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ZT 云山:中美士兵的首次肉搏 节选自王树增的《远东朝鲜战争》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1950年11月1日,云山城的早晨笼罩在浓重的雾气之中。中国第三十九军―一六师师长汪洋在前哨观察所里焦灼万分,因为在校对好了攻击前进的地形和炮兵支援步兵的方案之后,浓重的晨雾令他观察不到云山城的情况。中国军队没有侦察飞机,前沿的肉眼观察对指挥员来讲至关重要。晨雾一直到将近10时的时候才淡了下去,眼前敌人的一切开始逐渐清晰。
  下午时分,汪洋骤然紧张起来,通过观察发现,云山东北方向的敌坦克、汽车和步兵开始向后移动,云山城附近的敌人也开始往来频繁。同时,右翼前沿的观察所也报告,他们发现他们正面的敌人背起了背包,乘坐汽车开始向后开动。
  汪洋第一个反应就是:云山的敌人已经察觉三面被围,要逃跑。
  汪洋看看手表,16时整,距离原定的进攻时间还有三个多小时,如果不立即进攻,战机就要失去了,这位中国师长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
  这是朝鲜战争战局将要发生重要转折的一天。
  联合国军的右翼在没能最后判断出与他们交战的军队来自何方的情况下已被击溃,沃克虽然调整了部署,渡过清川江的兵力有所增加,但各部队仍然处于分散状态。在一种莫名其妙的侥幸心理的驱使下,麦克阿瑟计划在感恩节之前结束战争。
  彭德怀敏锐地感觉到,志愿军刚入朝时的那种部队调动有些混乱的局面已经结束,各军目前已经到达指定位置,志愿军可以集中10-12个师共15万兵力作战,兵力的优势迎来了制胜的战机。彭德怀要给联合国军以一次巨大打击的战役计划是:在敌人已经破碎的右翼突破而进,正面进攻配合纵深迂回,割断联合国军的南北联系,将敌人歼灭于清川江以北地区。
  30夜,毛泽东为此发来电报:彭邓并告高:(一)庆祝你们歼灭伪八师四个营的胜利。
  (二)你们三十日九时的部署是很好的。我方对敌人的数量、位置、战斗力和士气等项均已明了,我军已全部到齐展开,士气高涨;而敌人对我方情况至今不明了(只模糊地知道我军有四万至六万人)。因此,你们以全部歼灭当面敌人伪一师、伪七师、英二十七旅、美二十四师及美骑一师一部及伪六师、伪八师残部为目标是完全正确的。只要我三十八军及四十二军一个师能确实切断敌人清川江后路,其他各军能勇敢穿插至各部分散人的侧后实行分割敌人而各个歼灭之,则胜利必能取得。
  (三)在大作战时请注意使用六十六军,以厚兵力。
  毛泽东十月三十日二十时31日上午9时,志愿军总部下达作战命令:第三十八军迅速歼灭球场之敌,而后沿清川江左岸向院里、军隅里、新安州方向突击,切断敌人退路;第一二五师即向德川突击,并占领该地阻敌增援;第四十军迅速突破当面之敌,于1日晚包围宁边他第一师并相机歼灭之,得手后向灯山洞突击,切断敌人退路,另留一部于上九里地区防云山之敌逃窜;第三十九军于1日晚攻开云山之敌,得手后向龙山里地区突击,协同第四十军围歼美骑兵第一师;第六十六军以一部于龟城以西钳制美第二十四师,军主力视情况从敌侧后突击,歼灭该敌。
  从毛泽东的电报和志愿军总部的命令上看,此战役决定性的要点是:第三十八军必须穿插到位。彭德怀和毛泽东对第三十八军寄予了厚望。现在,第三十八军已经开始进攻了,并打下了苏民里,正向球场方向前进。彭德怀特别嘱咐云山正面的第三十九军,要等第三十八军接近指定位置之后再开始对云山的攻击,而不能在敌人的后路没有被切断前就让机械化很强的敌人跑掉。
  可是,在没有遭到攻击的时候,云山之敌就有了逃跑的迹象。第三十九军军长吴信泉不得不决定把攻击的时间提前至17时。
  彭德怀同意了。
  云山正面已经蓄势已久的中国大部队就要席卷小小的云山城了,而彭德怀全部歼灭敌人的企图,就取决于右翼横向向西穿插的第三十八军前进的速度和质量了。
  事后才知道,―一六师师长汪洋所发现的云山正面的联合国军不是在撤退,而是南朝鲜第一师的部队正在与美军骑兵第一师八团进行换防。
  换防之后,在中国军队发起攻击的瞬间,美骑兵第一师八团就位于最前沿了,这一点中国第三十九军的官兵并不知道,攻击开始以后,他们依然认为对方是南朝鲜第一师的部队。
  心急如火的中国第三十九军的炮火准备,于11月1日下午16时40分开始了。
  五颜六色的信号弹在黄昏的天色中腾空而起,各种火器发出的声音震荡着云山山谷。紧跟在炮火之后,志愿军步兵开始向云山发起了冲击。
  在肃清云山外围的各小高地的战斗中,南朝鲜军队的防线很快就被突破。美第八骑兵团团长约翰逊上校看见退下来的南朝鲜士兵,后来这样描述:“他们是泥塑的部队,完全是一种精神恍馆的状态,对于我的吉普车、对于附近时而发生的枪声全不在意,全无表情,同我在巴丹见到的投降之前的美国兵一个样。”
  中国军队的进攻很快逼近到美军的面前。根据美军的战史记载,中国的炮火十分猛烈,一检查弹道,发现是二战中曾在斯大林格勒出现的、让德军胆战心惊的82毫米的苏制“喀秋莎”火炮。这种武器的出现,意味着进攻的军队不是一般的军队,美第八骑兵团这时开始认识现实了。中国军队几乎看不出队形的攻击人流在各个方向上时隐时现,瞬间便冲到美军眼前了。三四七团的一个叫张生的中国士兵在部队受到机枪射手的阻击停止前进时,绕到这个机枪阵地的后面,他没有用枪,而是抱住美军的机枪手一起滚下了山崖――类似的情景在云山四周山岗上如墨的黑暗中到处发生,云山外围的一个个高地随之被突破,美军士兵们在他们听不明白的呐喊声中不断地死伤或争相逃命,美军的防御阵地被迅速压缩。
  在肃清云山外围的战斗中,第三十九军三四八团二营的官兵创造了一项朝鲜战争中的纪录。他们沿着三滩川东岸向云山方向攻击,在一座公路桥上与美军士兵进行了白刃战之后,一班副班长李连华在炮弹爆炸的火光中发现前面不远处有四个房屋大小的物体。李连华在战前曾到这里侦察过,这里原是一片开阔地。他谨慎地向前摸过去才看清楚,这里居然有四架飞机!
  原来这个开阔地成了美军的临时机场!守卫机场的美国士兵立即与中国士兵短兵相接了,在战斗中一班伤亡严重,仅仅剩下李连华和另外一名战士。这两名中国志愿军士兵固执地向飞机接近,在接近的过程中两个人虽都已负伤但始终没有倒下,直到把最后一个抵抗的美国人从一架飞机的座舱里拖出来。中国士兵们占领这个临时机场后,立即用人力企图把沉重的飞机推到隐蔽的地方藏起来,但是推不动,于是就用大量的玉米秸把四架飞机掩盖了起来。
  后来得知,这是一架炮兵校射机和三架轻型飞机,是在日本的美军远东总部派来的,它们于这天下午从日本东京机场起飞,飞机上乘坐的是前来采访美军骑兵第一师的记者。记者们没有来得及采访什么就遇到了战斗,紧急起飞没有成功,原因是飞机被中国士兵包围了。中国志愿军士兵依靠他们手里的步枪和刺刀缴获了四架美军飞机。这是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惟一的一次缴获了美军的飞机。
  天亮以后,被中国士兵藏在玉米秸下的四架飞机,被八架美军野马式战斗机发射的火箭击中烧毁。
  半夜时分,中国志愿军的一支分队到达云山以南15公里的公路口,截住了一队从云山逃出的美军坦克车队。在惨烈的混战中,中国士兵赵顺山、于世雄和田有福各自和美军士兵扭打在一起。“那个美国兵很高,很胖,搞不清他是司机、军官还是机枪兵”,赵顺山回忆道。无法知道第一次和一个外国人进行肉搏的赵顺山在殊死的肉搏战中是什么感觉,就在脸对脸的瞬间,在火光激烈的抖动中,赵顺山看见“他的眼珠是黄绿色的”。扭打中,美国兵掏出了手枪,可赵顺山腾不出手来制止,于是他就喊:“于世雄!快帮我把这家伙的手枪抢过来!”于世雄听见了,腾出一只手打掉了那个美国兵的手枪。就在这时,与于世雄抱在一起的那个美国兵掏手枪趁机向于世雄的腹部开了枪。愤怒之极的赵顺山发现了美国人身上插着的洋镐,于是他拔出来,向被自己压在身下的美国兵的头上砸下去。在美国兵惨厉的叫声中,于胜雄身上的那个美国人崩溃了,他愣愣地站起来,双手抱头就跑,但是他被受了伤的于世雄紧紧地抱住了腿。赵顺山说:“我的动作更快,八寸长的洋镐已经举起来,敌人用两手抱住脑袋也救不了他。我的洋镐穿过他的手背,整个刨进他的脑袋里。”
  “恶战结束了,”赵顺山回忆道,“于世雄和田有福都躺在工事旁边,他们已经昏迷了。我跪在于世雄身边,他的左手还紧紧地握着敌人的手枪,牙齿咬得紧紧的,我擦着他身上的血迹,在他的肚子上找到手枪弹的伤口。我心里非常难过,他是为了我而受伤的。田有福躺在于世雄旁边,他的右腿已经断了,整个裤腿被鲜血染红,他是在肉搏之前就负伤的,可是当敌人扑上来时,他仍然用仅有的一条腿跳起来抱住敌人,一直拖到我刨死敌人为止。”“这就是我的出国第一仗。这一仗我真正试了试美国人的斤两,所谓的‘王牌’不过如此,胜利永远是我们的。”
  这时云山城内已经陷入混乱之中。冲入城内的第三十九军一一六师三四六团的先头部队四连到达了公路大桥,守桥的是美骑兵第一师八团三营M连。“一个连的士兵纵队沿着通往龙山洞的干道严肃而整齐地接近南桥面。警戒该桥的美军士兵可能认为他们是南朝鲜军队,没有查问就让其通过了,因为他们是
  堂堂正正、十分肃静地走过来的。“美军战史记述道,”纵队通过桥以后一直在干道上北进,不久接近了营部。突然间吹起了军号,开始一齐向营部袭击。“四连的军事行动如同是在舞台上演出,除了胆大包天之外,中国士兵的机智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据中国第三十九军史料记载,中国士兵通过桥梁的时候甚至“还和美军握了一下手”。美军八团三营营部立即混乱起来,中国士兵成扇面队形展开,营部周围一片白刃战的格斗声。
  对此一战,美军战史详细描绘道:中国人胡乱开火,不断向车里扔手榴弹、炸药包,车被打着了。可指挥所周围的有些分队还在狐洞或隐蔽工事中呼呼大睡,显然他们在等待撤退的命令。其中一个士兵以后回忆说,醒来时仗早已打响了……有人叫醒我后问我听没听见一群马在奔腾嘶鸣……片刻间我们的驻地被打得千疮百孔……当我听到远方的军号声和马蹄声,我以为我还在梦乡,敌人仿佛腾云驾雾般从天而降,人影模糊不清,他们见人就开枪,甚至用刺刀捅。
  志愿军的手榴弹把美军营长罗伯特。奥蒙德少校炸成重伤,他和一个叫做麦卡比的上尉逃出营部,麦卡比的钢盔立即被打飞,肩肿骨钻进了一颗子弹。由于失血过多,他躺在路边不能动了。这个时候,令这个美军上尉奇怪和幸运的事情发生了:几个中国士兵用刺刀指着他,但却没有刺他,甚至没有激他的枪,只是互相说着什么。麦卡比用手指了指南边,中国士兵掉头就走了。麦卡比活了下来。他至今仍惊奇自己到底是怎样活下来的,他认为那几个围着他的中国士兵互相说的话是在商量什么,而商量的结果是他不怎么像敌人。天亮以后来的“蚊式”飞机和轰炸机,在云山公路大桥这个被中国军队占领的交通要道上进行了轰炸,美骑兵第一师八团三营这才有机会清点人数,但死亡的人数已经无法点清,光是在由三辆坦克构成的小小环形阵地里就躺着170名伤员。
  志愿军冲入云山街头的一个先头班只剩下四个人还没有负伤,他们两人一组,沿着街道搜索,但是被一辆美军坦克封锁住了前进的道路。坦克上的重机枪火力使后续的中国部队受到伤亡,先头班班长赵子林火了。他爬到一间小商店旁边,从与美军坦克对射的友邻部队那里弄到一根爆破筒,赵子林接着爆破筒向那辆坦克爬去。美军坦克掩护着几辆载满美军士兵的卡车,疯狂地向接近的中国土兵射击,为了掩护赵子林,中国士兵拼死与美军纠缠,赵子林终于接近坦克了。坦克的声音很大,震得街道的地面剧烈地颤抖。赵子林突然在坦克的正面站了起来,一直到坦克升到他眼前的时候,他拉开了爆破筒的导火线。他没有来得及隐蔽,巨大的爆炸声惊天动地,赵子林最后用力地睁开了眼睛,中国土兵正穿过黑色的硝烟向美军士兵冲去。
  云山城的美军开始向南逃跑,但是他们的后路已经被截断了。中国第三十九军―一五师三四五团的士兵已经抢占了一个叫诸仁桥的公路路口。这场战斗结束时,几十个美军士兵在猛烈的攻击下举着白旗投降了,他们对翻译说,他们的军官说过,投降有四个条件:一是没有子弹了,二是没有干粮了,三是联络中断了,四是突围不了了。他们符合投降的所有条件。
  被压缩在云山南面狭窄开阔地的美骑兵第一师八团四面受敌的命运来临了。
  11月2日拂晓,美第八集团军命令全线撤退。西海岸的美第二十四师接到的命令只有一句话:撤退至清川江一线。这个
  师的美军官兵们此刻充满着不安的情绪,是苏联军队参战了?
  还是中国军队把后路切断了?或者是北朝鲜彻底投降使战争结束了?美国兵们在悲喜交织的谣传中忐忑不安。美军战史中称:“官兵们抱着失望和被狐狸迷住了一般的情绪,开始了后退。”
  电报、电话、侦察机的报告雪片一样地向美第八集团军司令部飞来。在大量片断的、悲观的情报中,也还混杂着持乐观看法的报告,它们给沃克的参谋们造成了判断上的灾难。美军战史在描述当时的气氛时写道:“这是终日歇斯底里、狂热工作而效果最差的一天,也是发生了若干错误的一天……一个接一个的朝令夕改的命令,流水般地不停地发出……”
  这时,美骑兵第一师五团从刚;;方向急促增援而来,但是当他们行至云山以南龙城洞至龙头洞之间的公路附近时,受到中国军队的顽强阻击。阻击的部队是中国第三十九军―一五师三四三团。美军动用坦克和重炮向中国阻击阵地猛烈轰击,美国空军的飞机在阻击阵地上洒下倾盆大雨一样的汽油,然后发射出他们的燃烧弹,中国阻击碎地顿时成为一片火海。阻击异常艰苦。在三四三团三连的阵地上,天上是美军几十架战斗机在扫射轰炸,地面上是一波又一波的坦克配属步兵的冲击,阵地上原来茂密的树林已经变成了一片焦土,全连160人,打到最后只剩下几十人。在残酷的战斗中,一位副营长当美军坦克的履带声在火海中再次响起来的时候,他逃跑了。但是,这个营所有的士兵依然在暴烈的枪炮声中坚守阵地。在美军士兵距离阻击碎地前沿仅仅还有20米的时候,大火中的中国士兵又一次站了起来。美军遭到了中国军队誓死的猛烈反击。在反击中,被烈火烧烂了军装的中国士兵还抓到了40多名美军俘虏。
  美军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烧不死,其实中国人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在阻击阵地上组织土兵挖防火沟,农民出身的中国士兵对挖沟的工作不陌生,他们在弹片飞舞之中不停顿地挖沟,把烈火和阻击士兵藏身的工事隔离开来。甚至当战斗将要结束的时候,三四三团的团长走上阵地,他看见他的士兵们依旧在疯狂地挖沟!
  公路大桥桥头工事里的美军始终在疯狂地射击,突然,他们看见一个中国士兵向他们走过来。士兵李富贵把自己身上准备买一支钢笔的100万元东北币掏出来交给他的班长,表示不炸掉这个工事他就不回来。他赤脚跳下已经结冰的小河,在河中央他的左肩中弹,疼痛令他流出了眼泪,但他没有停下来,他一直走到美军的工事前,把五颗捆在一起的手榴弹塞进美军的工事里。手榴弹爆炸了,一个班的美军士兵的躯体连同工事的水泥钢筋一起飞扬起来。血人般的李富贵站在小河中笑了,他刚要抬腿跟随自己的部队追击,却一头栽倒在水里,原来他赤着的脚已经和河水冻在一起了。
  更令美军瞠目结舌的是,面对重达55吨的坦克,中国士兵竞毫无惧色。第三十九军中一个叫王有的中国士兵,在激战中爬上了正在疯狂射击的美军坦克,高举手榴弹寻找可以投进去的缝隙,距离坦克不远有五名美国兵,眼看着这个场面他们一枪不发地惊呆了,等王有把这辆坦克炸毁之后向他们冲过来的时候,他们向这位中国士兵举起了双手。
  夜晚来临了,作为预备队的美骑兵第一师七团派出一个营再次增援,企图解救出正在被中国军队逐渐吃掉的骑兵第一师八团。这个营的一个上尉排长,后来成为驻日美军陆军司令部情报与作战处长的麦克霍恩回忆说:“看到若无其事走过来的部队认为是韩国军队。可是样子又不像。因而连长就问营长:“有南下的韩国军队吗?‘回答说:“不知道。’又问:“那么可以射击
  吗?‘回答说:“再等等。’当察觉的时候,已经被包围了。”美军的惯例是不在夜间进攻,但是这个夜晚对这个营的美国兵来讲,比进攻还可怕。美军战史描绘说:“整整一夜,高地的四周响起的军号、喇叭、哨子声此起彼伏,中国的少数侦察兵在这个营的四周转来转去,在不合时宜的时间,吹奏不合时宜的乐器。第一次与中国军队对阵的官兵,在不了解实情的状态下,整夜不得安宁,被弄得神经过敏。这是一种原始的、但却是极有效的神经战。因此,美军给这个高地取名为‘喇叭高地’。”
  在第三十九军围攻云山的时候,第四十军也开始了对宁边的攻击,其―一九师为左路,一二零师为右路,―一八师随后跟进。部队于五仓洞附近受到猛烈的炮火拦截。其一二零师三五八团八连与―一九师的两个连迅速深入敌后,顺着敌人炮弹出膛的声音寻找了五公里后发现了美军的炮兵阵地,他们立即展开攻击并使之瘫痪,俘虏了30多名美军士兵。这是第四十军的中国士兵第一次看见美国人,“个子高高的,皮肤白白的”,中国士兵惊奇地这么形容他们。
  ―一九师于曲波院遭遇正在向云山增援的南朝鲜第八师的两个团,―一九师立即将其包围。南朝鲜第八师根本没有接到会在这里遇到敌情的情报,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被中国军队的突然攻击击溃。中国士兵俘虏了太多的南朝鲜士兵,其中六连一个连就抓了200多人。没有东西给这些俘虏吃,于是南朝鲜俘虏就把老百姓的白菜拔光了,还把老百姓挂在屋檐下的玉米生吃了,这在中国士兵眼里是“严重地违反群众纪律”的事件,于是在缴了枪支后,他们把俘虏放了。俘虏中有几名是美军骑兵第一师的人,中国士兵们看着他们奇怪地说:“这些骑兵怎么没有马?”
  第四十军继续向宁边前进的时候,其一二零师三五八团三营九连走在最前面。在坪洞地区的路边,他们遇到了一道蛇腹形铁丝网,上面挂满了茶杯大小的铃裆。在他们想走近看明白的时候,猛烈的射击向他们袭来,连队伤亡巨大。
  九连遇到的是从泰川撤退下来的美第二十四师。
  中国第四十军是最早在朝鲜战场上打响的部队,有趣的是他们的对手也是美军最先在朝鲜战场参战的部队。连续十天不间断的战斗令第四十军的士兵已经饥饿不堪,虽然他们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但始终没有冲破美军的阻击,从而失去了包围宁边和切断云山之敌退路的机会,最终使彭德怀的作战计划部分地落空了。
  在反复与美军争夺阵地的战斗中,第四十军无意间为中国军队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那就是中国士兵在战斗中缴获了两件他们从没有见过的东西:一件是炮身又长又黑,炮尾呈喇叭状,炮弹上有许多洞的无后坐力炮;另一件是炮身短粗,像只大萝卜似的火箭筒。这两件东西从团交到师,从师交到军,从军交到志愿军总部,谁也没见过,后来被送到中国境内四川省绵阳的一个军工研究所,很快,这两种武器被仿造出来,迅速装备了中国军队。
  此次多条战线上的作战,最让彭德怀不满的是第三十八军的表现。10月引日,第三十八军攻占了新兴里、苏民里地区,他们于第三十九军在云山打响的那天才开始向球场方向前进。
  正如毛泽东在电报中所强调的那样,第三十八军的进攻路线是从侧面插入美第八集团军右翼的身后,只要进至军隅里、新安州。价川,就可以形成对清川江以北敌人的巨大的包围圈。但是,由于在穿插的路上不熟悉道路情况,同时又过于留恋小型的战斗,所以直到11月2日第三十八军才赶到院里地区,而这时,美第八集团军已经意识到侧翼的威胁,开始全线撤退了,并与南
  朝鲜军第一师在宁边东北地区,美第二师在军隅里、价川地区掩护撤退。第三十八军终于没有达成预期包围敌人的目的。
  当彭德怀得知第三十八军没按时到达指定位置断敌退路时,他只有勃然大怒。
  云山之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次以劣势装备严重打击了美军的成功战例。这次战斗共歼灭具备现代化装备的美骑兵第一师八团的大部分、南朝鲜军第一师十二团一部,歼灭敌军共2046名,其中美军1840名,缴获飞机4架,击落敌机回架,击毁和缴获坦克28辆,缴获汽车116辆、各种炮190门以及大量的枪支弹药。
  云山之战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作为模范战例,被日本陆军自卫队干部学校收入《作战理论入门》一书。该书说:“对中国军队来说,云山战役是与美军的初次交战,尽管对美军的战术特点和作战能力并不十分了解,还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忠实地执行了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对孤立分散的美军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进行包围,并积极勇敢地实施了夜间白刃战。”
  中国士兵在云山战役中被俘虏的美军士兵的背囊里,发现他们几乎人人都有几只朝鲜铜碗。后来才明白这是因为美军士兵听说,东方人使用的碗都是用黄金制作的,所以他们一边打仗一边收集着朝鲜铜碗。从这件事上就不难看出,美国人对东方民族的认识是何等幼稚。因此,北朝鲜一个名叫云山的小城,想必是在中国士兵吹响的喇叭声中幸存下来的、如果今天还在世已是白发苍苍的那些美国人永远不会忘记的地方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小说故事 / ZT: 《上甘岭:辉煌与悲怆》──谨以此文纪念上甘岭战役胜利五十周年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上甘岭:辉煌与悲怆》──谨以此文纪念上甘岭战役胜利五十周年

