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四环以内》手记――北京乞讨的日子
说明:
“《四环以内》手记”的作者是杨志超,我是他的朋友,经他同意现将他的手记文字放在网上。
先介绍下这部手记的作者。
杨志超,男,1963年出生,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在九十年代即进行一种体验式的行为艺术。1998年离开甘肃到北京,开始自由艺术家生活。《四环以内》是其在1999年7月实施的一个行为艺术作品,按其拟定的规则,以乞讨方式在北京四环以内的城里进行一个月的生存体验;规则规定:除了携带必须的水壶、口缸、席子、笔记本、笔等之外,必须在身无分文的条件下通过乞讨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规定不得通过向朋友或者熟悉的人求得援助。
这部手记是杨志超在行为过程中的文字记录,之后整理成文。至今3年半时间过去,曾在一份印刷100份的民刊《水沫》上发表,阅读过的人估计仅为几百人。
行为艺术无论在中国还是国外都是一种极其“小众”的艺术,相当多的人对它应该说还是很陌生,不同的行为艺术者也有不同的艺术方式。杨志超的这个行为的特点是,将自己放置到一个最为底层也最为严酷的现实环境中,去体验我们绝大多数人虽然经常路过但极少会停下来观看的那样的人群。在杨志超行走、乞讨的过程中,他用文字尽可能记录下了所经历的事实、感受和思考,其中的含义也许并非仅仅局限于艺术之内。
常见的实验类艺术总是在公众的视线外发生,但像杨志超这样的“来自真实现场”的行为作品应该属于更多人的来关注,所以选择了网络这种最自由最开放的方式,选择天涯的“杂谈”是因为这里“关注民生民计”的旺盛人气。
希望斑主能予保留。
今天开始陆续传上杨志超的手记,欢迎有兴趣者观看,当然更欢迎各位的看法和意见。
《四环以内》手记
杨志超
过程:在北京四环路范围内行乞。
规则:
一、行乞者身无分文。
二、不接受熟人及朋友施舍。
三、行乞过程中不与任何朋友及家人联系。
四、不无故终止行乞活动。
时间:1999年7月26日 12:00-1999年8月26日 12:00(为期一个月)
范围:北京东至东四环、西至西四环、南至南四环、北至北四环。
记录:1、手记、2、照片。
(注:此次活动的中证人由艾未未担任,并对此次活动的执行者及所订条款负有监督权和解释权。)
第一天 1999年7月26日
10:40分 (劲松中街“麦当劳”餐厅)
今天是我实施行为作品“四环以内”的第一天,上午10:40分,朱冥、陈进、成立、马云飞、刘新华、刘毅、兰兰及我来到麦当劳餐厅。中午12时我将准时从这里出发。11时,未未、丹丹、路青、荣荣、马六明也到了餐厅。11:40分在大家的监督下,我将所携带的物品一一拿出检查,并和未未约定,中途可以和他联系两次。12时我背起背包和大家告别后,沿着劲松中街向西出发。行乞活动正式开始。
下午1:00 (劲松九区)
马路边上,有一个卖报纸的中年人,四十出头,正向过往行人兜售报纸。我犹豫了一下,当真要开口行乞时,心里总觉得说不出口。我定了定神,走上去:“大哥,您能帮助我吗?能给点钱吗?”他抬起头,看了看我,缓慢地说:“一毛两毛也解决不了问题。”我说:“能帮多少算多少。”今天第一次行乞,无论如何也得成功,否则,以后肯定不顺。他想了想,还是从钱筐里拿出五毛钱递给我。没再吭声,我急忙双手接过,“谢谢,谢谢”连说了两遍。这毕竟是第一次靠嘴皮子挣钱。心里充满了感激……这里的市场虽不大,卖东西的却不少,商店都是沿街道排开,此时正是最热的时候,见不着多少人,倒显得格外清静,适合做行乞初期的练习场所。市场南边,连着一个工地,我在一个相当简陋的工棚前站下,里面放着不少铁锹、洋镐等工具。