 早在贝多芬去世不久,他的好友兼私人秘书安东•辛德勒(Anton F. Schindler),就以见证人的身份出版过一部回忆录,《我所认识的贝多芬》(Beethoven as I knew Him)。 在那本书中,辛德勒利用近水楼台的优势,通过自己的回忆和大量第一手资料(贝多芬晚年的日记,对话簿,作品手稿)首次将贝多芬描绘成一位孤高的英雄式人物。 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辛德勒传记的水分很大,作者似乎有捏造故事的嫌疑,其中有的记载已被证实是不可靠的。 尽管如此,这本书产生的效应漫布于当时欧洲文艺界,影响了后世对贝多芬其人其乐的认识和接受。
近代欧洲社会对音乐的功用和音乐家地位的尊崇可以追溯到启蒙时代。 叔本华认为在所有艺术领域里音乐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灵魂世界,它以一种无法解释的语言表达着最深刻的智慧。 席勒提出艺术的潜能在于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启蒙并引领到更高的层次。 之后的德国浪漫主义先驱人物E.T.A.霍夫曼更是将音乐看成最高的艺术形式。 说起贝多芬在世人心中的尊崇也是由来已久的。 作为当时欧洲首屈一指的作曲家,贝多芬在世时其居所经常会有来访者慕名而至,有的甚至来自遥远的英国和美国。 维也纳人都以能亲身接触这位大师而感到骄傲,他的居所甚至成为了维也纳旅游导读上的一大“亮点”。 这二百年来贝多芬的形象在公众心目中经历了一个从误解到接受、再到升华和神化的过程。 特别是贝多芬死后,他的个性和轶事都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乃至崇拜的对象。 晚期作品的超拔和艰深不但没有让一代代音乐爱好者们望而却步,反而为作曲家的形象增添了无限神秘和深不可测。 百年来形成的观念,只要一提到贝多芬,人们就自然联想到“崇高”“伟大”“苦难”“顽强”这些字眼。 在人们的意识里,音乐伟大就意味着人格伟大,这其实是被各种传说冲昏了头脑后产生的错觉,包括我在读书之前,也是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导致对贝多芬音乐概念化的理解和符号化的对应。 所幸的是,今天对贝多芬趋之若鹜的崇拜已逐渐消失,那种唯意志的观点已开始成为过时的论调。 关于这点,我很认同一位乐迷朋友所说的,贝多芬的伟大在于他在音乐上的成就和在音乐史上的影响,至于那些音乐之外的东西倒可以忽略不计了。
比起如脱缰一般肆意驰骋的抒情散文,我对态度严谨务实的论文和学术书籍更感兴趣,这种踏下心来实实在在研究作曲家的文字对理解作品和时代背景有更大的帮助。 与早期的论述相比,20世纪近几十年学术界对贝多芬趋向于一个更加中和客观的评价。 学者们力图剥开那些“神话传说”的层层包裹,通过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和对他留下的遗稿、日记、对话簿(由于耳聋,作曲家晚年日常交流以手写记录为主)等重要资料的研究,来重新衡量作曲家在历史上的地位,向人们还原一个尽可能贴近真实历史的贝多芬。
在对贝多芬的“去神秘化”(demystification)过程中,美国著名贝多芬学者、音乐史家所罗门(Maynard Solomon)的成就是斐然的。 在他1970年代完成的《Beethoven》里,所罗门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试图澄清围绕贝多芬一生的诸多令人疑惑及富有争议的事件,并对它们提出了自己的解读,其中花大量篇幅探讨的话题包括:
1. 《海利根施塔德遗书》事件:由于耳聋而导致的贝多芬人生里的一次重大危机,对作曲家人格的建立有着深刻影响,从整体上影响了贝多芬对人生的态度,某种程度上促成了“英雄性”创作风格的形成。
2. 贝多芬写给“不朽的爱人”的情书:这份在贝多芬遗物中发现的信件,是现存的最充分体现贝多芬真切情感的一份资料,其价值无法估量。 在这个问题上所罗门用了大量篇幅来讨论“不朽的爱人”的真实身份。 他通过大量考据,如剥茧抽丝一样对历史上提出过的几个可能性极高的人物作了调查,最终通过排除将目标锁定在一个人身上。 整个章节像侦探小说一样,条理清晰,思路严谨,又不乏文采,读起来一气呵成,扣人心弦。
3.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题献问题:所罗门的研究并没有停留在对这部交响曲的命名事件的解释上,而是进一步对这部交响曲创作的前前后后做了清楚的交待,比如《英雄交响曲》背后牵扯到的鲜为人知的政治原因和个人原因,给人很大启示。
4. 贝多芬与弟媳之间围绕其侄子监护权的官司:这也是贝多芬生命里一个重要的篇章,同遗书事件一样,对其后贝多芬的思想和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历时六、七年之久的官司本身就是一个痛苦的历程,而所罗门不厌其烦地将整个过程呈现在读者眼前,使人在感同身受的同时,还洞察到了很多人性上的东西,从而对贝多芬其人增加了一层更深的认识。