                    五圣山──上甘岭


      “上甘岭”叁个字,在当今中国,恐怕无人不知──听说过有谁不会哼哼“
    一条大河波浪宽”么?

      由一场战斗/战役而产生的故事,诞生的英雄人物和群体,不仅仅存留于参战
    各方的史志资料和战例评价中,而且经电影、歌曲、文学作品,由数以亿万计的
    人群交口传扬,达到家喻而户晓的程度,且凡数十年而不衰,这在中国现代史上
    ,不能说是绝无仅有,至少也属鲜见一类。

      这,已经不仅仅是这场战事的政治军事意义所能赋予所能诠释的了。

      这里,曾经矗立起了一支军队、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意志的丰碑。

      这场战事,当时并不叫做“上甘岭战役”,而称作“五圣山战斗”。

      五圣山是当时朝鲜半岛“铁叁角”最靠北的顶点。

      所谓“铁叁角”,是铁原、平康、金化叁郡的简称,它刚好形成一个等边叁
    角形,平康位于叁角形的北顶点,铁原、金化则分别位于叁角形的东、西顶点。

      中国军队五圣山守军最高首长、志愿军第十五军军长秦基伟这样形容“铁叁
    角”的重要性:

      如果把朝鲜半岛看成一个人形,那么第十五军担任防御的平、金、淮这个叁
    角地区正处在“人”的肚脐偏上的心窝地区。该地区也是朝鲜东西海岸之间交通
    枢扭的咽喉地区。北有一条横贯东西的公路,东起东海岸的元山港,经过平康向
    西南方向直至西海岸之滨,穿越汉城。南有一条铁路干线,自汉城经过铁原、金
    化,朝西北方向延伸至东海岸的大津里。这一条公路要道和铁路干线在铁原以东
    交会成十字形的交通枢扭,横跨“铁叁角”上中部的五圣山主峰。

      我们和敌人对峙的防线就像一条弯弯曲曲的绳索,把“铁叁角”地区从中划
    为两半,虽然敌人占据了铁原和金化,但平康和中部防线的制高点均为我第十五
    军牢牢控制。

      这些制高点中,最重要的就是美国人称为“爸爸山”的五圣山。

      五圣山主峰之西侧的铁原和平康之前的西方山和晓星山之间的一道平川,又
    是易攻难守之地,便于机械化部队行动。谁控制了五圣山,谁就掌握了“铁叁角
    ”地区,也就掌握了中部战线攻守的主动权。

      而“上甘岭”,实际上是五圣山主峰东南4公里处的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
    村,与相对应的北面1 000米处还有一个小山村,叫做“下甘岭”。上甘岭村南边
    两侧有两个小山包,一个标高597.9米,“联合国军”称之为“叁角形山”;一个
    标高537.7米,其北山被“联合国军”称之为“狙击棱线”。

      如果不是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朝鲜半岛的这场战争,如果不是1952年秋天中
    美韩叁国10万士兵为了它们的归属打得惊天动地的这次战事,这两个小山包恐怕
    永远都不会被世人所知晓。

      它们也永远不会因“上甘岭”而闻名于世。

      五圣山南麓的“叁角形山”(597.9高地)和“狙击棱线”(537.7高地北山
    )这两个高地,直接突入“联合国军”阵地,与“联合国军”阵地相距100米~5
    00米。在这两个高地上,中国军队的狙击活动和小分队活动非常活跃,直接威胁
    “联合国军”的金化防线。

      尤其是537.7高地北山阵地,与敌人相距仅50~100米。

      用韩军第二师师长丁一权的话来说,“简直就是鼻子碰鼻子。”

      恨得牙庠庠的美国陆军中将、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范佛里特一直就想拿这两个
    高地开刀。
    ------------------------------------------------------



    《上甘岭:辉煌与悲怆》(二):师兄举起的是筷子……


               师兄举起的是“筷子”,师弟却拿出了一副牌

      “停战的机会与加予敌人的军事压力的份量应成正比。”

      虽然去年年底双方就达成了关于军事分界线的协议,但范佛里特却从来没高
    看过这一纸空文。

      作为美国陆军最优秀的指挥官,范佛里特将军与他所有从西点校门走出来的
    师兄师弟和校友们一样,有一种可贵的不服输的精神,平生崇尚进攻,绝对不愿
    甘居于防守的被动地位。从开春以来,他就一个接着一个地向他的顶头上司们上
    报一系列有限进攻计划,什么“棍棒”啦,“争吵者”啦,“还乡”啦什么的,
    目的都是旨在从现在“怀俄明线”向前推进15公里,以保卫暴露在中朝军队炮火
    和攻势下的铁路线,并利用通过铁原这个枢扭的所提供的支援,以两栖登陆作战
    配合,将第八集团军的前沿阵地推进到平壤至高城之间。

      这是个很有进取心的计划。

      然而因那会儿停战谈判正处在微妙时期,李奇微否决了这个计划。

      范佛里特不屈不挠,在原来计划的基础上,将原订计划再“有限”了一把,
    在4月间又策划了“筷子6”和“筷子16”两个计划上报。“筷子6”旨在将第八集
    团军中部战线推进至金城至平康一线;“筷子16”则企图将东部战线前移至东海
    岸南江河口高城一线。

      可那会儿白宫和五角大楼正在操持走马换将:“联合国军”总司令马修R
    26;李奇微中将调任欧洲盟军总司令,遗职由美国本土部队总司令官马克?;;;
    克拉克上将接任。去意甚浓的李奇微肯定不想在这个时候再生出什么事闹出什么
    麻烦来,以“地形上不利于防守”为由否定了“筷子16”;以不要影响战俘谈判
    为由,将“筷子6”予以无限期推迟。

      这两双“筷子”当然就只好躺进保密柜。

      范佛里特还是不死心。

      6月初,他抱着对昔日师弟今日上司马克?;;;克拉克上将的一线希望,又
    开始游说:“在美第九军正面以韩国军队发起攻势,推进至平康以北新阵地,以
    全部控制铁叁角地区。”

      “这样做,”范佛里特陈述道,“可以获取有关敌阵地编成的新情报;破坏
    敌人的补给和储备物资,还给美军火力与韩军山地机动力以相配合的机会,取得
    协同作战经验。”

      这是“筷子6”的改头换面。

      范佛里特想在李奇微和克拉克之间打一个“时间差”。


      可是克拉克这回没买老学长的面子。

      拖了半个多月后,他又给范佛里特浇了一瓢凉水:

      “第一,这有可能给正在进行的停战谈判带来不利影响;第二,该作战的预
    计损失将超过战果利益,得不偿失;第叁,假如敌人转入全面反攻,第八集团军
    目前没有足够的预备兵力;第四,如果进入平康而不再扩大战果,那也仅仅是多
    占点地盘而已,改变不了现状。”

      “歼敌的方法只有一个,即敌人从阵地出来采取进攻予以决定性的打击。必
    须待敌进攻,我决不可先敌进攻。”

      “既然我们得不到全猪,又何必牺牲人力呢?”

      小师弟最后还这样教训老学长。

      范佛里特对当年的小师弟没脾气。

      不过他也没理会克拉克“决不可先敌进攻”的教训,仗着老面子,在自己那
    一亩叁分地里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让第八集团军按照尽可能与敌保持接触的战术
    要求,从6月下旬开始,在韩军第一军所属第一师、第五师、首都师和美陆战第一
    师组织奇袭队,选择了中朝军队阵地的11个目标,发动局部战术性进攻。

      这一下就把沉寂多时的战线一下子打得很热闹了。

      这次进攻虽然屡屡碰壁,伤亡也很惨重,但韩军部队在中部战线还是小有得
    手,先后夺占了官垈里西侧无名高地等几个缓冲区的前哨据点。这就给本来很失
    落的范佛里特产生了一种主动权仍然稳操在手的良好感觉:第八集团军不是一直
    处于进攻地位么?中朝军队不是全线仍居守势么?克拉克这位小学弟不是一直对
    自己这位老学长很满意么?

      可还没等范佛里特笑出声儿来,形势却陡然为之一变。

      9月中旬以来,中朝军队一改上半年那种小打小闹小分队骚扰的战术,发起了
    很有声势的秋季攻势,在全线向“联合国军”阵地猛烈出击,而且频频得手,置
    “联合国军”于猝不及防,顾此失彼的狼狈态势。

      范佛里特愈想愈觉得克拉克那个“待敌先攻”是个混账逻辑。

      要是那会儿让我把两双“筷子”举起来戳将出去,哪里还会有中共军队当今
    的猖獗?哪里还会有“联合国军”目前的狼狈?

      10月5日,愤怒的范佛里特不屈不挠地再次上书克拉克:

      “为了迫使敌人转入守势,扭转当前战局,我军非常需要组织握有主动权的
    进攻作战。在敌人掌握主动权的情况下,目前我们所采取的方针,造成了自1951
    年10月和11月间激烈战斗后付出最大伤亡的结果。”。

      这已经是教训小学弟的口气了。

      克拉克面对这位执拗的老学长也没了脾气。

      老学长那封愤怒的上书中附有一份详尽的进攻计划:

      ──“摊牌作战”计划。

      “摊牌作战”的主要设想是:夺取金化前线“铁叁角”地区五圣山前沿的“
    叁角形山”和“狙击兵岭”──这个地区正好卡住了“联合国军”的咽喉。范佛
    里特充满乐观地认为:假如一切按计划行事,得到足够的弹药补给、炮火支援和
    航空兵近距空中支援,仅需动用美步兵第七师和韩军第二师两个营,最多只需5天
    ,付出200人左右的伤亡代价,就可圆满完成这一使命。

      克拉克当然也是行家,他一眼就看出,范佛里特这是在玩以退为进的迂回战
    术,什么“摊牌作战”,这不过就是那“筷子6”的改头换面,缩微了一下而已─
    ─把夺取整个金化地区变成了夺取五圣山前沿两个前哨阵地罢了。

      而且这里边的道道也很深沉,如果夺取前沿的这两个山头,范佛里特接着就
    会再上一书,要求顺势夺取五圣山,进而攻占整个平康地区,全部控制“铁叁角
    ”。

      这分明是在跟我“摊牌”嘛!

      不过,克拉克想想也就释然了。

      让这老学长借着跟我“摊牌”也跟中国佬摊回牌,倒也不失为一好事,要是
    这种战术性的行动也把人家限制得死死的,人家那司令官不是也当得太没劲了吗
    ?好在范佛里特这次进攻规模也不大,是一次牛刀子杀鸡,谅也出不了什么大乱
    子。

      再说,真能由此而夺得主动,顺势夺取五圣山,控制“铁叁角”,则东可直
    驱县里、洗浦,割裂中朝军队东部战线;西则可直下平康平原,以机械化部队疾
    进,进逼北韩首都平壤,那也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大好事,何乐而不为呢?打胜了
    ,头功是我的;打败了,人家也只会说范佛里特没出息。

      其实还有更重要的──这当口正是合众国的大选之年,要真能以军事上的胜
    利来压迫中朝方面在正扯得冤冤不解的战俘问题低头屈服,那不是一件求之不得
    的大好事么?这与白宫和五角大楼的战略部署也是高度一致的嘛!

      克拉克决定由着老学长的性子赌一把。


    ------------------------------------------------------


    《上甘岭:辉煌与悲怆》(三):范佛里特认定自己……


                范佛里特认定自已捏住的,是一副好牌

      其实范佛里特多少有点错怪了克拉克。

      克拉克也是军人,也是名将,手头又有这么硬梆的家伙,这么富有的家当,
    怎么会不想通过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只不过人家位置不同,受的制约也不同。就
    在他就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时侯,他就已经清楚地知道,经过一年多的较量
    ,华盛顿早没了打下去的脾气,已经决定将朝鲜战争限定在有限战争范围内了。

      什么叫有限战争?

      有限战争就是只能使用有限军事力量的战争。

      这一“有限”,就把克拉克给“限”住了。

      其实就在上甘岭打响后的第叁天,中朝方面代表指责“联合国军”蓄意破坏
    谈判时,气急败坏的克拉克就捡起了麦克阿瑟的老法宝,致电五角大楼:“我认
    为有必要制定使用原子武器的计划。”而且应该轰炸满洲和北朝鲜。

      杜鲁门拒绝了这个很火爆的建议。

      武装部队总司令对麦克阿瑟去年年底闹出的那场乱子记忆犹新,再也不想招
    惹是非了。你说让克拉克怎么办?

      不过,笔者还是觉得克拉克和范佛里特很可怜,空有一番军人的抱负和雄心
    ,却连营级规模的战术行动都别别扭扭窝窝囊囊总是下不了决心定不了盘子,确
    实是太受委屈了。相比之下,彭德怀不在志司的时候,象这类营连级别的战术行
    动,邓华杨得志们就能说了算,甚至兵团首长在上报志司后都能当家作主。作战
    意识上的上下同欲,组织协调上的民主集中,战略目的与战术手段上极其高明的
    协调配合能力,是中国军队较于之对手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势。

      说实在话,这怎么不难煞了克拉克和范佛里特。

      10月8日,克拉克批准了“摊牌作战”计划。

      同日,板门店的“联合国军”谈判代表单方面宣布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

      10月9日,范佛里特命令美第九军军长鲁本?;;;詹金斯少将立即组织美第
    九军的美韩部队实施这次计划。

      范佛里特好容易争取来了一个机会,当然也就卯足了劲。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范佛里特就已经在着手准备这件事了,除了调美步兵
    第七师替下美步兵第二师担任美第九军西线防务,由韩军第二师接替美步兵第四
    十师担任美第九军东线防务,并大量调用韩国民工加修钢筋水泥工事外,还亲自
    到五圣山地区“联合国军”制高点鸡雄山视察3次,登高用望远镜远望或乘直升机
    鸟瞰过中国军队阵地。

      为了掩盖其企图,范佛里特还部置在烟幕掩护下向该地区准备进攻的部队运
    送器材和物资,在逼近五圣山前沿以及金化以南地区多次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攻
    击部队的所有军官都抵近前沿观察地形。配属执行此次战斗任务的美第八集团军
    炮兵总预备队以美第九军所属炮兵共计16个炮兵营近300门火炮也进入发射阵地,
    所属的120辆坦克亦进入一级准备。远东空军近200架侦察和作战飞机也分别从日
    本东京、冲绳、菲律宾以韩国的釜山等地飞赴汉城机场待命。远东海军的舰载飞
    机也在航母上装满了油,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为一个战术行动,弄出这么大动静,这在美利坚合众国军队的历史上,大概
    也是史无前例的了。

      就凭这,克拉克和范佛里特能没信心?