一个60多岁的老人正在吃饭,伙食相当简单,只有馒头和青辣椒。一看就知生活很差。当他明白了我的来意后,什么话也没说,马上从桌上拿了一个馍(只剩一个)递给了我。我不好意思地问:“您够吃了吗?”老人很和气地说:“够,我吃过 。”停了一下,老人又问:“你吃辣椒不?”“吃。”我赶紧说。对于这种诚意,我不可能拒绝。老人把刚准备吃的青辣椒又递给了我……“谢谢,谢谢”我双手合十,虔诚地说着。老人始终没问原因。在此后的很长时间里,这个老人和工棚始终在我的记忆中,清晰异常……
下午2:40分 (光明路)
初次行乞的紧张和新鲜感很快就过去了,在无数次张口又闭口的同时,留下的更多的是无奈。在路的南边,有一家电器铺,门面不大,收拾得却利索,铝合金柜台上摆满了电视机的各种配件。进门之前,我就在想没准能闹他个三五块。南方老板正在吃饭,不等我说完,瞪着鱼眼大声喊道:“走……走……走……我都没吃的,我还想要别人的呢,去……去!”发音虽不准,可一个字比一个字坚决、果断,大概一看我的样子就猜到不会有什么好事(此人确实厉害)。我一看这阵式,再赖下去,没准会把我轰出去,赶紧灰溜溜地(强压住内心气愤)走了……从那以后,一见着南方扁头开的电器铺,眼总有些绿!这个毛病至今未改。无独有偶,在街区的拐角处,有一个水果摊子,棚子支得挺大,前面用板子搭了个架。摆满了各种水果,老板是个三十几岁的男人,瘦得手臂上青筋直跳,头发长得几乎到了肩,右手拿着一把破扇子。远远一看,嘿,还真有点盲流艺术家的架式。旁边站着个女的,一脸严肃,不像在卖水果,倒像在卖文物。这年头特怪,艺术家留长发的倒不多,反而浙江木匠、河南水果贩子,还有莫名其妙的人倒留着长发,不知是壮胆,还是梦里想潇洒一把。看这老板的样子也不是什么善辈。可我还是想试试看看这种人的品行是否真的和面相一致。我恭恭敬敬走上去:“大哥,我想要点钱或是吃的,您能帮助我吗?”和卖电器的一样,最后的字音还没完,就听一声冷笑:“哼,问我要!我还想问你要呢!我也没吃的,你给我一点吧!”一字一句,字正腔圆。我一看赶紧说:“那就给个水果,行吗?”“不――行!”声音之响亮,差点没把我吓破胆。我始终纳闷,这样一个精瘦之人,又怎能发出这等充沛之音,怪了……这件事给我这样一个启发:人虽是高级动物,但有时的做法,并不比低级动物高级些,行乞必须有承受痛苦的能力,中国相术说得对,三角眼,尖下巴的猥琐之人,确实不会有什么善行。不劳而获的结果,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忍受。
下午3:40分 (光明路)
在此休息后,我用瓶子在附近的一家股票市场里灌满了水,擦了一把脸后,沿着光明路向北走去。北京的天气真热,脚下的路始终在冒热气,背包也越来越重。一路上,总有人看我,也许这样背着大包,脸上淌着汗渍的旅途人实在太少(我就没见到一个),所以人们总以奇怪的目光看我,我可顾不了这个,随你们的便吧。
下午5:50分 (东花市斜街)
本来这里有两个路口,我只是凭感觉行事,而斜街这个字眼更有意思,另一路口是白桥大街。街口处有几家修鞋和卖烟酒的,街道并不宽,刚到街里倒没觉哪里斜。我来到了一家小卖部前。里面只有一个老太太。当明白了我的来意后,相当平静地对我说:“我也是打工的,是下岗工人。老板出去了,等他回来你可以问他要。”可我一看就不对,那老太太的架式,肯定是老板娘,怎么还会打工?再说也没听说过有50多岁的打工老太呀。她见我不动,索性钻进小卖部的里门,不再理我,我只好走了。后来,又要了几家,情况差不多。这种事情真是奇怪,搞得我不知是感激还是生气。也许她们都上过当,不敢相信我的话。再说这年头,像我这样一个大小伙子,背着大包满街要饭,行迹也确实值得怀疑。我就亲耳听见一个中年人指着一个要饭的人对他五岁的女儿说:“这些人不去干活,可千万别可怜他们……”。