5. 此外还有对贝多芬身世、家庭、耳疾等等的讨论,可以说相当全面和深入。
当我读到贝多芬在与弟媳的官司中是如何使用自己强有力的人际关系,通过皇亲国戚的势力对一个无助的寡妇施加压力时,当我读到贝多芬如何对弟弟的婚姻横加干涉、把侄子从母亲身边夺来时,还有当我读到贝多芬将同样的作品重新编排并一稿多投时,我看到在那些伟大的音乐背后是一个有着与常人一样的缺点和局限的贝多芬:他的私心、他的不择手段,他的控制欲和神经质,所有这些缺陷,伴随着他人格上光辉的一面,构成了一个完整、鲜活、丰满的人的形象。 所罗门的这些研究就像揭开覆盖在雕像上的围布,将作曲家生活中被掩盖或忽视的很多细节暴露,还原给我们一个逼真的贝多芬,令人深受启发。 从研究的角度看,这种将贝多芬作为普通人来看待的方式与过去比更成熟更有说服力。 作者自己也说,他的这本《贝多芬传》原本是多年来众多研究论文的集结,更注重学术性和客观性,所以能够尽量客观地、全方位地看待他的研究对象。他不像一些传记作者们那样心中怀着已经成型的形象或目标去写书,而是在研究过程中不断重新发现和重新定义贝多芬,调整和完善对人物的认识,使他的形象变得更加充实可信。 当然,历史就是人的解读,传记作者在描述传主的同时也在表达着自己的观点。 没有学者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可以百分之百地客观,尤其当他面对的是像贝多芬这样个人主义色彩浓重的人,这也就引出了对本书的负面评价。 这本书被诟病最多的是作者分析问题的方式,有读者批评所罗门过渡依赖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法,对作曲家的心理进行揣测,以此为基础作出众多推断,主观臆测的成分较大,因此不够科学。 我读这本书时虽然也注意到这个特点,但我认为所罗门做出的推断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有丰富的证据作依托,严谨且富有逻辑性。这使他的判断和解读在看似大胆新奇的同时,又有着强大的说服力,可读性很高。
贝多芬晚年的境遇是十分凄凉的,多年来的“与世隔绝”使他在精神上表现得孤立兀傲,与周遭格格不入。 据辛德勒回忆说,贝多芬晚年的弹奏是晦涩甚至痛苦的,他的左手往往会在键盘的低音区胡乱砸出一堆音符,用低沉的轰鸣声将右手的旋律所淹没,旁人见状无不感慨落泪。 显然他不想让别人听到他当时的思绪,钢琴已替代了人,成为他最贴心最亲密的伴侣。 任何即时产生的想法或情感波动都可以在钢琴上忠诚地表达出来,而这些心声又只有他自己能感触到。 这非常符合我心目中贝多芬的形象 — 一个活在自己音乐中的孤独的人,外表冷漠,内心却丰富细腻、广袤无边。 听他的晚期四重奏和奏鸣曲,几乎能够看到作曲家最后几年里向精神丛林的深处步步退守的轨迹。 作品130里那首肝肠寸断的Cavatina,每次听都能让我感到切肤削骨般的伤痛。 从1813到1817这几年一般被认为是作曲家的创作低迷期,虽然作品数量骤减,但实际上这段时期对贝多芬晚年的“第三次成熟”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作曲家内心世界的面貌和晚期风格正是在这段时期里锤炼成型的。 这期间与弟媳的官司给双方都造成了心理和经济上的打击,但对于胜方的贝多芬,在心力憔悴之余可能又多了一层影响,那就是源自内心的愧疚和自责。 良心的不安导致对自身的反省,加之这些年的世态炎凉,一定使作曲家对人性和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而这些感受全都浓缩成音符力透在纸背上。 贝多芬在步入晚年阶段的作品从整体上呈现出高度的内省,情绪上波澜不惊,例如A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淡定自若,意境浑成,还有降B大调奏鸣曲慢乐章里像内心独白一样绵延流淌的旋律线,体现了智者的坚忍和冷静。 此外,贝多芬晚年的心理特征还体现在他对宗教信仰和大自然与日俱增的亲近和依赖。 这一时期康德的“位我上者,灿烂星空”的名言被作曲家所珍视。 似乎对他来说,世间的种种已经不值得挂怀,他转而将精神寄托到更加辽远广大的自然界和冥冥中的主宰者身上。 晚期创作上所选择的题材多涉及到这两大主题,比如1815年创作的歌曲《希望》(An die Hoffnung)直接道出对神的呼唤,还有1816年的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An die ferne Geliebte)中寓情于景的文字;更明显的例子还有《庄严弥撒》和作品132号弦乐四重奏里的“感恩赞”乐章,都是直观的体现贝多芬宗教情怀的作品。
…………
(未完 无续)
Lifesucks
2006.11.02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