      一线攻击部队准备得比范佛里特想象的还要充分。

      詹金斯少将在接到范佛里特的命令后,立即于当日20时下达了美第九军第叁
    十二号作战计划要点:

      一、 军拟在D日H时发起进攻,夺取598高地(注:中朝方标图为597.9高地
    )和“狙击棱线”,同时将主抵抗线推进到此地,并给敌以最大杀伤;

      二、 韩军第二师(配属第叁十七轻步兵团、第五十九坦克连、美第一四0坦
    克营一个连):

      □ 以不超过一个步兵营的兵力及一部支援兵力于×日×时发起进攻,攻占“
    狙击棱线”;

      □ 攻占目标后立即建立主抵抗线;

      □ 给敌以最大杀伤;

      □ 同美步兵第七师保持密切协调;

      叁、 美步兵第七师(配属第九十一、第五十炮兵营):

      □ 以不超过一个步兵营的兵力攻占598高地;

      □ 攻占目标后建立主抵抗线;

      □ 同韩军第二师密功协同,给敌以最大杀伤;

      □ 考虑到敌在韩军第九师防区反击之可能,将第七十叁坦克营一个连配属给
    该师;

      四、 韩军第九师(配属第五十一轻步兵团、第一炮兵群、第五十叁坦克连)


      □继续遂行原任务;

      □军作战期间,对防区内之敌进行威力侦察。

      美步兵第七师师长韦恩?;;;史密斯少将和韩军第二师师长丁一权中将接到
    这个命令后,都不约而同地在兵力使用上加了码。

      执行攻击“叁角形山”任务的是美步兵第叁十一团。

      这个第叁十一团就是第二次战役被宋时轮的第九兵团重创过的那个第叁十一
    团。说起来这个团跟中国还有一段共同战斗的历史渊源。1932年一二?;;;八淞
    沪抗战之前,第叁十一团从菲律宾马尼拉麦金利要塞开赴中国,和海军陆战队第
    四旅一起驻防上海租界,保卫美国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日本军队发动进攻时,
    该团官兵曾冒着日军的炮火支援中国军队第十九路军与敌激战5昼夜。为此,第叁
    十一团受到了美国政府的嘉奖和中国人民的感谢──上海人民曾用募集到的1 50
    0块银元请银匠制造了一只上面刻着龙和梅花并注明了该团官兵事迹的“上海碗”
    ,赠送给第叁十一团官兵,以感谢他们对中国人民艰苦斗争的支持。

      第叁十一团的官兵们一直保存着这只“上海”碗。

      第二次大战期间,第叁十一团在菲律宾与日军作战,在几遭覆灭被迫撤离的
    情况下,将这只碗埋入地下。直到大战结束,才取回旧金山保存。

      “上海碗”一直被美步兵第七师视为该师的荣誉。

      而现在,捧着“上海碗”和中国军队打仗,实在是不伦不类。

      第叁十一团团长劳埃德?;;;摩西上校和参谋人员毕竟身处第一线,估计情
    况要比高高在上的克拉克和范佛里特实际得多。根据过去的体验,他们很明智地
    预计到了:“共军的反击一定会比预计的要强烈,只用一个营去进攻是不现实的
    。”因而在实际操作时来了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没有理会命令中“不超
    过一个营”兵力限制,自作主张地把进攻兵力翻了一倍,决定由迈仑?;;;麦克
    卢尔中校的第一营和罗伯特?;;;纽博尼少校的第叁营由分别从左右两路向“叁
    角形山”发起进攻。

      为激励士气,摩西团长还分别用美国着名性感女明星的名字将597.9高地上的
    两个小山头命名为“珍妮?;;;罗素山”和“桑德山”。

      美国佬都没底气,韩国人当然也不敢掉以轻心。

      韩军第二师的主攻团第叁十二团团长柳根昌上校也在兵力上加了一码,给攻
    击“狙击棱线”闵应植少校的第叁营加强了一个连。

      而美韩军陆续投入第一天战斗的部队实际上有7个营。

      10月12日,“联合国军”的炮火和飞机加强了对五圣山的破坏轰击。

      13日12时,詹金斯少将宣布10月9日命令生效。

      D日H时也变成了10月14日凌晨5时。

      这一天,正是第七届联合国大会开幕之日,合众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
    将在这一天在大会上发表演说,坚持在战俘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向中朝方发出“
    自由世界要继续战斗”的威胁。

      在“摊牌作战”发起的次日,为配合攻势,显示“联合国军”的强大的立体
    作战能力,“联合国军”将以6艘航空母舰、4艘巡洋舰和驻日本的美骑兵第一师
    一部,在朝鲜东海岸高城以东海面进行一次“敌后实战演习”。在演习中,远东
    海军将对中朝军队海岸阵地实施猛烈的海空两栖火力突袭。远东空军也将出动30
    余架运输机从正面战线中朝军队上空通过,实施牵制性佯动。

      你说,有这种档次的底牌,范佛里特他怎么能不牛皮哄哄?



    ------------------------------------------------------




    《上甘岭:辉煌与悲怆》 作者:双石
    (四):相较而言,秦基伟……
                相较而言,秦基伟的底牌好象不太硬?

      应该说,“铁叁角”顶点地区中国守军最高首长秦基伟对这次进攻是有所预
    计,也有所准备的。

      3月间,刚一从第二十六军手中接过平(康)、金(化)、淮(阳)地区的防
    务,秦基伟就看出,这个地方早晚有一场恶仗要打。

      问题是在哪个位置上打,打多大规模,多长时间。

      第十五军防线东起忠贤山、西至发利峰,正面宽约30公里,纵深约20公里。
    防区内有西方山、斗流峰、五圣山等主要制高点,是中部战线的门户。其中西方
    山紧靠平康平原,是东海岸元山至西海岸汶山公路的连接点,又有汉城至元山的
    铁路纵贯防区中央,交通便利,有利于敌坦克和机械化部队机动,又是与第叁十
    八军阵地的结合部。

      秦基伟认为这个方向是第十五军的防御的重中之重。

      重中之重嘛,就要放上强中之强。

      于是,第十五军的拳头部队──向守志的第四十四师被摆在了这里,并给他
    加强了第二十九师第八十七团,配属了炮兵第九团第一营、第二营,在300.5高地
    、芝村、两双岭、知足里地域展开,盯住了西方山方向,阻敌由王在峰、西方山
    、斗流峰向平康方向突破。第二十九师第八十六团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第
    四十四师方向的防御作战。

      友邻第叁十八军军长江拥辉想必也是这样考虑的,他放在这里的部队也是第
    叁十八军的强中之强──杨大易的第一一二师。

      两个肩挨肩的主力师碰面打招呼忒有意思:

      “你们是哪一部分?

      “万岁军。你们呢?”──“万岁军”是梁兴初扛的牌子。

      “我们是九千岁部队!”──“九千岁”是秦基伟定的调子。

      两边都神气活现。

      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也信心百倍。

      在西方山检查防御工事时,他就站在交通壕里指着南边说:

      “范佛里特,范佛里特,我等着你来攻,我要叫你无功而返!”

      王近山还专门派了个能干的作战参谋吴安良盯在这里,随时掌握这里的情况
    ,卯足了劲儿准备和敌人的机械化在这里大打一场。

      叁员虎将,所见略同。

      不能说他们考虑得不对,那会儿中朝部队最头痛的就是敌人的坦克,而整个
    战线适合坦克集群行动的地方只有平康和开城地区的部分平川,把这样一些平川
    地作为重点防御地段,应该说是符合常规的。中朝军队手中不多的坦克部队就大
    都配置在这个方向上,曾经达到过每公里正面12辆的密度。

      老行伍范佛里特在策划“摊牌”时,一定是注意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反而不从这里下手了。

      这就叫“兵无常势”。

      虽然重点是在西方山,秦基伟在五圣山方向也没含糊。

      守备五圣山地区的是崔建功的第四十五师,配属了炮兵第九团第叁营、炮兵
    第二十团第二营、第叁营,展开于597.9高地、537.7高地北山、芹洞、723高地、
    安长洞地域,任务是阻敌向上甘岭、五圣山、忠贤山方向突破。其中第一叁五团
    第二营位于灵台、454.4高地及东南无名高地、781高地地域;第叁营位于597.9高
    地、上甘岭、菊亭地域;第一营位于537.7高地北山、448高地、菊亭东南无名高
    地地域;第叁营第七连及第四十五师警卫连作团预备队。第一叁五团左右邻分别
    为第一叁叁团和第二十九师第八十五团。

      张显扬的第二十九师第八十六团、第八十七团则作为军预备队,配置在霹雳
    岩山、726高地、塔洞、马背岩地区,随时准备支援第一梯队作战。

      进入八、九月份后,秦基伟根据种种迹象已经判断出,“联合国军”很可能
    要发动秋季攻势。不过,他同时也对向守志、崔建功和张显杨作出估计,去年敌
    人的秋季攻势,历时两周,激烈战斗一周。预计今年发动秋季攻势个把月,激烈
    战斗两周,准备顶住敌人两个师的进攻。

      与范佛里特相比,这个估计要持重一些。

      但与后来发生的事实相映照,还是显得过于轻松。

      从排兵布阵来说,秦基伟的思路符合常规,没什么大漏洞。

      可没料到这回范佛里特来了个反常规思维,找了个难点下手。

      这就使秦基伟没将范佛里特射来的第一个球扑住。
    ------------------------------------------------------

    》(五):崔建功为难之际……
              崔建功为难之际折衷一把,牌又软了一分!

      担负五圣山防务的崔建功师长这时也处在进攻的思维状态。

      河北魏县人崔建功早年是前国军东北军张学良少帅手下第一0九师的一个大
    头兵。蒋介石陕北“剿共”那会儿,第一0九师一个不留神在直罗镇中了红军的
    埋伏,被压在一条沟里动不了窝,只看见漫山遍野一片亮晃晃的刺刀和红旗,“
    缴枪不杀”的喊声也震耳欲聋。当时还是个半桩孩子的崔建功十分紧张。

      然而他的班长李德胜却满不在乎:

      “嗨,小兄弟别怕,到时你只管缴枪就行了。枪一缴,红军就待你象亲哥们
    似的。我上回被俘不愿留下,人家还送我叁块大洋当路费呢!”

      到了红军冲上来时,李德胜扯着嗓子就喊:

      “红军弟兄们,到咱这儿来缴枪!”

      还纠正崔建功的动作:

      “枪举高点,嘿,不对不对,要这样!”

      就“这样”,崔建功稀里糊涂地赶上了“老红军”的末班车。

      因为崔建功祖上曾有人在满清做过进士,后来虽然家道破落,但毕竟是书香
    门弟出身,那点文化水在土包子们中间就显得很是突出,所以入伍后先是在徐海
    东的红十五军团当政工干事,后来又干敌工科长。再后来,就营长、团长、旅长
    、师长一步一个台阶的打了上来。一直打到这上甘岭下。

      这位爷和秦基伟一样,也是个争强好胜的主儿。

      这个时候,正值中国军队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的第二阶段,第十五军已经连
    续攻占了381高地、391高地和上佳洞西北无名高地等要点,歼灭“联合国军”3
    660余人,将阵地向前推进了13平方公里,大大改变了阵地态势,受到了志愿军总
    部的嘉奖。兴头上的崔建功决定在兴头上再热乎一把,向五圣山东麓的注字洞南
    山韩军一个营的阵地发起反击。计划以第一叁四团担任主攻,第一叁五团两个连
    担任助攻,配属两个炮兵营,从10月18日发起进攻,拔除这个钉子。

      崔建功悉心准备,势在必得。

      第四十五师和第二十九师第八十七团班以上干部都看了地形,大炮也进入了
    阵地对准了注字洞南山,炮弹足足屯集了10万发,甚至突击部队使用的大批手榴
    弹、爆破筒都已经悄悄地运到敌人阵地前的铁丝网下边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把韩军这个营给连锅烩了。

      准备中也出了点蹊跷,可惜没引起重视。

      10月5日,第一叁五团团长张信元正在537.7高地上观察注字洞南山的敌情,
    就接到副团长王凤书打来的电话,说接到作战股的报告,韩军第二师第叁十二团
    第一营一个名叫李镇球的参谋前来投诚。经讯问,这个参谋说他们已接到命令配
    合美军行动,准备于10月7日左右发动进攻。

      与此同时,第一叁五团第一连守备的597.9高地阵地上的也有一个韩军下士班
    长李东朝投诚。

      他也说出了同样的情况。

      信,还是不信?

      不信吧,可这一段时间敌人确实很反常,飞机侦察,兵力调动,还出现了前
    沿3个哨兵被敌人俘去的情况,确实是大战在即的征兆。

      信吧,这是战争,双方都在用诈,范佛里特会不会来演一出“蒋干盗书”,
    故意诱我上钩?几乎在同时,两个高地上都来了一个投诚者,这也着实巧合得让
    人生疑。

      师长崔建功作了难。

      权衡之下,他搞了个折衷:

      一面继续准备反击注字洞南山,一面让张信元密切注意敌人动向。

      到了7日那天,阵地不光没什么异常,反而出奇的平静。

      其实平静本身就是异常。

      心里边不踏实的张信元又请示崔建功。

      崔建功犹豫了一阵,还是决定不改变军里的部署,排除干扰,继续准备攻打
    注字洞南山。至于597.9高地这边,崔建功交代说先别管他,如果敌人不打,咱就
    干脆打主意解决他,你们赶紧策划一次反击。

      结果这边还没策划行动,那边就已经打得惊天动地了。

      在同日晚第十五军召开的作战会议上,秦基伟作出的判断是:

      “联合国军”的主要攻击方向是第四十四师固守的西方山方向,而五圣山只
    是辅助攻击方向。

      会议决定仍然集中精力部署注字洞南山的反击战斗。

      这不能不说是秦基伟、崔建功的一个失策。
    ------------------------------------------------------

    》(六):士兵的意志才是王牌……
              士兵的意志才是王牌,狠狠壮了秦基伟的底牌!

      第一叁五团第八连连长高永祥头天晚上就发现了异常。

      打从得到敌人将要在7日左右将要发起攻势的情报,团里就给他加强了第九连
    的一个排,并让他注意警戒和侦察。而7日以及以后几天两军阵前虽然都是出乎异
    常的平静,可老兵高永祥还是觉得心中不踏实,总感觉到这平静中涌动着一股立
    马就要冲天而起的热浪。

      13日晚上,放不下心来的他带着4个班悄悄地出去侦察。

      一出去就被灌了一鼻子的火药味。

      敌人探照灯打得比往日亮不说,阵地上也人声嘈杂,汽车马达整整轰响了一
    夜。上半夜,那炮火也开始比往日密集起来,前沿的通道被封得严严实实。飞机
    也一批批飞来,翻来覆去地在阵地上来来回回地折腾。

      高永祥一看这势头十有八九要打大仗,着急忙慌地就往回赶。

      回到阵地上,那密集的炮弹已经打得分不出点来了。

      高永祥一面向营里报告,一面让大家准备投入战斗。

      任务还没给排长们交代完,那炮火陡然间又加大了份量。

      震天动地炮火就象一场八级地震,把坑道颠来甩去就象惊涛骇浪中的一条船
    ,瓶瓶罐罐煤油灯什么的震得叮叮当当地满地乱滚,坑道口外刮进来的气浪把好
    几个人的帽子都给掀到不知道什么角落里去了。

      一个靠在坑道壁休息的小通讯员就这样给活活地给震死了。

      炮火刚一延伸,担任观察员的战士陈家富跑进来报告:

      “敌人上来了!”

      高永祥却光看他张嘴,不闻他出声儿。

      “你他XX的是不是吓昏了,话也不会说啦!”高永祥骂道。

      陈家富跨前一步,对着连长的耳朵大声喊到:

      “敌人一个排向这边冲,另一路正在向7号阵地运动!”

      原来敌人的炮火太猛烈,不对着耳朵喊根本听不到声音。

      高永祥马上想到请求炮火支援。一摇电话机却不通。

       *** ,准是电话线被炸断了。

      “通讯员,打信号弹请求炮火支援!”

      3发信号弹打了,却半天不见预想的炮火袭来。

      看来是硝烟浓雾笼罩了阵地,后边根本看不到信号弹。

      高永祥一咬牙,只好靠步兵打了:

      “二班进入阵地,七班准备支援!”

      倾刻,外边的枪声爆炸声就响成一团,分不出点来。

      后来才知道,那天早晨3时30分,美第九军集中了16个炮兵营近300门火炮,
    向“叁角形山”和“狙击棱线”这两个小山头进行了长达1个半小时的火力准备,
    火力密度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远东空军30多架战斗轰炸机也飞临战区上空反复投
    弹扫射,封锁住了山前山后的所有道路,方圆数公里内外都冲起了几百米高的浓
    烟烈火,别说是信号弹,就是放火箭也没人能看清那是啥玩艺儿。

      与此同时,第四十四师和第二十九师守卫的391高地、上佳山西北无名高地、
    芝村南山、419高地也受到了4个营敌军的牵制性的进攻。

      范佛里特向秦基伟“摊牌”了!

      这第一张牌就甩在597.9高地上。

      这个高地状如指向南面的箭头,所以被称之为“叁角形山”。

      第四十五师将这个高地编组为12个阵地,主峰是1号阵地,正面是3号、9号阵
    地,左前方是7号阵地,右前方是10号,右后方依次向后排列是0号、4号、5号、
    6号,2号阵地位于主峰左后方4米处,它的前方隔着8号阵地就是主峰1号阵地,左
    前方是11号阵地,再前边,隔一条山沟,对面就是537.7高地北山阵地。

      守备分队以班或小组为单位坚守每个阵地。

      到了黎明时分,第八连已经打退了敌人两次冲击。

      这个时候炮火才支援上来。

      不到两个小时,阵地上所有的表面工事都被摧毁,一人多深的交通壕现在只
    有一尺来深。而阵地下面全是美国兵的钢盔在晃荡,密密麻麻看样子足有3个营。
    那美国兵们今天也是邪性,虽然冲起来象羊群一样没什么战斗队形,可确实也是
    直着身子不躲不藏拼命端着机枪冲锋枪一波一波边打边往上冲。

      7时30分左右,11号阵地上就打得只剩下一个人了,被迫退入坑道。

      这是上甘岭丢得最早的一个阵地。

      很快每个阵地都打成了血肉模糊的白刃战。

      战至中午1时,第八连已经连续打退了美步兵第叁十一团的11次冲击,除了主
    峰周围几个阵地,其余表面阵地均被迫弃守,而且阵地上也没剩下几个人了。

      剩下的也全部都是伤者,包括高永祥自己。

      半天时间,折损近一个加强连,这仗打得实在是空前。


      与此同时,537.7高地北山的守备分队也被迫退守坑道。

      这个高地主峰在敌人手里,与北山最近处只有50米,更难守。

      50米是什么概念?50米就是手脚利索的人几个大步就能窜过来转瞬之间大家
    就搅成一团!50米就是炮火把你盖在坑道里然后一延伸你刚出来想扣响机枪人家
    已经窜到你跟前儿跟你比划棍棒拳脚了!你能用的家伙只有刺刀、枪托甚至牙齿
    !手榴弹先当棒锤砸人拼一个够本拼俩赚一个,瞅着不行就拉着火咱要死也得抓
    几个垫背的!什么生啊死啊害怕不害怕这类问题你根本没功夫去想,一脑门子全
    是怎样把冲上来的敌人打下去而不要被敌人打下来!韩军第叁十二团宣传鼓动的
    招也绝,阵地上放着个大广播喇叭使劲嚷嚷,那话翻译成汉语大意就是你们是“
    狙击兵岭”你们是狙击兵你们真是该死,你们冷枪冷炮关我们的禁闭不让我们拉
    屎不让我们撒尿不让我们泡妞不让我们消停我们气性大了去啦,弟兄们咱们大韩
    民国的士兵可千万不能在中国兵面前咽下这口气呀!弟兄们跟他们干跟他们打跟
    他们搏杀跟他们拼命吧!拿下这个惹事生非的“狙击兵岭”咱们都能消消停停开
    开心心好好风流潇洒一把!