以前,我听说北京的老太太警惕性特高,一般坏人钻不了空子,这回我倒相信了。倒是有一个老太太,听到了我的话说:“你这么一个大小伙子,干点什么不行,至少可以去派出所啊,他们可以送你回老家,就是种地也比这强!”然后又告诉我她当年如何只拿80元带着四个孩子,生活如何艰苦,而她又如何咬着牙,没向别人张一次口,终于有了今天的幸福……而像我这样不缺不残的人,却干这个,等等等等,我静静地听着,觉得这样的现身说法多少年都没听到了。所以表现相当好,站着一动不动,最后,她看我仍没表示要走,只好拿出一袋面包给了我。我初步判断,她是迫不得已。但我仍感谢她,毕竟比那些说自己是打工老太的要可爱。行乞的过程就是接受改造的过程,什么人都想在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对你的前程做出修正。这也难怪,当他(她)们对施舍还怀有一份无奈时,这种多余的责任正好可以缓解不平。
下午6:30分 (西花市大街)
北京的人多,精神面貌不错,衣着相当随便。大楼盖得很漂亮。可我知道,那豪华的大厦和我没有任何关系。在途经一家电影院时,看到一帮十六七岁的少年正从影院里走出,打扮相当前卫。其中有一位少女年龄虽不大,妆却化得相当惊人,头发一半绿、一半黄,前头一撮是大红,指甲和嘴唇完全黑得煞费苦心,眼影是耀眼的天蓝,背着一个闪光的小包,一边走一边把头紧紧贴在高她半头的同样打扮的少男怀里,说话神采飞扬。她们活得真是随心所欲,天地全无,如果倒退十年,我们敢如此活吗?
晚8:00 (新世界中心)
看着那装饰豪华的外观,看着门前右侧那停放的车辆,我产生了过去看看的念头,也许会有新的收获。入口处,两个着制服的保安在门口转来转去,看到我,盯了我好一会儿(我是从余光中发现的)。我装得很坦然,故做平静地大踏步往里走(一般在闯关卡时,人们都这么做),可我的脑子里却在计划着万一问我,我该如何回答的问题。还好,保安并没阻拦我。这得归功于我背的包虽大,可穿着还看得过去。大厦里面很宽敞,装修也相当讲究。小姐们个个收拾得干净,尤其是珠宝柜台的小姐,个个妆化得像刚从桑拿浴室里出来的一样,头上和脸上带着一层水气,而这层水气恰恰是通向萎靡的第一直观感受(几乎所有中国大商场的化妆品柜台和珠宝柜台里的小姐们,都是惊人的相似),给人一种不痛不痒的诱惑,这也是所有商厦的艳俗精神。我故意走到一个珠宝柜台旁,弯下腰仔细观察那些令女人们迷惑的闪光物体。小姐一看我满头大汗(极有可能散发出民工身上特有的汗臭)又背着大包,轻蔑地很快斜了我一眼,马上转到了柜台的另一边(这种微妙的神情别想逃过我的小眼睛。那意思我懂,看什么看,你也能买得起!)我心里直冒火,故意又跟了过去,对着那位“潮湿感”极强的小姐说道:“大姐(年龄至少比我小一轮),我遇到了困难,您能帮忙给点钱或吃的吗?”那小姐一下惊呆了,一双其实并不比我大的眼睛一下绷成了杏核状,呆呆地盯着我,根本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好一会儿,才憋着气,猛冲出一句:“你……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语气中带着愠怒。我刚想解释,她马上说:“快走,你再不走……我可……”(后面的意思是叫保安)我一看势头不妙,赶忙知趣地转身溜走了。等我再回头,发现那小姐还直直地站在柜台里,好像还没弄明白。我一下乐了,心想,这就对了,要饭也是人干的,为何不能来!我定了定神,又溜到了食品自选区。货架上的食品真他妈丰富,真想瞅没人地方,偷它一把,没准还能闹个大菠萝吃,这也算作“逼良为娼”吧。可回头一看,小姐们好像商量好似的,都盯着我,那眼光显然在互相通知:注意这个贼!