      你甭说,这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很有些对路子。

      穷嚷嚷是穷嚷嚷,可也真是很煽情。被中国兵们关在地堡里成天价透不了风
    象地老鼠一样活得窝窝囊囊的韩军官兵们确实也难得地被煽起了气性,一群一群
    不顾死活地往上冲,中国兵们用机枪一扫就能扫倒一堵人墙,紧接着又上来一道
    人墙来还往前边冲。那会儿蒋总统跑到台湾后常咬牙切齿地骂中共军队“人海战
    术”,其实上甘岭下来的志愿军大叔们都说那往上甘岭上冲的美国兵韩国兵才是
    真正的“人海战术”, 这边机枪不停地吼,手榴弹爆破筒披头盖脸地砸,还止不
    住一群群地往上爬,好象总也打不完。连长王福新带的第一叁五团第一连虽然是
    个大连队,有280多人,可刚跟敌人顶了小半天,还没到中午伤亡就已经过了一大
    半。人家还在几次叁番地扑进阵地,极其少见地和中国兵们比划白刃战,刺刀、
    枪托、铁锹直至牙齿,彼此扭作一团打得血肉模糊

      一来二去,大家很快就红了眼。

      负伤4处的战士孙子明从昏迷中醒来,看见有两个韩军士兵把住一挺机枪正好
    在自己身边,大吼一声站了起来,带着一身血扑了上去。

      两个韩军士兵一看一个血人扑上来,吓得扔了机枪就跑。孙子明夺过机枪就
    射击,却被从另一侧冲上来的10来个韩军给围住了。

      孙子明毫不犹豫拉响了3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是在上甘岭战斗中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第一人。

      由于敌人炮火把阵地打成了一片虚土,已经负伤的机枪射手陈治国就让副连
    长初盈江将机枪架在自己肩膀上开火,打到后来两个人都被敌人机枪打得浑身都
    是弹孔,倒在血泊中。

      ……

      打到中午12时,已经打退韩军第叁十二团的16次冲击。

      阵地前敌人尸体已经堆得插不下脚了。

      第一连现在剩下20来个人,指导员牺牲了,排长们也大多阵亡,连长王福新
    后来根本就记不清自己在这半天的战斗中究竟指定过多少代理排长,记不清自己
    是怎么被埋在土里,又怎么被增援上来的战友们从土堆里刨出来的。

      而韩军一点没有消停的意思,还在轮番往上冲。

      中午时分,第一连也全部退入坑道。

      这半天炮兵也打得很勉为其难。

      由于第十五军炮兵主力都被用于注字洞南山方向,战斗打响后完全是措手不
    及,甭说机动过来,就连调整诸元也折腾了不少功夫。

      14日整个一个上午,支援两个山头战斗的只有第四十五师师属炮兵营12门老旧
    的75毫米山炮和3个团属迫击炮连12门八二迫击炮。这些老旧山炮牙口实在是太老
    ,里面还有两门是阎锡山太原兵工厂的仿制品,射程太短精度又不高,所以一直
    被扔在二线。后来因为开展冷枪冷炮运动,被大卸八块后抬到了五圣山上,用炮
    筒直接瞄准射击,这才焕发出青春,打出了战果打出了风头也打出了气派。

      没想到现在这些破家伙在节骨眼上顶了大用。

      山炮营营长王恩维不住地发出急速射的口令。

      打着打着就把炮筒打得烫手,炮兵们把棉被蘸了水搭在炮身上,边降温边射
    击,支援步兵战斗。美军坦克群冲到山下向炮兵阵地直接瞄准,集火射击,把炮
    阵地的坑道口打得乱石横飞,打过来的炮弹甚至穿透了炮一连第一班一门山炮的
    炮管,把炮手们的帽子都给掀飞了。然而炮手们却没有一个离开炮位,他们把两
    门炮拼装成一门炮,集中火力向坦克射击。反正这炮打完了仗也得扔,怕什么。


      八二迫击炮也起了很大作用。

      迫击炮的确是个好东西,转移火力没大家伙那么多麻烦。早在战前的冷炮战
    中,炮手们就把阵地的各个角落测好了距离,标定了方位,打响那天,他们的支
    援炮火来得最快。神炮手唐章洪在敌人波次冲击时3分钟内连续发射了53发炮弹,
    支援597.9高地步兵战斗。537.7高地北山阵地吃紧时,他又转向支援537.7高地北
    山阵地。情况吃紧顾不上重新架炮时,他就手持炮筒行进行简便射击。

      那简直是门迫击“机关”炮。

      这是老招法,当年掩护十八勇士抢渡大渡河时,着名神炮手赵章成就这样打
    露脸的。 60年代大比武,时任炮兵副司令员的赵老将军曾当场给炮手们作过示范
    连续射击,那让5发迫击炮弹同时悬在空中的绝活儿让在场观看者全都啧啧称奇。

      当然这会儿没人给唐章洪喝采。

      有他也听不见──听得见也顾不上听。

      但两边高地上美国兵和韩国兵的鬼哭狼嚎是绝好的伴奏。

      炮筒打得烫手,手扶不住了,没关系,撒泡尿冷冷再打!

      一会儿功夫那门炮连续飞出120发炮弹。

      这样打法,大概一天就得报废一只炮筒。

      无座力炮对付敌人坦克,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阳村开出的4辆坦克冲到537.7高地东北凹部,向448高地上的第一叁五团第
    一营指挥所开炮,把指挥所坑道外的伪装全都给掀飞了,眼瞅着那炮筒子就要戳
    到坑道口来了。机炮连的副排长张炳恒、副班长郭忠秋一个人操一门炮射击,把
    其中两辆击中起了火。

      剩下两辆一看势头不对,原地转个圈掉头就跑了。

      一个上午,就靠这几门破炮扎住了阵脚。



    ------------------------------------------------------


    《上甘岭:辉煌与悲怆》 作者:双石
    《上甘岭:辉煌与悲怆》(七):一人舍命,十人难当!
                    一人舍命,十人难当!

      这整个一个上午,第四十五师师长崔建功心都在嗓子眼儿。

      从早晨4时起,他在真莱洞师指挥所里用望远镜向597.9高地和537.7高地方向
    暸汀酰虽然看不清上面的战斗情况!跎那遮天蔽日的炮火硝烟却是清清场酢酢?br>   那炮火,把两个山头打得就象一口沸腾的锅。

      后来知道,第一天战斗,在两个加起来面积都不足4平方公里的小山包上,落
    下的炮弹竟达30万发。据第四十五师作战科长宋新安回忆,最紧张的时候,阵地
    上每秒钟就要落下了6发炮弹,那阵地上能活下来的人之所以没有“光荣”,只能
    用“运气”二字才能解释。

      这种落弹数字在当时是个世界纪录。

      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惊人的纪录。

      难怪只一会儿功夫,就把崔建功这个身经百战的红军老战士给看得瞠目结舌
    。说实在话,跟小鬼子斗也好,跟蒋该死斗也好,楞是没见过这种阵仗。那炮弹
    打得就象放礼花一样的潇洒随便,没有亿贯家财的主儿谁敢把成吨的金子银子这
    样抛撒呀?

      奶奶的,范佛里特这老小子是来者不善呀!

      崔建功当下就认准:看敌人这架势,这场战事绝不是一两个冲锋就能解决问
    题的小打小闹,不豁出血本来拼命就早晚会被范佛里特骑在脖子上来拉屎撒尿。

      经过一番思量盘算,崔建功当即决定调整部署:

      中止注字洞南山的反击计划,加强两个高地的防御力量,原由第一叁五团防
    守的两个高地移交一个高地的防务给孙加贵团长的第一叁叁团。由第一叁五团负
    责防守597.9高地,第一叁叁团防守537.7高地北山,一个团守一个山头,加大防
    御纵深,增加机动力量。

       *** ,老子这回得跟范佛里特狠狠地掰一回腕子。

      眼里不揉沙子的崔建功决定当晚就夺回两个高地表面阵地。

      部署完了,他一个电话挂给秦基伟;

      “军长,范佛里特这回不是小动作,我看他是瞅着咱五圣山来的。打注字洞
    南山的任务肯定是执行不了啦!得赶紧把炮火调整到上甘岭方向来,集中力量防
    御。”

      “好,我马上向志司报告,但事关全局,你必须寸土必争!”

      这节骨眼儿上,秦基伟认得阵地认不得人。

      14日晚19时05分,第四十五师4个连队兵分4路,分别向597.9高地和537.7高
    地北山发起反击。按崔建功的部署,第一叁五团第二、第叁连反击537.7高地北山
    阵地,第一叁五团第七连和第一叁四团第五连反击597.9高地。

      那一晚上的仗打得可以说是惊心动魄。

      反击虽然是19时左右发起的,但打起来却是在21时以后。

      部队要过的头一关就是要在密集得象下雨一样的炮火下,运动到冲击出发阵
    地──高地北面的坑道中,这个课目可不象在演习场上,指挥员没什么心理负担
    。这是打仗,如果部队还没运动上去就伤亡在半道上了,再好的反击部署也只有
    泡汤。以前就有过这样的例子,反击的部队还没进入冲击出发阵地就全给敌人炮
    火给拍在半道上了。战斗打响的第一天,第叁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派作战参谋吴
    安良去第十五军司令部了解情况,刚走到半路,就看见第四十五师后勤部往前边
    送炮弹的一个炊事班被一发炮弹炸得尸骨无存。

      还好,向2号阵地发起攻击的第一叁五团第七连这个坎迈得很顺利,部队运动
    到预定位置只轻伤了一个人。

      第七连的任务就是配合坑道的中的第八连,拿下2号阵地。

      20时整,第七连开始向2号阵地冲击。

      按战斗序列,第一排是突击排,第二排跟进,第叁排是第二梯队,火力排后
    面掩护。可当时掩护火炮数量太少,火力突袭效果很差,敌人的地堡工事和火力
    点没有被全部摧毁。第一排一边冲击一边还得清除沿途的地堡,打得磕磕绊绊很
    不顺手。而且满天的照明弹把夜晚照得象白天一样,一下子就抵消了中国士兵善
    长夜战的优势。

      打到2号阵地下面的凹地,突击队就被压在地上起不来了。

      连长李世锁仔细瞅了瞅形势,发现敌人地堡都修在山梁上。

      李世锁当机立断:

      “一排,拿下11号阵地!二排向2号阵地冲击,夹击敌人!”

      话音未落,一串子弹打中了他。

      李世锁牺牲了。

      政治指导员林文贵当即指定第一排排长刘俊清代理连长指挥。

      几分钟后,刘俊清也倒在了血泊中。

      第二排排长孙占元前仆后继,又接着当上了这个拼命的官。

      孙占元曾经带领全排在这里坚守过半年之久,非常熟悉地形,他领着第二排
    的爆破组利用沟坎,绕到敌人侧后,很快就冲到了2号阵地山顶。

      2号阵地坑道口有3个洞口,两个向北一个向南,现在向北的两个洞口上方筑
    有成叁角配置的3个大地堡,每个地堡都有四五挺重机枪。因为怕坑道里的第八连
    冲出来支援,造成腹背受敌的局面,下边两个地堡的美国兵就拼命地封锁两个洞
    口,上边那个地堡也猛烈地扫射拦阻反击部队。那机枪火力象泼水一样的密不透
    风,子弹把山梁打得尘土飞扬。刚才上去的第五班副班长李忠先想上去爆破,一
    抬身就被打得满身都是血窟窿。

      里面还有几具喷火器,不断地往外喷火。

      孙占元仔细一观察,来了主意。

      敌人地堡的射击孔都是严格按教范规定向前开的。

      孙占元顺手从被炸毁的敌人地堡里拖出两挺重机枪,又叫战士易才学找来两
    箱子弹:

      “易才学,你看到没有,敌人的枪眼都是向北的。你带两个人从右边绕过它
    后边儿去把他掀了,我用机枪掩护你们!”

      易才学低头一看,排长满腿是血:

      “排长,你负伤了?”

      “别废话,快去!”

      孙占元一手把住一挺重机枪,哗哗地把子弹泼了出去。

      易才学一咬牙带着两个战士冲了出去,按照排长的点拨,借着照明弹熄灭的
    间隙,用爆破筒、手雷将3个地堡炸塌。

      正站起身来往前冲击。

      排长的机枪忽然却不响了。

      易才学回头一看。

      孙占元的机枪口已指向左后方──那里增援的敌人已经潮水般地涌来。

      易才学一着急,提着两颗手雷就拼命地跑去想支援排长。

      还没跑到,就看见一个黑影顺山坡朝敌人堆里滚去。

      火光一闪,然后传来一声闷雷似的炸响。

      易才学发了疯似地扑过去。

      ──孙占元躺在血泊中,一条断腿只剩下一点皮连着。

      周围横七竖八躺着9个美国兵,还有七八十个被他的机枪打死的美国兵。

      易才学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端着冲锋枪冲进敌群狂扫:

      “为──排──长──报──仇啊!”

      在坑道里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的第八连连长高永祥、第九连副连长苗怀志
    也一边喊着一边带着退守坑道的部队冲了出来:

      “为──孙──占──元──报──仇啊!”

      全都红了眼。

      一分钟后,597.9高地被夺回。

      孙占元被追授特等功,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
    国最高人民议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易才学一人用手雷炸毁敌人7挺重机枪和5挺轻机枪,连续扫除敌人3个集团火
    力点,为反击部队开辟了道路。随后又在次日的坚守战斗中,用缴获的机枪击退
    敌人多次冲击,一人就缴获机枪14挺,卡宾枪72支,喷火器两具,歼敌100余人。
    荣立特等功,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第八连第一排排长杨振江刚在阵地站住脚跟,就看见被赶下山的敌人又跟在
    几辆坦克后面又冲了回来。

      杨振江心说你他XX的还不消停了。

      “陈忠勇,把这个领头的乌龟壳给我敲了!”

      陈忠勇在一边早就按捺不住,排长话音未落,他已经窜出去了。

      不过陈忠勇对排长这个命令是有保留的,排长那个敲掉是要把它给毁喽,陈
    忠勇心中想的是怎么着逮个活的。所以他借着坡坎沟壕连滚带爬窜到坦克跟前,
    并没有着急把手中那颗反坦克手雷给扔出去,而是一步就攀上坦克,用手雷敲打
    着驾驶舱的顶盖让里面投降。

      里面的坦克手也发了毛,把炮塔转得象风车一样,还加大油门前突后倒,左
    摆右摇,想把陈忠勇给甩下来。

      陈忠勇早有准备,死死抓住座舱盖上的铁环不松手。

      转了几圈,反而把美国佬给转得晕头转向受不了了。

      驾驶舱打开了,一个美国兵举着双手钻了出来。

      陈忠勇逮住一个活的,却不知怎么把坦克给开回去。听人说这坦克里能座四
    五个人,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的,就让他们都去见上帝吧!

      在带着俘虏跳下坦克的瞬间,他把手雷塞进了坦克。

      激战3个小时后,第一叁五团打退了敌人的反扑。

      与此同时,537.7高地北山在经过一番激烈战斗后,也被第一叁五团第二连、
    第叁连夺回。

      第一天战斗,第四十五师折损了4个连的兵力。

      “联合国军”方面没有资料表明“联合国军”在第一天战斗中的具体伤亡数
    字,但在美国官修的《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和韩国官修的《韩国战争史》中
    可以查到:第二天投入597.9高地战斗的“联合国军”部队,已由美步兵第叁十一
    团部队换成了配属的美步兵第叁十二团的第一营、第二营;而进攻537.7高地北山
    的“联合国军”部队,也由韩军第叁十二团换成了配属的第十七团第二营、第叁
    营。

      也就是说,第一天战斗,“联合国军”有4个营失去战斗力。

      这个情况,让范佛里特们也结结实实地吃了一惊。

      用《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的话来说:

      “‘摊牌’行动一开始就挨了中国军队当头一棒!”

      22时10分,第四十五师将战况上报秦基伟:

      战斗第一天,第四十五师伤亡500余人,估计歼敌1 900余人。两个高地已于
    晚22时被第一叁叁团和第一叁五团部队夺回。

      秦基伟在长舒了一口气后也顿生担优,这范佛里特究竟意图何在,是佯动还
    是真干?是准备跟我们在这两个小山头打出个子丑寅卯来,还是虚晃一枪再到西
    方山那边下手?

      不管怎样,现在必须把敌人的气焰给打下去!

      而且要准备长打!

      政治委员谷景生参加志愿军回国代表团尚未归来,秦基伟与副军长周发田、
    参谋长张蕴钰、政治部主任车敏樵等简短商议后,迅速做出决定:

      一、 立即向兵团、志司报告,调整第四十五师部署,停止对注字洞南山的反
    击,原定反击注字洞南山的第一叁四团由主攻团变为预备队。为反击注字洞南山
    的弹药、给养、器材,全部转用于上甘岭方向。军组成炮兵指挥所,统一指挥快
    速机动到上甘岭方向的炮群,由第四十五师副师长唐万成和师炮兵副主任靳钟统
    一指挥,全力支援步兵战斗。

      二、 第四十四师由主攻师变为助攻师,牵制当面之敌。

      叁、 各级指挥所前移。第四十五师指挥所前移至德山岘,第一叁叁团指挥所
    前移至上所里北山。

      四、 调整战斗部署。由第一叁五团团长张信元负责指挥597.9高地战斗;由
    第一叁叁团团长孙加贵负责指挥537.7高地北山战斗;第一叁四团团长刘占华在师
    指挥所待命,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师炮兵群由第四十五师副师长唐万成及军炮兵
    室副主任靳钟统一指挥。

      五、 加强后勤保障。除原先定额储备的弹药以外,一线连队,每连配备手榴
    弹8 000枚,全军给养储备3个月,迅速向坑道补充食物和水。

      秦基伟也作好了长打的准备。

      他给向守志挂电话:

      “老向,只要你那个口子不出事,上甘岭这边仗就好打!”

      又给崔建功挂电话:

      “老崔啊,阵地丢了,回头不好见我啊!”

      在中国军队的将领中,秦基伟是极善于学习和提高的一位,在第十五军,专
    门编有一份《参考消息》,专门摘发敌军动态、国际新闻,指挥员们可以通过这
    份《参考消息》了解国际间政治气候,帮助分折战场形势。他们正是从这份《参
    考消息》上知道了美国正在进行总统大选,知道了上甘岭战斗发起之时正是第七
    届联合国大会开幕之日。由此而判断出敌人这次战斗的动机、本钱的大小、要达
    到的目的等等。

      秦基伟对大家说:

      “一人舍命,十人难当!咱们第十五军的人都要当硬骨头!”

    《上甘岭:辉煌与悲怆》(八):邓华杨得志往沙盘前……
           邓华、杨得志往沙盘前一站,上甘岭这仗,就注定要打成“战役


      虽说“摊牌”行动头一天碰了钉子,范佛里特还是不甘心。

      15日凌晨5时,“联合国军”又向上甘岭地区发起猛烈反扑。

      头晚刚恢复阵地的中国兵们还没来得及把工事修好,震天动地的轰隆声就从
    天边传来,转瞬间,30多架B-29轰炸机黑鸦鸦地一片就扑了上来。先是在高地上
    空兜圈子,然后排着队一架接一架俯冲下来,象倒垃圾一样的把成吨的炸弹扔了
    下来。无数颗炸弹落地爆炸冲起的烟柱遮天蔽日,排山倒海,气浪隔着几里路就
    能把人掀得一个跟头接一个跟头。两个高地全被炸成了一片虚土,弹片、飞石、
    破损的枪械、人体上残缺的肢体,在狭窄的空间飞散又落下。

      这就是所谓“地毯式”轰炸。

      接着,300门105毫米以上的火炮又翻来覆去地把两个高地深翻透犁了一个多
    小时。

      头号强国这仗打得确实阔气。

      在这炼狱之火的焚烧下,难道还会有什么活物?