看来,人民群众的眼睛确实是雪亮的,我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其实我这种人根本不可能犯此类错误,走到哪儿都会有人盯梢,这反而救了我。万一我产生了恶作剧的念头,那不糟了,非得吃他几电棍不可。通过这个实例,我弄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低档的贼也只配偷偷露天市场里的黄瓜、蔬菜、而根本不可能偷超级商场里的漂亮东西。这回我出门,反而有意东张西望观察保安是否注意我。我直盯着保安,他却不愿看我,把头一扭,到别处转去了……那一瞬间,我真痛苦,连保安都讨厌我。我只好在门前的花坛上坐下,点了支烟,悠悠自在地抽了起来(心想,乞丐也有潇洒的时刻)。马路上停了许多车,有高级的,也有不高级的。看那些人从车里钻出关车门的飘逸动做,便明白这些主儿颇为得意。是呵,这就是成就感。如果给你一千万,再把你独自关在深山看林子,即使有豪华跑车,也绝不会有这份得意。得意必须拥有观众才行!像我这种满街要饭的人,也只配在观察到别人潇洒后,自己又痛苦一把。随后我向一位开四个圈标志的司机开了口,他连理都没理我……
钱看来实在不容易要!还是走吧。天气真热,我的脸上全是汗,我只好在马路边的台阶上坐着休息,脚边刚好有张纸。拾起来一看,我乐了,是一份学生的作业,内容全是关于“理想和实践的”。
什么是理想?答:对未来事物的发展有远大的抱负和希望。
什么是实践?答: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
晚11:00 (通过前门商厦)
夜1:00 (下榻珠市口“森林酒店)”
北京的夜晚很祥和,但对我而言,却有着另一种感觉,久久不能入睡。这大概来自心理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压力。我枕着包,仰望着夜空,倾听着远处汽车的飞跑声,脑子一片空白,尽管我拼命提醒自己此时是真正的自由人,却丝毫没有减弱我的孤独之感。都市霓虹灯闪烁近在眼前,可又与我何干?黑夜始终像一块布,蒙住了我的视线……
今日收获:馍2个、肉包子2个、面包1袋、米饭1碗、剩菜一盘、人民币4.3元。
(待续)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说明:
“《四环以内》手记”的作者是杨志超,我是他的朋友,经他同意现将他的手记文字放在网上。
先介绍下这部手记的作者。
杨志超,男,1963年出生,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在九十年代即进行一种体验式的行为艺术。1998年离开甘肃到北京,开始自由艺术家生活。《四环以内》是其在1999年7月实施的一个行为艺术作品,按其拟定的规则,以乞讨方式在北京四环以内的城里进行一个月的生存体验;规则规定:除了携带必须的水壶、口缸、席子、笔记本、笔等之外,必须在身无分文的条件下通过乞讨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规定不得通过向朋友或者熟悉的人求得援助。
这部手记是杨志超在行为过程中的文字记录,之后整理成文。至今3年半时间过去,曾在一份印刷100份的民刊《水沫》上发表,阅读过的人估计仅为几百人。
行为艺术无论在中国还是国外都是一种极其“小众”的艺术,相当多的人对它应该说还是很陌生,不同的行为艺术者也有不同的艺术方式。杨志超的这个行为的特点是,将自己放置到一个最为底层也最为严酷的现实环境中,去体验我们绝大多数人虽然经常路过但极少会停下来观看的那样的人群。在杨志超行走、乞讨的过程中,他用文字尽可能记录下了所经历的事实、感受和思考,其中的含义也许并非仅仅局限于艺术之内。