      晨光之下,一片钢盔又亮晃晃地象蝗虫一般,兴冲冲地向五圣山下的那597.
    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漫去。几架提供近距空中支援的“油挑子”(F-51战斗机
    )也啸叫着向山头着倾泄弹药,

      新上阵的美步兵第叁十二团两个营和韩军第十七团两个营气势汹汹地扑了上
    来。

      眼瞅着就要漫过山顶了。

      突然,随着几声清脆的喇叭声响,不知是从地里钻出来的,还是从天上掉下
    来的,山头上出现了叁五成群的中国士兵,雨点般的爆破筒和手榴弹横七竖八地
    扔了下来,机关枪、冲锋枪等短促火器也撕心裂肺地响了起来。

      新兵怕炮,老兵怕机枪,老兵油子最怕这种盯着找人的机枪。

      而且这个时候,第十五军炮兵群已经调整到上甘岭方向,虽然不象“联合国
    军”炮火那么猛烈,那么阔气,但也是找准了地方下“弹”的。特别是象八二炮
    、六0炮这类步兵轻便火炮,更是象长了眼睛一样,专对着人多的地方下雨,铺
    天盖地也让“联合国军”官兵们死伤累累。

      蝗虫潮又退了下来。

      整个大半天,潮起潮落10多次集团冲击都是这样被打了回来。

      还一大堆伤亡。

      中午时分,桧仓里的志愿军司令部接到了第十五军的报告:

      在上甘岭地区,自14日凌晨3时起,敌继12日连续两天的航空兵、炮兵的火力
    突袭,又进行两个小时的猛烈炮火准备,凌晨5时,以美、伪军各一部共7个营的
    兵力,在10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300余门、坦克30余辆、飞机40余架的支援下,分
    6路向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两阵地发起猛烈进攻。与些同时,美、伪军和
    一部共4个营兵力,分别向我第四十四师、第二十九师正面之391高地、上佳山西
    北无名高地、芝村南山、419高地实施牵制性进攻。是日,敌人对我597.9高地和
    537.7高地北山,以一个排至一个营的兵力采取多路多波的方式进行连续不断的冲
    击。共发射炮弹30余万发,飞机投弹500余枚。我第一叁五团两个加强连在战斗开
    始时,仅有山、野、榴炮15门和八二迫击炮12门支援作战。战至13时左右,我野
    战工事几乎全部被毁,人员伤亡较大,表面阵地大部被敌占领。我防守部队转入
    坑道作战。19时,我乘敌立足未稳,组织反击,又恢复了阵地。

    第十五军 军 长 秦基伟
    政治委员 谷景生


      正在吃饭的志愿军代司令员邓华、分管作战的副司令员杨得志、代参谋长张
    文舟看了报告后,再也无心吃饭,匆匆赶往作战室。

      虽然情况严重,他们一路上还是说说笑笑,互相逗乐。

      打了一辈子仗,阵仗见得多了,还能光听拉拉蛄叫就不种地?

      杨得志对邓华说:“看看,你原谅克拉克,可人家不原谅你!”

      “行动这样快,目标这样集中,克拉克是蓄谋已久了!”

      张文舟插上一句。

      邓华把头一摆:

      “那还客什么气?送上门儿来的,咱就收礼吧!”

      一走到作战室的沙盘前,几个人严肃起来。

      “10月8日,板门店的美方代表刚单方面宣布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克拉克就
    在这边大打出手,显然是早有准备的一个整体行动。”邓华现在代理统帅,当然
    得先估量了一下政治大势。

      杨得志沉吟片刻,指点着沙盘上五圣山那一片山头说:

      “上甘岭前这两个阵地位置太重要了,就象两个拳头,楔入敌人阵地。是敌
    人的眼中钉啊。显然,范佛里特向我发起进攻的企图在于:首先占我597.9高地及
    537.7高地北山,再夺五圣山地区。以改变金化地区防御态势,破坏我进攻企图,
    察明我坑道情况,为尔后进攻平康、金城以北地区创造有利条件。”

      他是分管作战的副司令员,看问题当然要着眼于军事角度。

      “我建议全线战术反击不要在22日停止了,干脆延续到10月底,配合第十五
    军在五圣山地区的作战。第十五军第四十五师反击注字洞南山的计划也要立即改
    变,迅速到五圣山集结,集中力量打击敌人的进攻,确保我五圣山阵地。”

      那会儿的指挥机关没那么多繁文缛节,几个人叁言两语就把这事儿定了下来
    。半小时后,第十五军就收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回电:

      反击注字洞南山暂不进行为宜。

      稳健精细的杨得志还给第叁兵团挂了电话,接电话的是第叁兵团的参谋长王
    蕴瑞:

      “王司令呢?”

      “王司令和杜副政委正在作战室跟第四十五师聂济峰政委和第二十九师王新
    政委部置任务。”

      “你们那儿情况怎么样?”

      “王司令已经命令兵团、军、师、团四级指挥机构前移,秦基伟他们也开展
    了‘一人舍命,十人难当’的硬骨头活动。一线同志们都提出:过去讲誓与阵地
    共存亡,现在讲绝不让阵地丢半分。阵地要存,人也要存。”

      “好,这个口号提得好,这是革命英雄主义的新发展!不过大家一定要认识
    到这是一场恶仗,要准备付出巨大代价,五圣山是我们的屏障,一定要稳稳地守
    住,志司将全力支援你们!”

      “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守住阵地!”

      这边西霞洞的王近山也在给聂济峰和王新上发条:

      “范佛里特这老小子拿你们第四十五师的上甘岭阵地开刀了,胃口很大哩!
    据情报,美步兵第四十师也已进至芝浦里地区,随时准备增援美七师和伪二师,
    看样子是想把‘铁叁角’一口给吞下去,你们的任务是坚守阵地,给他一个硬钉
    子碰碰,争取在第一线把美七师和伪二师打挎,就是美四十师上来,你们也要把
    它给打下去。”

      “第二十九师也要准备上!你们是志愿军的代表队,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小说而已,可悲啊
      • Please look this
        • 赫赫,原来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吹牛大王双石啊,难怪漏洞百出啊,随便说说吧: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告诉你另一个上甘岭

          1.白马山,上甘岭战役前有一场交战是韩国军队对中国万岁军38军的战斗.争夺白马山.中国38军惨败,伤亡10000,而韩国军队伤亡3500.韩国人用了一种波浪进攻法,一个团进攻,然后马上又换一个团上.这种战斗模式后来被美国军队一个将军赞赏为对付中国军队的最有效方式.可以相对小的代价换的较大的胜利. 后来仔细看看美国的战报和中国战报比较后发现,中国军队一向把预备队也放在前线,一对打完马上来一对,而联合国军多是预备队在第二防线上,这也就是为什么共产党军队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大批数量的军队进行战斗,当然这和中国军队自身缺陷有关,由于缺乏火力支持和有效的运输手段,这是中国军队所能寻觅的最好的作战模式,也就是人海战术.

          2.上甘岭,operation showdown.中国方面喜欢把这作为联合国军的进攻或者说是反攻计划.实际上,这次行动的最初目的只是为了是联合国军在和谈的时候有更好的防御地理优势,绝对不是什么联合国军全面反攻的计划,事实上从52年开始几乎所有的战役都是围绕着在谈判桌上的军事分界线而打的,双方都没有意图想要把对方赶出朝鲜的领土.(至少理智上没有这种想法,虽然都希望这样,但是实力和现实都告诉大家,没可能,除非用核弹.)

          3.有多少人看过上甘岭的军事地图?上甘岭战役实际上是operation showdown的最后一部分.五圣山是一个V字形,指向南部的山岭,上甘岭(pike's peak)是这座山岭的最后一个主峰,在V字左腿的北部的末端.占领了这座五圣山(triangle hills complex),将是1250码的宽阔平原地带,这对于任何想要发动进攻的一方都是艰难的1250码,所以这座山有很好的防御优势。

          4.operation showdown开始进行的很顺利,在Oct.14日当天,联合国军已经占领所有的除了上甘岭以外的主要高地,V字右腿和V字左腿的大部.然后就是争夺上甘岭了.其中,第一天美军的俘虏的口供证明,中国军队的战士接到的上级命令是"战死".(中方的说法是死守阵地).另外,美国军队发现,反攻的中国军队在冲锋时候根本意识不到自己部队的支援火力和美军的防守火力,他们是麻木的义无反顾的冲锋,所以美军的战报上说,他们怀疑中国军队用药物麻醉战士的意志.(只是怀疑,无法证实,因为人都死光了)

          5.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你们吧,南朝鲜军队在这次上甘岭战斗中开始只有30%的份,但是到operation showdown的后期,60%的防御任务是由南朝鲜人完成的.traingle hills东部的sniper ridge争夺战中,南朝鲜军队成功的诱敌深入,他们先抢占sniper ridge,然后顶住了中国军队几次反攻,但是由突然撤出阵地.当中国军队蜂拥而入冲如sniper ridge之后,南朝鲜军队成功的伏击了中国军队,中国军队在这里留下了1200具尸体,据说没有战俘. 此后在其他许多阵地中,南朝鲜人都成功的抵御住了中国军队的反攻,最牛逼的就是南朝鲜人的抵抗很多都是在肉搏战中完成的,这对于以勇猛和不怕死而出名的中国军队而言是不小的耻辱啊,同时也说明,经过训练的南朝鲜军队的作战素质和中国军队相比并不差太多,也不是什么软柿子随便捏捏的. 最让人跌眼镜的就是,连泰国军队都能在肉搏战中消灭中国军队.(我当时看了不知道说什么好)

          6.在整个operation showdown过程中,和谈也断断续续的进行着,期间美国还有什么总统大选和联合国N个国家出来调停,不停的出和谈计划.

          说这些只是告诉你,上甘岭,不过是一场打得比较辛苦,在抗美后期为数不多的中国可以拿出来亮的战绩中的一个而已.置于实质意义,远远低于最初进入朝鲜时候中国军队的反攻作战。那才是改变战局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ZT: 非小说,真实的上甘岭!,让我一边流泪一边看!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ZT: 非小说,真实的上甘岭!,让我一边流泪一边看!



            上甘岭为什么会打不下来?
            美国人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岭为什么会打不下来


            美国人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岭为什么会打不下来。美国的军事研究者们用电脑模拟得出结论,范弗里特如 果不攻五圣山,改为攻打西方山谷地,凭借美军强大的机械化装备,共军两个主 力师(十五军四十六师和三十八军的一一二师)是抵挡不住的。他们不准备认为上甘岭的失败是输给了中国军人,因为这似乎不是人力能够做得到的,可是二流 部队的四十五师可以做得到的,为什么德川、三所里、松骨峰的英雄“万岁军”就做不到?电脑只能模拟常识性的东西,它永远也模拟不出一个民族重新觉醒时所能迸发出的力量。

            一、50年前的战火

            对一个国家、民族落后的痛苦体味最深的,莫过于它的军队。

            1952年下半年,朝鲜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对于中朝一方来说,相对于1950年底鸭绿江边的岁月,己方已经小占便宜。在严酷的事实下,连首先挑 起战争的金日成同志也已经放弃了要“统一朝鲜,解放南方”的一厢情愿的梦想,此时社会主义阵营所要面对的是:我们能不能在美帝国主义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固守住这个共CHAN主义在东亚的桥头堡?

            尽管我们的宣传是乐观的,以至于让我们在几十年后也认为我们当时只要愿 意,就可以替朝鲜人民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可是历史是会告诉人们真相的:当时的情况曾是如此的严峻。

            彭德怀指着朝鲜地图对十五军军长秦基伟说:“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 失掉五圣山,我们将后退200公里无险可守。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似乎只是恐吓,可是当时的事实是 在九月和十月里,联合国军连续攻下了北朝鲜人重兵把守的“喋血山岭(Bloody Ridge)”和“伤心岭(Heartbreak Ridge)”──由于朝方的扬胜讳败,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中朝一方对这两战的叫法, 只好以美方的称谓来叙述了。尽管联合国军损失了几千人,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达到了战略目的。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五圣山──美方将其叫做“三角形山”,范弗里特预计以两百人为代价,在五天内实现目标。为此他动用了美第七师、美第187空降团、南朝鲜第二师、九师、加拿大步兵旅、菲律宾营、哥伦比亚营、阿比西尼亚营等部队共七万余人的庞大兵力。

            志愿军方面在敌情判断上出现了巨大的失误。我方把几乎所有的火炮和十五军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到了西方山谷地,而五圣山方向只留下了一个连秦基伟自己也承认算不上主力的四十五师,区区一万来人。

            《毛选》里说到,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比较有把握的比例是三到四比一。五圣山下敌方集中了六到七倍的优势兵力,至于火炮、飞机、补给等优势就 更不必说了,这场战役似乎已经没有再谈下去的必要了。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点半,战斗打响。

            范弗里特计划用一天时间夺下五圣山前的两个小山包──597·9和537·7北山高地。这两个高地背后的□地里有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叫做上甘岭,这场战役我方叫做“上甘岭战役”,美方称之为“三角形山战役”。

            美军320多门重炮,27辆坦克以每秒钟六发的火力密度将钢铁倾泻到这 两个小山包上。由于我方对敌主攻方向判断失误,在长达八个小时的时间里,前 沿部队未能得到有力的炮火支援,一天伤亡五百五十余人。

            通往一线阵地的电话线全部中断,四十五师师长崔建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敌人爬上前沿阵地,任由战士们各自为战。

            这一天里,敌向上甘岭发射30余万发炮弹,500余枚航弹,上甘岭主峰 标高被削低整整两米,寸草不剩。

            即便是这样,直到四天以后──10月18日,四十五师前沿部队才因伤亡 太大,退入坑道,表面阵地第一次全部失守。该师逐次投入的十五个步兵连全部打残,最多的还有三十来人,少的编不成一个班。

            19日晚,四十五师倾力发动了一次反击。

            597·9高地9号阵地上,美军在阵地顶部的巨石下掏空成了一个地堡, 我军攻击受阻。这个地堡后来再现在电影《上甘岭》里。

            十九岁的贵州苗族战士龙世昌,闷声不响地拎了根爆破筒冲了上去,敌人炮兵实施拦阻射击,一发炮弹将他左腿齐膝炸断。目击者几十年后回忆道:“那个地堡就在我们主坑道口上面,隔出四五十公尺吧。高地上火光熊熊,从下往上看,透空,很清楚。看着龙世昌是拖条腿拼命往上爬,把爆破筒从枪眼里杵进 去。他刚要离开,爆破筒就给里面的人推出来,哧哧地冒烟。他捡起来又往里捅,捅进半截就捅不动了。龙世昌就用胸脯抵住往里压,压进去就炸了。他整个人被炸成碎片乱飞,我们什么也没找到。”

            0号阵地上,135团六连仅存16个人,在对四个子母堡的爆破中,三个爆破组都没能接近地堡,在途中伤亡殆尽了。还剩下营参谋长张广生、六连长万 福来、六连指导员冯玉庆、营讯员黄继光、连通讯员吴三羊和肖登良。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不过黄继光没喊后来那句让四亿五千万人热血沸腾的口号:让祖国人民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他们炸掉了三个地堡,付出的代价是吴三羊牺牲, 肖登良重伤,黄继光爬到最后一个地堡前的时候全身也已经七处负伤。他爬起 来,用力支起上身,向战友们说了句什么,只有指导员冯玉庆省悟了:“快,黄继光要堵枪眼。”牺牲后的黄继光全身伤口都没有流血,地堡前也没有血迹── 血都在路途上流尽了。

            当时的目击者大都在后来的反击中牺牲,只有万福来重伤活了下来,在医院听到报上说黄继光仅仅追授“二级英雄”,大为不满,上书陈情。志愿军总部遂撤销黄继光“二级英雄”,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我军至今仅有杨根思和黄继光获得过这种级别的荣誉。

            十五军战后编撰的《抗美援朝战争战史》中说道:“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也只有这样一个民族的优秀儿女,才能这样的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20日晨,敌人再度反扑,上甘岭表面阵地再度失守。四十五师再无一个完整的建制连队,21个步兵连伤亡均逾半数以上。联合国军投入了十七个营,伤亡七千之众,惨到每个连不足四十个人。美国随军记者威尔逊报导:一个连长点 名,下面答到的只有一名上士和一名列兵。

            战斗进入了坑道战。电影《上甘岭》里主要反映的就是这一段的故事。10月24日晚上,秦基伟将军部警卫连补充到一号坑道,120多号人,穿过两道固定炮火封锁线,连排干部只剩一个副排长,还有二十五个兵。

            坑道里的志愿军战士为后方赢得了时间。10月30日,我方再度反攻。
            我方动用了133门重炮。美七师上尉尼基惊恐地告诉随军记者:“中国军队的炮火像下雨一样,每秒钟一发,可怕极了。我们根本没有藏身之地。”每秒钟一发美军就受不了了,殊不知我们的战士在10月14日面对的是每秒钟六发的狂轰。

            5小时后,志愿军收复主峰。次日凌晨,南朝鲜二师三十一团和阿比西尼亚营反攻,发动了四十余次攻击。一天下来,全员上阵的三十一团便完全丧失战斗力,直到朝鲜战争结束也没能恢复战斗力。11月1日,美七师,南朝鲜九师再度反扑,打DAO2日拂晓反被我坚守部队打了个反击,收复597·9全部表面阵地。四十五师补充后用于反击的10个连也全部打光。11月15日南朝鲜九师 和美187空降团分五路进攻,四十五师最后一个连队增援到位,打到下午三点,连长赵黑林趴在敌人尸体上写了个条子派人后送:我巩固住了主峰,敌人上不来了。

            当天美国人坦率地向新闻界承认:“到此为止,联军在三角形山是打败了。”
            先后屯过三四百人的一号坑道,只走出了八个人,下阵地的时候,又在炮火下牺牲了2个,到军部,又被饼乾和牛肉罐头撑死一个。

            随手抓把土,数出三十二粒弹片,一面红旗上有三百八十一个弹孔,一截一 米不到的树干上,嵌进了一百多个弹头和弹片。

            上甘岭战役,双方伤亡人数有多种说法,但是毫无例外的都有夸大对方损 失,少报己方损失的毛病。

            我方战报:歼敌两万五千余人,十五军伤亡一万一千五百二十九人,其中阵亡五千二百一十三人。 美方战报:损失九千余人,共CHAN党死伤一万九千余人。 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片3·8平方公里的山头,已经被鲜血浸透了。

            二、谁的胜利?

            彭德怀指着朝鲜地图对十五军军长秦基伟说:“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 失掉五圣山,我们将后退200公里无险可守。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

            1952年9、10月间,北朝鲜部队相继丢失两个重兵把守的要隘──9月5日,联合国军攻占北朝鲜部队据守的“喋血山岭”;10月13日,联合国军攻占“伤心岭”。10月14日,联合国军挟连胜之威,进攻上甘岭,打DAO 11月中旬,苦战之后,美国人承认失败。

            我们对朝鲜的历史,负得起责。北朝鲜人对自己的历史,却未必负得起责。

            板门店的谈判桌上只有北朝鲜和联合国的旗帜,北朝鲜人认为南韩人不配作为谈判对手,至于中国人,如果过分突出他们的功绩,那么“主体思想”的伟大 之处如何体现?他们认为这是金日成思想,即“主体思想”的伟大胜利,所以撤 去了中国国旗。上甘岭注定要和“伤心岭”、“喋血山岭”一块被北朝鲜的历史书所遗忘。但是历史终将恢复其本来面目,我只能希望我们自己永远都不要遗忘先人们在另一片国土上为国家争来的荣誉。

            什么叫做英雄?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可以叫做英雄。

            整个上甘岭战役中,天上没有出现过一架我们的飞机;是役我们的坦克也没有参战的纪录;我们的火炮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是敌方的四分之一,美军总共发 射了190多万发炮弹,五千多枚航弹,我们只有40多万发炮弹,而且几乎 全是后期才用上的。

            数百万发炮弹蹂躏着这两个区区3·8平方公里的小山头,这两个在范弗里特的作战计划里第一天就该拿下来的小山头,用自己的粉身碎骨验证了人类的勇敢精神。

            此役之后,美军再没有向我发动过营以上规模的的进攻,朝鲜战局从此稳定在了38度线上。这一战奠定了朝鲜的南疆北界。

            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1986年出版的五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找不到海拔1061·7米的五圣山,却标出了上甘岭。

            这就是历史的崇山峻岭,让人们一眼就看见了她:“呵,这就是上甘岭!”