常见的实验类艺术总是在公众的视线外发生,但像杨志超这样的“来自真实现场”的行为作品应该属于更多人的来关注,所以选择了网络这种最自由最开放的方式,选择天涯的“杂谈”是因为这里“关注民生民计”的旺盛人气。
希望斑主能予保留。
今天开始陆续传上杨志超的手记,欢迎有兴趣者观看,当然更欢迎各位的看法和意见。
《四环以内》手记
杨志超
过程:在北京四环路范围内行乞。
规则:
一、行乞者身无分文。
二、不接受熟人及朋友施舍。
三、行乞过程中不与任何朋友及家人联系。
四、不无故终止行乞活动。
时间:1999年7月26日 12:00-1999年8月26日 12:00(为期一个月)
范围:北京东至东四环、西至西四环、南至南四环、北至北四环。
记录:1、手记、2、照片。
(注:此次活动的中证人由艾未未担任,并对此次活动的执行者及所订条款负有监督权和解释权。)
第一天 1999年7月26日
10:40分 (劲松中街“麦当劳”餐厅)
今天是我实施行为作品“四环以内”的第一天,上午10:40分,朱冥、陈进、成立、马云飞、刘新华、刘毅、兰兰及我来到麦当劳餐厅。中午12时我将准时从这里出发。11时,未未、丹丹、路青、荣荣、马六明也到了餐厅。11:40分在大家的监督下,我将所携带的物品一一拿出检查,并和未未约定,中途可以和他联系两次。12时我背起背包和大家告别后,沿着劲松中街向西出发。行乞活动正式开始。
下午1:00 (劲松九区)
马路边上,有一个卖报纸的中年人,四十出头,正向过往行人兜售报纸。我犹豫了一下,当真要开口行乞时,心里总觉得说不出口。我定了定神,走上去:“大哥,您能帮助我吗?能给点钱吗?”他抬起头,看了看我,缓慢地说:“一毛两毛也解决不了问题。”我说:“能帮多少算多少。”今天第一次行乞,无论如何也得成功,否则,以后肯定不顺。他想了想,还是从钱筐里拿出五毛钱递给我。没再吭声,我急忙双手接过,“谢谢,谢谢”连说了两遍。这毕竟是第一次靠嘴皮子挣钱。心里充满了感激……这里的市场虽不大,卖东西的却不少,商店都是沿街道排开,此时正是最热的时候,见不着多少人,倒显得格外清静,适合做行乞初期的练习场所。市场南边,连着一个工地,我在一个相当简陋的工棚前站下,里面放着不少铁锹、洋镐等工具。一个60多岁的老人正在吃饭,伙食相当简单,只有馒头和青辣椒。一看就知生活很差。当他明白了我的来意后,什么话也没说,马上从桌上拿了一个馍(只剩一个)递给了我。我不好意思地问:“您够吃了吗?”老人很和气地说:“够,我吃过 。”停了一下,老人又问:“你吃辣椒不?”“吃。”我赶紧说。对于这种诚意,我不可能拒绝。老人把刚准备吃的青辣椒又递给了我……“谢谢,谢谢”我双手合十,虔诚地说着。老人始终没问原因。在此后的很长时间里,这个老人和工棚始终在我的记忆中,清晰异常……
下午2:40分 (光明路)
初次行乞的紧张和新鲜感很快就过去了,在无数次张口又闭口的同时,留下的更多的是无奈。在路的南边,有一家电器铺,门面不大,收拾得却利索,铝合金柜台上摆满了电视机的各种配件。进门之前,我就在想没准能闹他个三五块。南方老板正在吃饭,不等我说完,瞪着鱼眼大声喊道:“走……走……走……我都没吃的,我还想要别人的呢,去……去!”发音虽不准,可一个字比一个字坚决、果断,大概一看我的样子就猜到不会有什么好事(此人确实厉害)。我一看这阵式,再赖下去,没准会把我轰出去,赶紧灰溜溜地(强压住内心气愤)走了……从那以后,一见着南方扁头开的电器铺,眼总有些绿!这个毛病至今未改。无独有偶,在街区的拐角处,有一个水果摊子,棚子支得挺大,前面用板子搭了个架。摆满了各种水果,老板是个三十几岁的男人,瘦得手臂上青筋直跳,头发长得几乎到了肩,右手拿着一把破扇子。远远一看,嘿,还真有点盲流艺术家的架式。旁边站着个女的,一脸严肃,不像在卖水果,倒像在卖文物。这年头特怪,艺术家留长发的倒不多,反而浙江木匠、河南水果贩子,还有莫名其妙的人倒留着长发,不知是壮胆,还是梦里想潇洒一把。看这老板的样子也不是什么善辈。可我还是想试试看看这种人的品行是否真的和面相一致。我恭恭敬敬走上去:“大哥,我想要点钱或是吃的,您能帮助我吗?”和卖电器的一样,最后的字音还没完,就听一声冷笑:“哼,问我要!我还想问你要呢!我也没吃的,你给我一点吧!”一字一句,字正腔圆。我一看赶紧说:“那就给个水果,行吗?”“不――行!”声音之响亮,差点没把我吓破胆。我始终纳闷,这样一个精瘦之人,又怎能发出这等充沛之音,怪了……这件事给我这样一个启发:人虽是高级动物,但有时的做法,并不比低级动物高级些,行乞必须有承受痛苦的能力,中国相术说得对,三角眼,尖下巴的猥琐之人,确实不会有什么善行。不劳而获的结果,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忍受。
下午3:40分 (光明路)
在此休息后,我用瓶子在附近的一家股票市场里灌满了水,擦了一把脸后,沿着光明路向北走去。北京的天气真热,脚下的路始终在冒热气,背包也越来越重。一路上,总有人看我,也许这样背着大包,脸上淌着汗渍的旅途人实在太少(我就没见到一个),所以人们总以奇怪的目光看我,我可顾不了这个,随你们的便吧。
下午5:50分 (东花市斜街)
本来这里有两个路口,我只是凭感觉行事,而斜街这个字眼更有意思,另一路口是白桥大街。街口处有几家修鞋和卖烟酒的,街道并不宽,刚到街里倒没觉哪里斜。我来到了一家小卖部前。里面只有一个老太太。当明白了我的来意后,相当平静地对我说:“我也是打工的,是下岗工人。老板出去了,等他回来你可以问他要。”可我一看就不对,那老太太的架式,肯定是老板娘,怎么还会打工?再说也没听说过有50多岁的打工老太呀。她见我不动,索性钻进小卖部的里门,不再理我,我只好走了。后来,又要了几家,情况差不多。这种事情真是奇怪,搞得我不知是感激还是生气。也许她们都上过当,不敢相信我的话。再说这年头,像我这样一个大小伙子,背着大包满街要饭,行迹也确实值得怀疑。我就亲耳听见一个中年人指着一个要饭的人对他五岁的女儿说:“这些人不去干活,可千万别可怜他们……”。以前,我听说北京的老太太警惕性特高,一般坏人钻不了空子,这回我倒相信了。倒是有一个老太太,听到了我的话说:“你这么一个大小伙子,干点什么不行,至少可以去派出所啊,他们可以送你回老家,就是种地也比这强!”然后又告诉我她当年如何只拿80元带着四个孩子,生活如何艰苦,而她又如何咬着牙,没向别人张一次口,终于有了今天的幸福……而像我这样不缺不残的人,却干这个,等等等等,我静静地听着,觉得这样的现身说法多少年都没听到了。所以表现相当好,站着一动不动,最后,她看我仍没表示要走,只好拿出一袋面包给了我。我初步判断,她是迫不得已。但我仍感谢她,毕竟比那些说自己是打工老太的要可爱。行乞的过程就是接受改造的过程,什么人都想在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对你的前程做出修正。这也难怪,当他(她)们对施舍还怀有一份无奈时,这种多余的责任正好可以缓解不平。
下午6:30分 (西花市大街)
北京的人多,精神面貌不错,衣着相当随便。大楼盖得很漂亮。可我知道,那豪华的大厦和我没有任何关系。在途经一家电影院时,看到一帮十六七岁的少年正从影院里走出,打扮相当前卫。其中有一位少女年龄虽不大,妆却化得相当惊人,头发一半绿、一半黄,前头一撮是大红,指甲和嘴唇完全黑得煞费苦心,眼影是耀眼的天蓝,背着一个闪光的小包,一边走一边把头紧紧贴在高她半头的同样打扮的少男怀里,说话神采飞扬。她们活得真是随心所欲,天地全无,如果倒退十年,我们敢如此活吗?