            原本是二等部队的十五军四十五师,这一战基本上打光,但是她从此昂首跨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等主力的行列,因为她的战绩是──上甘岭。

            1961年3月,中央军委从全军中抽出三支主力第一军、第十五军、第三十八军,交由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挑选一支,改建为中国第一支空降兵军。

            这位上将选择了十五军,理由是:“十五军是个能打仗的部队,他们在上甘岭打出了国威,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知道有个十五军。”

            国家赢得了地位,从此美国人将中国视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西方人的标准是:要想成为强国,你必须击败过另一个强国的军队。将军们赢得了荣 誉,几十年后秦基伟将军踌躇满志地登上国防部长的位置,不能说和上甘岭没有一点关系。

            历史已经记不完那一万多在战火中浴血的战士的姓名了,他们的身躯已经和 朝鲜半岛的五圣山揉和在了一起。

            我们没有足够的大炮,甚至于没有足够的反坦克手雷,当时前沿阵地上的战士们唯一希望的是多给配点手雷,因为这个东西“一炸一片”,炸碉堡也比手榴弹威力大多了。可是,黄继光手里仍然只有一颗手雷,因为这个东西我们造不出 来,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去进口。美国人可以动用B-29去轰炸一辆自行车,而我们手里的反坦克手雷只能留给敌人的坦克,用来炸碉堡就算是很奢侈了。当年 的美国随军记者贝文。亚历山大写道:“(中国)部队进攻时,通常主要依靠轻兵器、机枪和手榴弹。只有对付最有利的目标时,才肯动用迫击炮。”

            对一个国家、民族落后的痛苦体味最深的,莫过于它的军队。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战士──他们从不和自己的中国讲条件,没有任何奢求, 决不会因为没有空中支援放弃进攻,决不会埋怨炮兵火力不够,决不会怪罪没有足够的给养,只要一息尚存,他们就绝不放弃自己的阵地……他们甚至可以在长津湖华氏零下20度的气温里整夜潜伏,身上仅仅只有单衣;他们可以在烈火中一动不动;他们中的每个人都随时准备着拎起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

            舞台艺术往往在现实的基础上有所夸张,比如说美国大片《珍珠港》吧,历史事实是日军损失飞机九架,飞行员二十一人,其中没有一架战斗机,但大家不妨借一部来仔细数数看看雷夫他们搞掉了多少架“零”式战斗机!可是看看我们的《上甘岭》、《英雄儿女》,可以说没有一部中的英雄事迹是编导们胡编乱造 的,如果要说不足,那只能是他们表现的还不够,不能在屏幕上完整的再现每秒钟六发重炮炮弹爆炸的震撼。

            3·8平方公里的狭小面积,一日之内落弹30余万发;一万余人,要对抗七万多敌人;前沿阵地上,经常是一两个残破的连对抗一两个齐装满员的团,而且几乎没有炮火支援,弹药也常常补充不上,一桶水、一箱弹药、一个苹果常常 是牺牲好几条人命都不一定送得上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取得的胜利,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美国人不是输给了地利。他们忘记了拿破仑一百余年前讲过的话:“中国是 一头睡着了的狮子,我希望她永远都不要醒来。”

            上甘岭,不仅是一两个伟人的胜利,也不仅是几十个将军的胜利。当一个辉煌了两千年的民族破落后重新找回自信的时候,这种力量是可怕的。伟人与将军们所做的,只不过是合理的利用了这股力量。

            上甘岭的鲜血会不会被遗忘?五十年了,灵与肉都化为了清风明月,值此五十年祭,谨以此文悼念先烈于地下,希望大家能和我一道,摒除一会儿生命中的物欲,回忆一下那个不可思议的年代。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阿童木啊,历史不是靠煽情的文字来写的!再纠正一下作者的谬误吧: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11月15日南朝鲜九师 和美187空降团分五路进攻,四十五师最后一个连队增援到位,打到下午三点,连长赵黑林趴在敌人尸体上写了个条子派人后送:我巩固住了主峰,敌人上不来了。”

              实际是11月11日,12军31师92团进攻537.7高地,到14日三天伤亡1400人,不得不由93团替换。打的极其残酷,以至三营焦营长自伤脱离战场,后被查出,自杀。 补上去的93团也有个连长自伤,后处决。93团两个营坚持了两天也顶不住了,11月17日由34师的106团替换 。106团才是最后坚持下来的部队。



              把上甘岭说成45师打的更是牛皮
              10月19日反攻阵地后(黄继光死亡的那次) ,10月20日阵地又全部丢失,这时三兵团就做出决定12军接替15军 。

              12军进入阵地前,15军不仅以29师参战,而且给45师补充1200 名新兵,打了两天, 伤亡大半。 12军上了阵地,发觉阵地上的15军人员多是勤杂人员 。


              根据现在公开的美方档案,整个摊牌行动,美军伤亡1100余人!

              你自己算算吧



              再写一点:


              看了这篇文章,我这里有点疑问:

              1 只有数十小时飞行经验的志愿军空军,上天就能击落美国王牌飞行员,可为什么美国飞机仍然对志愿军造成如此大的威胁?

              2 一个志愿军战斗英雄就可以俘虏数百名美军,可为什么停战后交换战俘时美军一共就那么点俘虏呢?

              3 松骨峰一战成名的38军像钉子一样牢牢钉死美军的逃跑路线,可为什么没有听说全歼美军的捷报?

              ... ...
              4 抗日时期不论国军还是共军为什么没有这种战斗力和鬼子玩命?


              5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买力气为别的国家打仗?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老搬对中外军事史的了解, 在ROLIA 首屈一指。 看过萨苏的新作吗?
                • 你是说《嫁到和歌山的中国女郎》吗?
                  • 不是。 <<中国出兵西伯利亚纪实>>
                    • 是这篇啊:( 这里你去过吗?->
                      • 没去过。 还真有不少东西, 就是版面乱了点。 萨苏好象在日本。看样子在日中国人中有不少精通历史的高手, 如林思云,萨苏等。
              • 后面5个问题提的非常深刻。从小到大一直受党教育,楞没想到这些。
                • :-)
                • 上甘领的具体细节不是很熟悉不好说.但是后面5个问题还是很好回答的.
                  1 只有数十小时飞行经验的志愿军空军,上天就能击落美国王牌飞行员,可为什么美国飞机仍然对志愿军造成如此大的威胁?

                  >>中国空军的数量和质量上和美军差距还是巨大的.只能在中朝边界上发挥作用,能击落飞机靠的是勇气和运气.

                  2 一个志愿军战斗英雄就可以俘虏数百名美军,可为什么停战后交换战俘时美军一共就那么点俘虏呢?

                  >>共产党宣传啦,当然要鼓舞士气.
                  3 松骨峰一战成名的38军像钉子一样牢牢钉死美军的逃跑路线,可为什么没有听说全歼美军的捷报?

                  >>美军机动性能很强最后绕开了38军的防线突围.在整个战争中自愿军只有在第一次战役中靠出奇不意才有全歼美国加强团的记录.主要也是因为美军火力和机动性能的优势太明显.
                  ... ...
                  4 抗日时期不论国军还是共军为什么没有这种战斗力和鬼子玩命?
                  < 相约加拿大 ROLIA.NET >

                  >>毛泽东共产党确实激发了很强民族凝聚力,同时有苏联的武器援助.

                  5 中国人为什么这么买力气为别的国家打仗?
                  >>也不只是为别人打仗,朝鲜战争对中国利大还是弊大到现在也没有结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少现在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还给中国一点面子不能不说和那场战争没有关系.
                  • 你好像还是没回答第4个问题。
                    4 抗日时期不论国军还是共军为什么没有这种战斗力和鬼子玩命?

                    >>毛泽东共产党确实激发了很强民族凝聚力,同时有苏联的武器援助.

                    -- 好像有点没切中题目。
                    • 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要补充的就是当时共军不是正规军.国军和日军有很多拼命的大战斗.中国的国土也比朝鲜大,中国军队的武器确实差如果按朝鲜战争的打法不要多旧国军就会全军覆没,蒋的策略是空间换时间等待国际的支持.战争结果应该比过程重要吧?
                  • 关于志愿军空军,这里有篇文章可以看看
                • ZT 云山:中美士兵的首次肉搏 节选自王树增的《远东朝鲜战争》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1950年11月1日,云山城的早晨笼罩在浓重的雾气之中。中国第三十九军―一六师师长汪洋在前哨观察所里焦灼万分,因为在校对好了攻击前进的地形和炮兵支援步兵的方案之后,浓重的晨雾令他观察不到云山城的情况。中国军队没有侦察飞机,前沿的肉眼观察对指挥员来讲至关重要。晨雾一直到将近10时的时候才淡了下去,眼前敌人的一切开始逐渐清晰。
                    下午时分,汪洋骤然紧张起来,通过观察发现,云山东北方向的敌坦克、汽车和步兵开始向后移动,云山城附近的敌人也开始往来频繁。同时,右翼前沿的观察所也报告,他们发现他们正面的敌人背起了背包,乘坐汽车开始向后开动。
                    汪洋第一个反应就是:云山的敌人已经察觉三面被围,要逃跑。
                    汪洋看看手表,16时整,距离原定的进攻时间还有三个多小时,如果不立即进攻,战机就要失去了,这位中国师长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
                    这是朝鲜战争战局将要发生重要转折的一天。
                    联合国军的右翼在没能最后判断出与他们交战的军队来自何方的情况下已被击溃,沃克虽然调整了部署,渡过清川江的兵力有所增加,但各部队仍然处于分散状态。在一种莫名其妙的侥幸心理的驱使下,麦克阿瑟计划在感恩节之前结束战争。
                    彭德怀敏锐地感觉到,志愿军刚入朝时的那种部队调动有些混乱的局面已经结束,各军目前已经到达指定位置,志愿军可以集中10-12个师共15万兵力作战,兵力的优势迎来了制胜的战机。彭德怀要给联合国军以一次巨大打击的战役计划是:在敌人已经破碎的右翼突破而进,正面进攻配合纵深迂回,割断联合国军的南北联系,将敌人歼灭于清川江以北地区。
                    30夜,毛泽东为此发来电报:彭邓并告高:(一)庆祝你们歼灭伪八师四个营的胜利。
                    (二)你们三十日九时的部署是很好的。我方对敌人的数量、位置、战斗力和士气等项均已明了,我军已全部到齐展开,士气高涨;而敌人对我方情况至今不明了(只模糊地知道我军有四万至六万人)。因此,你们以全部歼灭当面敌人伪一师、伪七师、英二十七旅、美二十四师及美骑一师一部及伪六师、伪八师残部为目标是完全正确的。只要我三十八军及四十二军一个师能确实切断敌人清川江后路,其他各军能勇敢穿插至各部分散人的侧后实行分割敌人而各个歼灭之,则胜利必能取得。
                    (三)在大作战时请注意使用六十六军,以厚兵力。
                    毛泽东十月三十日二十时31日上午9时,志愿军总部下达作战命令:第三十八军迅速歼灭球场之敌,而后沿清川江左岸向院里、军隅里、新安州方向突击,切断敌人退路;第一二五师即向德川突击,并占领该地阻敌增援;第四十军迅速突破当面之敌,于1日晚包围宁边他第一师并相机歼灭之,得手后向灯山洞突击,切断敌人退路,另留一部于上九里地区防云山之敌逃窜;第三十九军于1日晚攻开云山之敌,得手后向龙山里地区突击,协同第四十军围歼美骑兵第一师;第六十六军以一部于龟城以西钳制美第二十四师,军主力视情况从敌侧后突击,歼灭该敌。
                    从毛泽东的电报和志愿军总部的命令上看,此战役决定性的要点是:第三十八军必须穿插到位。彭德怀和毛泽东对第三十八军寄予了厚望。现在,第三十八军已经开始进攻了,并打下了苏民里,正向球场方向前进。彭德怀特别嘱咐云山正面的第三十九军,要等第三十八军接近指定位置之后再开始对云山的攻击,而不能在敌人的后路没有被切断前就让机械化很强的敌人跑掉。
                    可是,在没有遭到攻击的时候,云山之敌就有了逃跑的迹象。第三十九军军长吴信泉不得不决定把攻击的时间提前至17时。
                    彭德怀同意了。
                    云山正面已经蓄势已久的中国大部队就要席卷小小的云山城了,而彭德怀全部歼灭敌人的企图,就取决于右翼横向向西穿插的第三十八军前进的速度和质量了。
                    事后才知道,―一六师师长汪洋所发现的云山正面的联合国军不是在撤退,而是南朝鲜第一师的部队正在与美军骑兵第一师八团进行换防。
                    换防之后,在中国军队发起攻击的瞬间,美骑兵第一师八团就位于最前沿了,这一点中国第三十九军的官兵并不知道,攻击开始以后,他们依然认为对方是南朝鲜第一师的部队。
                    心急如火的中国第三十九军的炮火准备,于11月1日下午16时40分开始了。
                    五颜六色的信号弹在黄昏的天色中腾空而起,各种火器发出的声音震荡着云山山谷。紧跟在炮火之后,志愿军步兵开始向云山发起了冲击。
                    在肃清云山外围的各小高地的战斗中,南朝鲜军队的防线很快就被突破。美第八骑兵团团长约翰逊上校看见退下来的南朝鲜士兵,后来这样描述:“他们是泥塑的部队,完全是一种精神恍馆的状态,对于我的吉普车、对于附近时而发生的枪声全不在意,全无表情,同我在巴丹见到的投降之前的美国兵一个样。”
                    中国军队的进攻很快逼近到美军的面前。根据美军的战史记载,中国的炮火十分猛烈,一检查弹道,发现是二战中曾在斯大林格勒出现的、让德军胆战心惊的82毫米的苏制“喀秋莎”火炮。这种武器的出现,意味着进攻的军队不是一般的军队,美第八骑兵团这时开始认识现实了。中国军队几乎看不出队形的攻击人流在各个方向上时隐时现,瞬间便冲到美军眼前了。三四七团的一个叫张生的中国士兵在部队受到机枪射手的阻击停止前进时,绕到这个机枪阵地的后面,他没有用枪,而是抱住美军的机枪手一起滚下了山崖――类似的情景在云山四周山岗上如墨的黑暗中到处发生,云山外围的一个个高地随之被突破,美军士兵们在他们听不明白的呐喊声中不断地死伤或争相逃命,美军的防御阵地被迅速压缩。
                    在肃清云山外围的战斗中,第三十九军三四八团二营的官兵创造了一项朝鲜战争中的纪录。他们沿着三滩川东岸向云山方向攻击,在一座公路桥上与美军士兵进行了白刃战之后,一班副班长李连华在炮弹爆炸的火光中发现前面不远处有四个房屋大小的物体。李连华在战前曾到这里侦察过,这里原是一片开阔地。他谨慎地向前摸过去才看清楚,这里居然有四架飞机!
                    原来这个开阔地成了美军的临时机场!守卫机场的美国士兵立即与中国士兵短兵相接了,在战斗中一班伤亡严重,仅仅剩下李连华和另外一名战士。这两名中国志愿军士兵固执地向飞机接近,在接近的过程中两个人虽都已负伤但始终没有倒下,直到把最后一个抵抗的美国人从一架飞机的座舱里拖出来。中国士兵们占领这个临时机场后,立即用人力企图把沉重的飞机推到隐蔽的地方藏起来,但是推不动,于是就用大量的玉米秸把四架飞机掩盖了起来。
                    后来得知,这是一架炮兵校射机和三架轻型飞机,是在日本的美军远东总部派来的,它们于这天下午从日本东京机场起飞,飞机上乘坐的是前来采访美军骑兵第一师的记者。记者们没有来得及采访什么就遇到了战斗,紧急起飞没有成功,原因是飞机被中国士兵包围了。中国志愿军士兵依靠他们手里的步枪和刺刀缴获了四架美军飞机。这是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惟一的一次缴获了美军的飞机。
                    天亮以后,被中国士兵藏在玉米秸下的四架飞机,被八架美军野马式战斗机发射的火箭击中烧毁。
                    半夜时分,中国志愿军的一支分队到达云山以南15公里的公路口,截住了一队从云山逃出的美军坦克车队。在惨烈的混战中,中国士兵赵顺山、于世雄和田有福各自和美军士兵扭打在一起。“那个美国兵很高,很胖,搞不清他是司机、军官还是机枪兵”,赵顺山回忆道。无法知道第一次和一个外国人进行肉搏的赵顺山在殊死的肉搏战中是什么感觉,就在脸对脸的瞬间,在火光激烈的抖动中,赵顺山看见“他的眼珠是黄绿色的”。扭打中,美国兵掏出了手枪,可赵顺山腾不出手来制止,于是他就喊:“于世雄!快帮我把这家伙的手枪抢过来!”于世雄听见了,腾出一只手打掉了那个美国兵的手枪。就在这时,与于世雄抱在一起的那个美国兵掏手枪趁机向于世雄的腹部开了枪。愤怒之极的赵顺山发现了美国人身上插着的洋镐,于是他拔出来,向被自己压在身下的美国兵的头上砸下去。在美国兵惨厉的叫声中,于胜雄身上的那个美国人崩溃了,他愣愣地站起来,双手抱头就跑,但是他被受了伤的于世雄紧紧地抱住了腿。赵顺山说:“我的动作更快,八寸长的洋镐已经举起来,敌人用两手抱住脑袋也救不了他。我的洋镐穿过他的手背,整个刨进他的脑袋里。”
                    “恶战结束了,”赵顺山回忆道,“于世雄和田有福都躺在工事旁边,他们已经昏迷了。我跪在于世雄身边,他的左手还紧紧地握着敌人的手枪,牙齿咬得紧紧的,我擦着他身上的血迹,在他的肚子上找到手枪弹的伤口。我心里非常难过,他是为了我而受伤的。田有福躺在于世雄旁边,他的右腿已经断了,整个裤腿被鲜血染红,他是在肉搏之前就负伤的,可是当敌人扑上来时,他仍然用仅有的一条腿跳起来抱住敌人,一直拖到我刨死敌人为止。”“这就是我的出国第一仗。这一仗我真正试了试美国人的斤两,所谓的‘王牌’不过如此,胜利永远是我们的。”
                    这时云山城内已经陷入混乱之中。冲入城内的第三十九军一一六师三四六团的先头部队四连到达了公路大桥,守桥的是美骑兵第一师八团三营M连。“一个连的士兵纵队沿着通往龙山洞的干道严肃而整齐地接近南桥面。警戒该桥的美军士兵可能认为他们是南朝鲜军队,没有查问就让其通过了,因为他们是
                    堂堂正正、十分肃静地走过来的。“美军战史记述道,”纵队通过桥以后一直在干道上北进,不久接近了营部。突然间吹起了军号,开始一齐向营部袭击。“四连的军事行动如同是在舞台上演出,除了胆大包天之外,中国士兵的机智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据中国第三十九军史料记载,中国士兵通过桥梁的时候甚至“还和美军握了一下手”。美军八团三营营部立即混乱起来,中国士兵成扇面队形展开,营部周围一片白刃战的格斗声。
                    对此一战,美军战史详细描绘道:中国人胡乱开火,不断向车里扔手榴弹、炸药包,车被打着了。可指挥所周围的有些分队还在狐洞或隐蔽工事中呼呼大睡,显然他们在等待撤退的命令。其中一个士兵以后回忆说,醒来时仗早已打响了……有人叫醒我后问我听没听见一群马在奔腾嘶鸣……片刻间我们的驻地被打得千疮百孔……当我听到远方的军号声和马蹄声,我以为我还在梦乡,敌人仿佛腾云驾雾般从天而降,人影模糊不清,他们见人就开枪,甚至用刺刀捅。
                    志愿军的手榴弹把美军营长罗伯特。奥蒙德少校炸成重伤,他和一个叫做麦卡比的上尉逃出营部,麦卡比的钢盔立即被打飞,肩肿骨钻进了一颗子弹。由于失血过多,他躺在路边不能动了。这个时候,令这个美军上尉奇怪和幸运的事情发生了:几个中国士兵用刺刀指着他,但却没有刺他,甚至没有激他的枪,只是互相说着什么。麦卡比用手指了指南边,中国士兵掉头就走了。麦卡比活了下来。他至今仍惊奇自己到底是怎样活下来的,他认为那几个围着他的中国士兵互相说的话是在商量什么,而商量的结果是他不怎么像敌人。天亮以后来的“蚊式”飞机和轰炸机,在云山公路大桥这个被中国军队占领的交通要道上进行了轰炸,美骑兵第一师八团三营这才有机会清点人数,但死亡的人数已经无法点清,光是在由三辆坦克构成的小小环形阵地里就躺着170名伤员。
                    志愿军冲入云山街头的一个先头班只剩下四个人还没有负伤,他们两人一组,沿着街道搜索,但是被一辆美军坦克封锁住了前进的道路。坦克上的重机枪火力使后续的中国部队受到伤亡,先头班班长赵子林火了。他爬到一间小商店旁边,从与美军坦克对射的友邻部队那里弄到一根爆破筒,赵子林接着爆破筒向那辆坦克爬去。美军坦克掩护着几辆载满美军士兵的卡车,疯狂地向接近的中国土兵射击,为了掩护赵子林,中国士兵拼死与美军纠缠,赵子林终于接近坦克了。坦克的声音很大,震得街道的地面剧烈地颤抖。赵子林突然在坦克的正面站了起来,一直到坦克升到他眼前的时候,他拉开了爆破筒的导火线。他没有来得及隐蔽,巨大的爆炸声惊天动地,赵子林最后用力地睁开了眼睛,中国土兵正穿过黑色的硝烟向美军士兵冲去。
                    云山城的美军开始向南逃跑,但是他们的后路已经被截断了。中国第三十九军―一五师三四五团的士兵已经抢占了一个叫诸仁桥的公路路口。这场战斗结束时,几十个美军士兵在猛烈的攻击下举着白旗投降了,他们对翻译说,他们的军官说过,投降有四个条件:一是没有子弹了,二是没有干粮了,三是联络中断了,四是突围不了了。他们符合投降的所有条件。
                    被压缩在云山南面狭窄开阔地的美骑兵第一师八团四面受敌的命运来临了。
                    11月2日拂晓,美第八集团军命令全线撤退。西海岸的美第二十四师接到的命令只有一句话:撤退至清川江一线。这个
                    师的美军官兵们此刻充满着不安的情绪,是苏联军队参战了?
                    还是中国军队把后路切断了?或者是北朝鲜彻底投降使战争结束了?美国兵们在悲喜交织的谣传中忐忑不安。美军战史中称:“官兵们抱着失望和被狐狸迷住了一般的情绪,开始了后退。”
                    电报、电话、侦察机的报告雪片一样地向美第八集团军司令部飞来。在大量片断的、悲观的情报中,也还混杂着持乐观看法的报告,它们给沃克的参谋们造成了判断上的灾难。美军战史在描述当时的气氛时写道:“这是终日歇斯底里、狂热工作而效果最差的一天,也是发生了若干错误的一天……一个接一个的朝令夕改的命令,流水般地不停地发出……”
                    这时,美骑兵第一师五团从刚;;方向急促增援而来,但是当他们行至云山以南龙城洞至龙头洞之间的公路附近时,受到中国军队的顽强阻击。阻击的部队是中国第三十九军―一五师三四三团。美军动用坦克和重炮向中国阻击阵地猛烈轰击,美国空军的飞机在阻击阵地上洒下倾盆大雨一样的汽油,然后发射出他们的燃烧弹,中国阻击碎地顿时成为一片火海。阻击异常艰苦。在三四三团三连的阵地上,天上是美军几十架战斗机在扫射轰炸,地面上是一波又一波的坦克配属步兵的冲击,阵地上原来茂密的树林已经变成了一片焦土,全连160人,打到最后只剩下几十人。在残酷的战斗中,一位副营长当美军坦克的履带声在火海中再次响起来的时候,他逃跑了。但是,这个营所有的士兵依然在暴烈的枪炮声中坚守阵地。在美军士兵距离阻击碎地前沿仅仅还有20米的时候,大火中的中国士兵又一次站了起来。美军遭到了中国军队誓死的猛烈反击。在反击中,被烈火烧烂了军装的中国士兵还抓到了40多名美军俘虏。
                    美军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烧不死,其实中国人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在阻击阵地上组织土兵挖防火沟,农民出身的中国士兵对挖沟的工作不陌生,他们在弹片飞舞之中不停顿地挖沟,把烈火和阻击士兵藏身的工事隔离开来。甚至当战斗将要结束的时候,三四三团的团长走上阵地,他看见他的士兵们依旧在疯狂地挖沟!
                    公路大桥桥头工事里的美军始终在疯狂地射击,突然,他们看见一个中国士兵向他们走过来。士兵李富贵把自己身上准备买一支钢笔的100万元东北币掏出来交给他的班长,表示不炸掉这个工事他就不回来。他赤脚跳下已经结冰的小河,在河中央他的左肩中弹,疼痛令他流出了眼泪,但他没有停下来,他一直走到美军的工事前,把五颗捆在一起的手榴弹塞进美军的工事里。手榴弹爆炸了,一个班的美军士兵的躯体连同工事的水泥钢筋一起飞扬起来。血人般的李富贵站在小河中笑了,他刚要抬腿跟随自己的部队追击,却一头栽倒在水里,原来他赤着的脚已经和河水冻在一起了。
                    更令美军瞠目结舌的是,面对重达55吨的坦克,中国士兵竞毫无惧色。第三十九军中一个叫王有的中国士兵,在激战中爬上了正在疯狂射击的美军坦克,高举手榴弹寻找可以投进去的缝隙,距离坦克不远有五名美国兵,眼看着这个场面他们一枪不发地惊呆了,等王有把这辆坦克炸毁之后向他们冲过来的时候,他们向这位中国士兵举起了双手。
                    夜晚来临了,作为预备队的美骑兵第一师七团派出一个营再次增援,企图解救出正在被中国军队逐渐吃掉的骑兵第一师八团。这个营的一个上尉排长,后来成为驻日美军陆军司令部情报与作战处长的麦克霍恩回忆说:“看到若无其事走过来的部队认为是韩国军队。可是样子又不像。因而连长就问营长:“有南下的韩国军队吗?‘回答说:“不知道。’又问:“那么可以射击
                    吗?‘回答说:“再等等。’当察觉的时候,已经被包围了。”美军的惯例是不在夜间进攻,但是这个夜晚对这个营的美国兵来讲,比进攻还可怕。美军战史描绘说:“整整一夜,高地的四周响起的军号、喇叭、哨子声此起彼伏,中国的少数侦察兵在这个营的四周转来转去,在不合时宜的时间,吹奏不合时宜的乐器。第一次与中国军队对阵的官兵,在不了解实情的状态下,整夜不得安宁,被弄得神经过敏。这是一种原始的、但却是极有效的神经战。因此,美军给这个高地取名为‘喇叭高地’。”
                    在第三十九军围攻云山的时候,第四十军也开始了对宁边的攻击,其―一九师为左路,一二零师为右路,―一八师随后跟进。部队于五仓洞附近受到猛烈的炮火拦截。其一二零师三五八团八连与―一九师的两个连迅速深入敌后,顺着敌人炮弹出膛的声音寻找了五公里后发现了美军的炮兵阵地,他们立即展开攻击并使之瘫痪,俘虏了30多名美军士兵。这是第四十军的中国士兵第一次看见美国人,“个子高高的,皮肤白白的”,中国士兵惊奇地这么形容他们。
                    ―一九师于曲波院遭遇正在向云山增援的南朝鲜第八师的两个团,―一九师立即将其包围。南朝鲜第八师根本没有接到会在这里遇到敌情的情报,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被中国军队的突然攻击击溃。中国士兵俘虏了太多的南朝鲜士兵,其中六连一个连就抓了200多人。没有东西给这些俘虏吃,于是南朝鲜俘虏就把老百姓的白菜拔光了,还把老百姓挂在屋檐下的玉米生吃了,这在中国士兵眼里是“严重地违反群众纪律”的事件,于是在缴了枪支后,他们把俘虏放了。俘虏中有几名是美军骑兵第一师的人,中国士兵们看着他们奇怪地说:“这些骑兵怎么没有马?”
                    第四十军继续向宁边前进的时候,其一二零师三五八团三营九连走在最前面。在坪洞地区的路边,他们遇到了一道蛇腹形铁丝网,上面挂满了茶杯大小的铃裆。在他们想走近看明白的时候,猛烈的射击向他们袭来,连队伤亡巨大。
                    九连遇到的是从泰川撤退下来的美第二十四师。
                    中国第四十军是最早在朝鲜战场上打响的部队,有趣的是他们的对手也是美军最先在朝鲜战场参战的部队。连续十天不间断的战斗令第四十军的士兵已经饥饿不堪,虽然他们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但始终没有冲破美军的阻击,从而失去了包围宁边和切断云山之敌退路的机会,最终使彭德怀的作战计划部分地落空了。
                    在反复与美军争夺阵地的战斗中,第四十军无意间为中国军队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那就是中国士兵在战斗中缴获了两件他们从没有见过的东西:一件是炮身又长又黑,炮尾呈喇叭状,炮弹上有许多洞的无后坐力炮;另一件是炮身短粗,像只大萝卜似的火箭筒。这两件东西从团交到师,从师交到军,从军交到志愿军总部,谁也没见过,后来被送到中国境内四川省绵阳的一个军工研究所,很快,这两种武器被仿造出来,迅速装备了中国军队。
                    此次多条战线上的作战,最让彭德怀不满的是第三十八军的表现。10月引日,第三十八军攻占了新兴里、苏民里地区,他们于第三十九军在云山打响的那天才开始向球场方向前进。
                    正如毛泽东在电报中所强调的那样,第三十八军的进攻路线是从侧面插入美第八集团军右翼的身后,只要进至军隅里、新安州。价川,就可以形成对清川江以北敌人的巨大的包围圈。但是,由于在穿插的路上不熟悉道路情况,同时又过于留恋小型的战斗,所以直到11月2日第三十八军才赶到院里地区,而这时,美第八集团军已经意识到侧翼的威胁,开始全线撤退了,并与南
                    朝鲜军第一师在宁边东北地区,美第二师在军隅里、价川地区掩护撤退。第三十八军终于没有达成预期包围敌人的目的。
                    当彭德怀得知第三十八军没按时到达指定位置断敌退路时,他只有勃然大怒。
                    云山之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次以劣势装备严重打击了美军的成功战例。这次战斗共歼灭具备现代化装备的美骑兵第一师八团的大部分、南朝鲜军第一师十二团一部,歼灭敌军共2046名,其中美军1840名,缴获飞机4架,击落敌机回架,击毁和缴获坦克28辆,缴获汽车116辆、各种炮190门以及大量的枪支弹药。
                    云山之战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作为模范战例,被日本陆军自卫队干部学校收入《作战理论入门》一书。该书说:“对中国军队来说,云山战役是与美军的初次交战,尽管对美军的战术特点和作战能力并不十分了解,还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忠实地执行了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对孤立分散的美军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进行包围,并积极勇敢地实施了夜间白刃战。”
                    中国士兵在云山战役中被俘虏的美军士兵的背囊里,发现他们几乎人人都有几只朝鲜铜碗。后来才明白这是因为美军士兵听说,东方人使用的碗都是用黄金制作的,所以他们一边打仗一边收集着朝鲜铜碗。从这件事上就不难看出,美国人对东方民族的认识是何等幼稚。因此,北朝鲜一个名叫云山的小城,想必是在中国士兵吹响的喇叭声中幸存下来的、如果今天还在世已是白发苍苍的那些美国人永远不会忘记的地方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第5个问题是亮点, 其它不重要.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 今后的历史还会重演, 其实已经重演了, 像什么自卫反击战, 不就是在为那杀人不眨眼的红色高棉打仗吗?
                • 柬埔寨纪念红色高棉垮台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2004年01月07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5:38北京时间13:38发表
                  柬埔寨纪念红色高棉垮台