晚8:00 (新世界中心)
看着那装饰豪华的外观,看着门前右侧那停放的车辆,我产生了过去看看的念头,也许会有新的收获。入口处,两个着制服的保安在门口转来转去,看到我,盯了我好一会儿(我是从余光中发现的)。我装得很坦然,故做平静地大踏步往里走(一般在闯关卡时,人们都这么做),可我的脑子里却在计划着万一问我,我该如何回答的问题。还好,保安并没阻拦我。这得归功于我背的包虽大,可穿着还看得过去。大厦里面很宽敞,装修也相当讲究。小姐们个个收拾得干净,尤其是珠宝柜台的小姐,个个妆化得像刚从桑拿浴室里出来的一样,头上和脸上带着一层水气,而这层水气恰恰是通向萎靡的第一直观感受(几乎所有中国大商场的化妆品柜台和珠宝柜台里的小姐们,都是惊人的相似),给人一种不痛不痒的诱惑,这也是所有商厦的艳俗精神。我故意走到一个珠宝柜台旁,弯下腰仔细观察那些令女人们迷惑的闪光物体。小姐一看我满头大汗(极有可能散发出民工身上特有的汗臭)又背着大包,轻蔑地很快斜了我一眼,马上转到了柜台的另一边(这种微妙的神情别想逃过我的小眼睛。那意思我懂,看什么看,你也能买得起!)我心里直冒火,故意又跟了过去,对着那位“潮湿感”极强的小姐说道:“大姐(年龄至少比我小一轮),我遇到了困难,您能帮忙给点钱或吃的吗?”那小姐一下惊呆了,一双其实并不比我大的眼睛一下绷成了杏核状,呆呆地盯着我,根本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好一会儿,才憋着气,猛冲出一句:“你……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语气中带着愠怒。我刚想解释,她马上说:“快走,你再不走……我可……”(后面的意思是叫保安)我一看势头不妙,赶忙知趣地转身溜走了。等我再回头,发现那小姐还直直地站在柜台里,好像还没弄明白。我一下乐了,心想,这就对了,要饭也是人干的,为何不能来!我定了定神,又溜到了食品自选区。货架上的食品真他妈丰富,真想瞅没人地方,偷它一把,没准还能闹个大菠萝吃,这也算作“逼良为娼”吧。可回头一看,小姐们好像商量好似的,都盯着我,那眼光显然在互相通知:注意这个贼!看来,人民群众的眼睛确实是雪亮的,我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其实我这种人根本不可能犯此类错误,走到哪儿都会有人盯梢,这反而救了我。万一我产生了恶作剧的念头,那不糟了,非得吃他几电棍不可。通过这个实例,我弄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低档的贼也只配偷偷露天市场里的黄瓜、蔬菜、而根本不可能偷超级商场里的漂亮东西。这回我出门,反而有意东张西望观察保安是否注意我。我直盯着保安,他却不愿看我,把头一扭,到别处转去了……那一瞬间,我真痛苦,连保安都讨厌我。我只好在门前的花坛上坐下,点了支烟,悠悠自在地抽了起来(心想,乞丐也有潇洒的时刻)。马路上停了许多车,有高级的,也有不高级的。看那些人从车里钻出关车门的飘逸动做,便明白这些主儿颇为得意。是呵,这就是成就感。如果给你一千万,再把你独自关在深山看林子,即使有豪华跑车,也绝不会有这份得意。得意必须拥有观众才行!像我这种满街要饭的人,也只配在观察到别人潇洒后,自己又痛苦一把。随后我向一位开四个圈标志的司机开了口,他连理都没理我……
钱看来实在不容易要!还是走吧。天气真热,我的脸上全是汗,我只好在马路边的台阶上坐着休息,脚边刚好有张纸。拾起来一看,我乐了,是一份学生的作业,内容全是关于“理想和实践的”。
什么是理想?答:对未来事物的发展有远大的抱负和希望。
什么是实践?答: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
晚11:00 (通过前门商厦)
夜1:00 (下榻珠市口“森林酒店)”
北京的夜晚很祥和,但对我而言,却有着另一种感觉,久久不能入睡。这大概来自心理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压力。我枕着包,仰望着夜空,倾听着远处汽车的飞跑声,脑子一片空白,尽管我拼命提醒自己此时是真正的自由人,却丝毫没有减弱我的孤独之感。都市霓虹灯闪烁近在眼前,可又与我何干?黑夜始终像一块布,蒙住了我的视线……
今日收获:馍2个、肉包子2个、面包1袋、米饭1碗、剩菜一盘、人民币4.3元。
(待续)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