                  柬埔寨人纪念红色高棉垮台25周年



                  BBC东南亚事务记者 莫里斯:

                  来自柬埔寨各地的数千名官员星期三(1月7日)在金边纪念红色高棉政权垮台25周年。

                  1979年1月7日,越南入侵柬埔寨,从此结束了由波尔布特所领导的残酷的红色高棉统治。

                  但是有关的红色高棉官员却至今仍未对其统治期间造成约170万柬埔寨人丧生的问题作出承认。

                  不过正义很快就可以得到申张。柬埔寨统治党领导人在纪念大会上表示,有关人员将很快在专门的法庭受到起诉。

                  这一由联合国设立的法庭将在近期展开工作,已有六名前红色高棉组织领导人将出庭。

                  虽然柬埔寨政府和联合国就法庭的工作早在一年前就达成了协议,但是去年7月的大选后,政治僵局导致法庭工作的拖延。

                  前红色高棉主席乔森潘近日首次公开承认在1975年到1979年之间柬埔寨曾经发生过大屠杀行动。

                  乔森潘目前在柬泰边境一个农场养鸭为生。他说他是最近看了一部有关纪录片之后才了解到当年清洗行动的规模。他否认曾参与任何杀戮行为,并说当年的屠杀是冷战的结果。

                  乔森潘无疑将在特别法庭出庭。但是红色高棉组织的主要领导人波尔布特却早在5年前就已经去世。

                  波尔布特死前坚持自己问心无愧,但是他的千千万万至今仍无法摆脱当年阴影的同胞则显然会有着另外的想法。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美国支持过的独裁政权还少吗?南越的吴庭艳,海地的杜瓦利艾,菲律宾的马科斯......
                  • 赫赫,美国支持了,所以中国支持也没错?还有,支持的概念是什么?支持一个屠杀了30万华人的波尔布特也是理直气壮的事情吗?我不知道还有其他那个国家的政府有如此大的度量,任凭自己的同胞被屠杀,不仅不制止,反而作帮凶!
                  • 中国最好不要与人为敌, 闷声发财多好.我们过去和日,俄有冲突,有些情绪可以理解,但千里之外的超霸美国也要与它为敌就不明智了, 古人都知道远交近敌的意义.看看我们现在还有什么朋友? 小国怕我们, 强国我们与人为敌, 真快成了孤家寡人了.
                    • 说来说去中国的老百姓还是领袖都还没有思想上适应现代国际社会.美国200年前的民主制度到现在在中国都还很难推行.人均GDP是落后美国几十年,政治体制落后也不奇怪.只能一点一点来.
                  • 为各自自己的利益而战斗, 为各自自己的利益而做事, 也都属正常.
                    • 中国的利益难道是这个?(#1551403)
                      • ZT: 中国为什么要出兵朝鲜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中国出兵主要是出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考虑,是不得已的选择。”
                          抗美援朝战争是美国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战争,是在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情况下爆发的。
                          在朝鲜战争历史研究领域很有影响的美国学者艾伦·怀廷(《中国跨过鸭绿江:决定介入朝鲜战争》)认为,中国领导人在朝鲜战争前夕正专注于解决压倒一切的国内问题,而中国的介入是由于中国安全受到现实威胁的结果。他的结论得到拉塞尔·斯珀尔(《龙的参与:1950~1951年中国在朝鲜对美国不宣而战》)和安东尼·法勒-霍克利(《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回忆》)的支持。美国学者乔纳森·波拉克通过对披露的新材料的研究认为,中国参加朝鲜战争是受形势支配的。他说,关于是否介入战争的争论在1950年10月份甚至在周恩来与印度大使潘尼迦著名的深夜会见后还在继续进行。只是到了10月13日,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再次权衡了中国介入的风险和代价之后,才重新确定有必要在朝鲜部署军队,因为如果中国军队不介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就会受到明显的威胁。当美国决定越过“三八线”、美国强大军事力量出现在中国东北边境的时候,“中国领导人似乎没有别的选择”。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托兰(《漫长的战斗》)认为,中国进入朝鲜冲突是被迫的,中国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免遭一个威胁要使用核武器的强大敌人的入侵。他说:“麦克阿瑟想拿下整个朝鲜,而且或许向更北的地方推进,迫使毛介入一场他几个月来一直试图避免的战争。”他在一次与中国学者的学术交流会上强调说:“中国出兵朝鲜,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如果苏联侵略墨西哥,那么美国在5分钟之内就会决定派军队去的。”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大外交》一书中评论说:“刚在国共内战中获胜的毛泽东,把杜鲁门的宣告视为反映出美国人害怕共产主义阴谋,色厉内荏;他把它解读为,美国开始想采取行动,扭转共产主义在中国内战得胜的局面。杜鲁门保护台湾,等于是支持美国仍然承认为中国合法政府的国民党政府。美国逐步加强援助越南。北京视之为资本主义包围中国的行径。凡此种种加起来,都促使北京采取美方最不愿见到的措施。毛泽东有理由认为,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将会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最起码,他没有得到理由去作出相反的结论。”

                          “我所认识的志愿军……”
                          当年对手和美国、韩国官方战史对志愿军作战的评价
                          朝鲜战争是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具有复杂的国际政治性;中国人民志愿军主体是步兵,面对的主要作战对象是高度现代化、拥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的美军;作战地域是3面环海、多山、狭小的朝鲜半岛,不像中国国内革命战争是在辽阔的地域上纵横驰骋。然而志愿军却出色地完成了在异国与世界最强大国家的军队作战这个全新的课题。让我们还是听听当年朝鲜战场的对手和美韩官方战史的评价吧。

                          志愿军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是不可小视的对手
                          “联合国军”第一任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这个狂妄、孤傲的一代名将,在吃尽了苦头之后,特别告诫刚接任美第8集团军司令的李奇微不要小看了中国人。他说:“他们是很危险的敌人。沃克曾报告,中国军队常常避开大路,利用山岭、丘陵作为接近路。他们总是插入我纵深发起攻击。其步兵手中的武器运用得比我们充分。敌军惯于在夜间运动和作战。”

                          马修·邦克·李奇微是一位喜欢观察、琢磨对手的战地司令官。在朝鲜战争结束后他写的著作中认为,中国人是坚强而凶狠的斗士:他们常常不顾伤亡地发起攻击。他们又是文明的敌人:“有一次,中国人甚至将重伤员用担架放在公路上,尔后撤走。在我方医护人员乘卡车到那里接运伤员时,他们没有向我们射击。”“有很多次,他们同俘虏分享仅有的一点食物,对俘虏采取友善的态度。”

                          志愿军非常擅长夜战。李奇微说:“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守卫在孤零零的碉堡(碉堡四周堆放着沙袋,设置着铁丝网,可以在各个方向上对付敌人的攻击)中的士兵往往吃惊地发现,四五个穿着胶底鞋的中国人已不声不响地潜入他们与前哨警戒线之间的地带。这时信号弹就会从敌人战线那边升起,疯狂的军号声就会把我方哨兵吓进碉堡,几乎来不及发出口令,战斗就打响了。”

                          “联合国军”第3任总司令马克·克拉克说:“共产党在朝鲜战争中的领导,是一种军事与政治智慧的巧妙混合体。它不仅能够维持一个大家认为是‘乌合之众的农民军队’在战场上对抗一个现代的军事强权,而且它也能够在面临逆势与退却的时候,把部队锻炼成一个有训练、有装备和有团结力的战斗体。”克拉克对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相当佩服。他认为,志愿军是由各个野战军“拼凑”组成的一支军队,有很多弱点,但彭德怀在朝鲜把他的军队带得很好。“我必须承认:彭德怀是一个资质很高的敌人,我们不是在和一个容易被打倒的对手作战。”

                          战争期间的美军和战后编写的陆军官方战史都认为,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有“吃苦耐劳精神”,“智勇双全”,“在没有联络飞机和通信设备很差的条件下,面对联合国军的空中优势和联络飞机,仍然成功地实施了他们的防御行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官方战史认为:“如果用它自己的战术和战略标准来看,它也是一支第一流的军队。”

                          志愿军讲求战术,机动灵活
                          韩国国防部战史编纂委员会编写的《韩国战争史》认为,中国军队在国内战争期间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战术,“因而这次一参战,就结合我国的地理、气候和风土条件,采用了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战术”。他们归纳的志愿军常用战术有:机动进攻、尖刀突破、穿插分割、随机应变的防御、机动防御、第二战线、对精锐强大敌人的进攻、中心开花战术等。

                          志愿军在战争中不断壮大
                          李奇微在其《朝鲜战争》一书中写道:“敌人的高炮火力愈来愈猛。我们的轰炸机开始遭到某些损失。无论把空中力量的作用说得多么大,它都根本无法阻止敌人运进必要的武器装备(毫无疑问,如果没有空中力量的支援,我们的许多进攻行动本来肯定是无法实施的)。”“敌炮兵仍得到了加强。从落在我方前线阵地上的各种口径的炮弹数量不断增加这一点可以看到其加强的程度。1952年9月的某一天,有4.5万余发炮弹落在第8集团军的阵地上。10月份,在联合国军防线上创造了一天落下9.3万发炮弹的纪录。敌人还提高了射击精度,改进了战术。这时,他们已能作到集中火力打击一个单独的目标,尔后不时地转移火炮,以避免被我测出其发射阵地的位置。”美国陆军官方战史认为,到1952年春,志愿军稳步增加了炮兵力量,投放到“联合国军”阵地上的炮弹也越来越多。

                          1951年9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正式参战。年轻的人民空军不惧对手,敢于与美国空军“空中拚刺刀”,取得辉煌的战绩。1951年11月,美国空军参谋长霍伊特·S·范登堡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承认,“我们遭到了自朝鲜战争以来最惨重的损失……”“鉴于朝鲜空中发生了一种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说是险恶的变化……几乎在一夜之间中国便成了世界上空军力量中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我们过去所一直依赖的空中优势,现在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美国空军战史写道:“共军米格由于占有数量上的优势,所以11月份在平壤以北他们到处取得了主动地位,而联合国军所有的飞行员则只能对共军飞行员发动的进攻进行抵抗而已。”12月16日,威兰在记者招待会上承认:对交通线进行空中封锁越来越困难了。

                          战争对中美两国的影响及后果:“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军事强国。”美国人心目中是“一场苦涩的战争……”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百余年间,中国有国无防,国门洞开,任人宰割。新中国建国刚一年,就敢于出兵朝鲜,抵抗强权侵略,并一举洗刷了民族的屈辱,将侵略者挡在了国门之外,开创了历史的新篇章。这是我们民族和国家伟大振兴的开始。1950年10月19日和1953年7月27日是值得中国人永远记忆的日子。从此,中国人一改“东亚病夫”的旧形象,以崭新的面貌傲然登上世界舞台。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回忆说,朝鲜战争前他在欧洲旅行,人们常对华人持歧视态度,可是新中国出兵朝鲜并连获胜利后,西欧海关人员一见华人都肃然起敬。从此,李光耀开始认真学习汉语。许多漂泊在海外的华人毅然回到新中国的怀抱,也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英勇作战、扬威异域,有实质性的关联。

                          美国人心中“一场苦涩的战争……”
                          长期以来,在美国民众心目中,朝鲜战争是不受欢迎的,不值得多谈。因此,近十几年来一些外国学者,如美国著名的朝鲜战争史专家布鲁斯·卡明斯等以“鲜为人知的战争”、“被遗忘的战争”为研究著作的标题。美国政坛老手艾夫里尔·哈里曼谈到朝鲜战争时,曾称朝鲜战争是“一场苦涩的战争”,主要是因为一个超级大国,又是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死伤了那么多人,损耗了巨额物资,花费了巨额的战费,竟然战胜不了一个弱国,颜面丢尽。美国学者约瑟夫·格登在其很有影响的著作《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一书中说:“在美国不愉快的经历中,朝鲜战争算是其中的一个:当它结束之后,大多数美国人都急于把它从记忆的罅隙中轻轻抹掉。出于某一原因,朝鲜战争是美国第一次没有凯旋班师的战争。美国使朝鲜处于僵持状态,同共产党中国这个庞大而落后的亚洲国家打成了平手。尽管美国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武器,中国则以人海战术和对国际政治巧妙的纵横捭阖,制服了美国的现代化军事力量。”美国学者罗斯托认为,每一个美国人都认为朝鲜战争是一次不愉快的经验。朝鲜战争中美国“伤亡重大,而且在拖延整整两年的往往令人感到屈辱的谈判的时期里,伤亡有增无减”。“不管对国家政策进行怎样更加成熟的考察,一个简单的、众所周知的真理就是,美国下了赌注,也说了大话,但却没有用行动来兑现。”很多国家和人民的看法是,美国的行为只是为了它自身的利益,它所维持的只是强制性的全球秩序。

                          克拉克的评论更加出名。他说:“这协定暂时停止了(我虔诚希望它永久终止了)那个不幸半岛上的战争。对我来说,这亦是我40年来戎马生涯的结束。它是我军事经历最高的一个职位,但是它没有光荣。在执行我政府的训令中,我获得了一次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的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麦克阿瑟与李奇微两位将军一定具有同感。”

                          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美国陆军官方战史说,中国在朝鲜战争中提高了地位。“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由于共产党中国有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和坚强有力的领导,因此它也在朝鲜战场上赢得了自己的声誉。”(沃尔特·G·赫姆斯《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停战谈判的帐篷和战斗前线》)另一本陆军官方战史说:“中共一个引人注目的收获是从去年(指1950年)冬天的战斗胜利中得到的。这些胜利提高了毛泽东政权的威望,并为之赢得了军事强国的地位。”(詹姆斯·F·施纳贝尔《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J·R·麦克法夸尔和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认为,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给人深刻印象的表现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一个应予以重视的军事强国。

                          美国著名记者索尔兹伯里认为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能征善战给美国人印象极深。“从此以后,没有一个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会像麦克阿瑟那样轻易地和满不在乎地冒命运之险。”在越南战争期间,中国政府严正警告美国,不得越过北纬17度线侵犯越南民主共和国。约翰逊说他相信中国说的话,始终不敢派美国地面部队越过北纬17度线。这是汲取了朝鲜战争的教训。当时李奇微对一些人扩大战争的鼓噪很担心。他说:“当我听到有影响的人物向我们担保中国‘不敢’采取这种或那种行动时,我感到不安。我相信,我们军界的决策人再也不会由于错误地判断共产党中国人的意图而产生麻痹情绪了。”

                          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热情高涨,在此基础上团结一致,使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作者认为,“抗美援朝运动”在国内掀起了爱国主义热潮,并且帮助巩固了新政权。索尔兹伯里说:“(这场战争)给毛以无可比拟的机会,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团结中国人民来支持新的和尚未经考验的革命政权。在斗争中所达到的爱国主义的一致给毛以极大的帮助,使他能统一全国。它使许多原本会继续支持蒋介石的敌对分子沮丧了,使军队团结一致,使刚冒头的地方主义不能发展。”而且,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采取边打边建边稳等方针,通过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套锣鼓一起敲”,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生产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国民经济恢复的艰巨任务顺利完成,赢得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一个战略性胜利,为大规模经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还是煽情多余理智啊:靠断章取义的拿几句‘洋大人’称颂对手的话来给自己脸上贴金,就像那个最著名的‘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战争’一样,不过是剂精神鸦片而已
                          这里有一篇《朝鲜战争五十年祭》,可能有点长,请你耐心看完,然后对文中陈述的事情仔细思考一下。


                          还有,这里有一些有关朝鲜战争的苏联的部分档案,有兴趣就参考一下:

                          http://www.hjclub.com/TextBody/208641.asp?od=3
                          http://www.hjclub.com/TextBody/208643.asp?od=3
                          http://www.hjclub.com/TextBody/208644.asp?od=3
                          • GOOD, 如此敬业的搬运工, 真是我ROLIA的大幸啊!
                            • 用GOOGLE可以找到很多网上垃圾.自己不动脑筋的乱搬瞎搅活.那个<一寸河山一寸血>也是国民党的宣传而已,拿来看的同时要对比各方的说法.不能全信.
                              • 赫赫,这个观点我同意,所以才附上了一些有关朝鲜战争的苏联的部分档案。
                                • ZT: 朝鲜战争双方地面部队损失表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7月27日,中朝联合司令部发表战绩公报。公报称:

                                    自1950年6月25日至本日止,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毙伤俘敌10938
                                  39名,其中美军397543名,击落击伤和缴获敌机12224架,击毁击伤和缴获敌军坦
                                  克3064辆,击毁击伤和缴获敌军各种炮7695门,击沉击伤敌军舰艇257艘。
                                    其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的战绩为:

                                    毙伤敌671954人,俘敌46088人,劝降435人,共计718477人,其中美军2900
                                  00余人;击毁击伤敌坦克2006辆、汽车3165辆、装甲车44辆、飞机10629架、各种
                                  炮583门;缴获敌坦克245辆、汽车5256辆、装甲车51辆、飞机11架、各种炮4037
                                  门、各种枪73262支(挺)。
                                    这是一个丰硕的战果。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果统计方面的严肃性是有口碑的 ...
                                  ,即或是对手,也常有称道之语。孟良崮战役攻占孟良崮后,因清点战果时发现
                                  了尚有万余人漏网,粟裕即令部队重新投入战斗,方将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四师
                                  和整编第八十叁师一部全歼,就是一例。在军委作战局工作过的张清化、雷英夫
                                  等老同志也回忆说,当时毛泽东、周恩来等军委领导对统计的准确性非常重视、
                                  非常仔细、非常认真。
                                    淮海大战时曾为歼灭黄维兵团的骑兵究竟是一个营还是一个团就不厌其烦地
                                  往返电报与参谋人员反复核实。毕竟这关系到对战场形势的基本估计,也必须认
                                  真核实。
                                    然而在朝鲜战场上,双方大多数时间都处在阵地战状态,任何一方绝对控制
                                  战场或缴获对方全部挡案的情况都很少,除俘虏人数外,对对方的杀伤数字只能
                                  靠估计和推测。在使用远射程攻击武器时尤其如此,所以双方对战果统计数字出
                                  现误差都是难以避免的。
                                    笔者认为,中朝军队对歼灭美军的估计数字可能偏高,美军当时虽然先后有 ...
                                  120余万人参战,兵力最高时亦有58万之多,但在朝保持的地面部队人数最高时也
                                  只有40余万人(韩军最高兵力达到64万余人)。而对韩军的估计数字可能偏低,
                                  韩军不易捕捉,败阵后即化装四散奔逃,往往统计数低于其实际损失数。战争初
                                  期尤其如此。
                                    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重大的伤亡。

                                    自1950年10月25日参战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共阵亡11400
                                  0余人,医院救治战斗和非战斗负伤的伤员383000余人次,其中救治无效致死者2
                                  1600余人,去掉伤员因第二、第叁次负伤而造成统计上的重复数字和救治无效死
                                  亡以及非战斗负伤者,故最后确定的战斗伤亡减员总数为366000余人。
                                    除伤亡减员外,志愿军还有29000余人失踪,失踪者中除在美方战俘营中的2
                                  1400余人外,尚有8000余人下落不明,估计多已在战地或在被俘后死亡。 ...
                                    如此可以确定,加上失踪,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共计战
                                  斗损失390000余人。
                                    除战斗损失外,医院还收治过患病住院的军民450000余人次,其中病亡者13
                                  000余人,加上阵亡、因伤救治无效死亡等明确死亡者和失踪后估计已死亡者,在
                                  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军民因各种原因死亡的人数在156000余人左右,这是
                                  一个巨大的牺牲。
                                    加上朝鲜人民军的伤、亡、失踪数字,中朝军队共付出628000余人的兵员损
                                  失代价。
                                    在战争中,中国军队共消耗各种物资560万吨,其中弹药一项即达25万吨,开
                                  支战费62亿元人民币。中国军队共战损坦克9辆、飞机231架、各种炮4371门、各
                                  种枪87559支(挺)。对于一个新生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相当昂贵的支出。
                                    为了最宝贵的独立、自主和国家安全环境,这个支出,值!

                                    联合国军的数字与中朝方的统计大相径庭,而且前后不一。

                                    1953年10月23日,美联社曾发表了一个数字,称联合国军方面的伤亡和失踪
                                  /被俘总数为1474269人,其中美军战斗伤亡及失踪人数为144360人。 ...
                                    1957年,在朝鲜战争中曾担任过美步兵第七师师长、后来又先后担任过美国
                                  远东战区司令官、美国陆军参谋长、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莱曼·兰尼兹尔
                                  上将曾在汉城对此说予以认同。但韩国方面后来声称,这个数字包括平民的伤亡

                                    韩国军队报出的战损数字最为混乱。

                                    根据美联社公开的数字,韩国方面共损失1312836人,其中阵亡415004人,伤
                                  残425868人,失踪459428人,被俘12536人。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org"
                                    而1976年韩国国防部战史编写委员会出版的《韩国战争史》则声称,联合国
                                  军方面的伤亡及失踪/被俘数字是1168160人。而韩国军队的损失为984400余人,
                                  其中阵亡227800余人,负伤717100余人,失踪43500余人。
                                    这个数字与中朝方估计杀伤韩军的数字相差不算太远。但韩方另外的资料声 ...
                                  称这其中包括非军事人员的伤亡数字。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大校认为,细究起来,韩国方面承认的最
                                  低的军人战斗伤亡约为30余万人,失踪10万余人,失踪人数中作为战俘遣返者仅
                                  7800余人。
                                    战争期间,韩军曾多次陷入整体性混乱,其统计数字水分很大。美国军方的
                                  数字虽然也有过变动,但相对来说前后比较一致。
                                    据美国方面近年的数据统计,在整个战争中,美国军队共计阵亡33629人,其
                                  他原因死亡20600余人,负伤103248人,被俘后遣返3746人,另外尚有8142人失踪
                                  ,估计也只好归于死亡一类。共计损失169300余人。
                                    战史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大校认为,相对于韩国军队来
                                  说,美国军队这个统计数字要更可靠一些。按美国的国家体制,在死亡人数上不 ...
                                  太可能出现大的差错,否则如果有人没有列上阵亡名单,刻上朝鲜战争美军阵亡
                                  将士纪念牌,那么死者家属肯定会折腾,一折腾,舆论界掀起的轩然大波会让合
                                  众国政府极为难堪。
                                    笔者与徐焰教授持相同看法。不过对于美军的伤者数字,笔者认为或有偏低
                                  之嫌,按常规战争的一般规律,伤与亡的比例大致符合一比叁的统计概率,而美
                                  军的战场救护条件较好,伤者所占比例似应更高,中国军队战场救护条件远不如
                                  美军,伤者比例似应更低。
                                    其它国家军队损失情况为:

                                    英国:阵亡710人,负伤2278人,失踪1263人,被俘766人,共计5017人。
                                    土尔其:阵亡717人,负伤2246人,失踪167人,被俘217人,共计3349人。
                                    澳大利亚:阵亡291人,负伤1240人,失踪39人,被俘21人,共计1591人。
                                    加拿大:阵亡309人,负伤1055人,失踪30人,被俘2人,共计1396人。
                                    法国:阵亡288人,负伤818人,失踪18人,被俘11人,共计1135人。
                                    泰国:阵亡114人,负伤794人,失踪5人,共计913人。
                                    希腊:阵亡169人,负伤543人,失踪2人,被俘1人,共计715人。 ...
                                    荷兰:阵亡111人,负伤589人,失踪4人,共计704人。
                                    哥伦比亚:阵亡140人,负伤452人,失踪65人,被俘29人,共计686人。
                                    埃塞俄比亚:阵亡120人,负伤536人,共计656人。
                                    菲律宾:阵亡92人,负伤299人,失踪57人,被俘40人,共计488人。
                                    比利时、卢森堡:阵亡97人,负伤350人,失踪5人,被俘1人,共计453人。
                                    新西兰:阵亡34人,负伤80人,被俘1人,共计115人。
                                    南非:阵亡20人,失踪16人,被俘6人,共计42人。
                                    日本:阵亡数人,被俘1人。
                                    以上合计,其它国家军队兵员损失约为17200余人。

                                    几方面数字汇总,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方面所确认的最低人员损
                                  失统计数字是:联合国军的人员损失在58万人以上。而这个数字中,估计由中国 ...
                                  军队造成的损失占2/3以上,也就是38万人以上。
                                    也就是说,即使按联合国军方面承认的最低统计数字,中国军队与联合国军
                                  的人员损失也大致相当。这在联合国军火力强度高于中国军队十多倍,技术条件
                                  又远远超过中国军队的情况下,仅就伤亡对比来看,中国军队具有出色和高超的
                                  战斗效能,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一点,与中国军队交过手的美军将领们是承认的。

                                    联合国军方面宣布在战争中共杀伤中朝军队142~150余万人,其中包括中国
                                  军队92~100余万人。这个数字是根据美军战场指挥官的观察报告累加而得到的,
                                  水分极大,大大地高估了自身的战果,也直接误导了第八集团军司令官和联合国
                                  军总司令对战场形势的基本估计。联合国军司令部一再低估中国军队前线兵员数
                                  量,屡屡发起屡屡碰壁的攻势,与此有很大关系。 ...
                                    中国军队虽然前后有190余万人的建制部队先后入朝轮战,并在战争中陆续补
                                  充兵员50余万人,但在朝最高兵力为135万余人,其中还有近2/5的兵力是属于伤
                                  亡概率相对来说很小的东西海岸守备部队或后方勤务、铁道、工程部队,不可能
                                  在承受联合国军如此巨大的杀伤之下,还能守住一条稳固的战线,并把进攻发展
                                  到联合国军阵地的防御纵深。
                                    至于中国军队的被俘数字,那是经过逐个清点,还是准确的。

                                    在战争中,美国军队共消耗作战物资7500余万吨,是中国军队的13倍,其中
                                  弹药一项即达330吨,也是中国军队的13倍;开支战费200亿美元,是中国军队的
                                  8倍。这个花费,仅次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消费。的确是世界首富,大方
                                  ,阔绰,奢侈。也很浪费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ZT: 闲谈抗美援朝战争的得失(岳东晓)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ZT: 闲谈抗美援朝战争的得失(岳东晓)

                                  我读过不少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资料,有彭德怀,洪学智,麦克阿瑟,李奇微等人的回忆录,有后人写的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书(包括中美朝韩等国的作品),还有许多人亲身经历战争或参与有关的事件的回忆,以及有关的文学作品。其中我觉得徐焰的《第一次较量》(我是94年在图书馆借到的)写得很好,态度冷静客观,从军事,国际政治等多方面对抗美援朝战争进行了论述,资料详实,见解精到,分析问题深入透彻,看得出作者经过了很认真的思考。建议各位争论的网友看一看。朝鲜战争从三八线爆发,近二十个国家卷入(大部分是象征性的),双方投入军队多时均达百万以上,战争历时三年,死伤过百万人,军费达数百亿美元,最后又在三八线上停下来,从地图上看,似乎这仗算白打了。但这场战争对许多国家,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这场花费巨大,却几乎没有改变地图界线的战争中,谁是赢家,谁是输家,得与失是否“合算”?



                                  苏、日和在台湾的蒋介石是大赢家。



                                  苏联没有直接出手,而它的头号死对头却受到了沉重打击,其东方的战略态势改善,由于美陷在朝鲜战场,削弱了它在其他战略方向的力量。美的全球战略和国际声望受到严重打击。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长达四十多年的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中赢得了一个重要的回合。而苏联是在没有付出重大代价的情况下捞到这些好处的。另一方面,朝鲜战争打消了中美在相当时期内接近的可能,使得中国更靠拢苏联。一美国学者称朝鲜战争是斯大林的阴谋:鼓动北朝鲜进攻,如果得胜固然很好,如果失败,美国势力直逼鸭绿江,中美对抗,可以消除中国与美国缓和的可能性,让中国更彻底的倒向苏联一边。这个说法不一定可信,但事情的发展倒是差不多。



                                  蒋介石捡了个大便宜。当时国民党政权在台湾实是摇摇欲坠,金门小胜吹得震天响,但无论国内国际,共产党,美国,还是国民党内部许多人,都毫不怀疑解放军在认真准备后可以拿下台湾。美国对蒋已经完全失望,官方称其防御圈从日本到菲律宾,却把台湾划在其外,蒋极依赖的美援已停了。当时公认的说法:美国已经抛弃了蒋介石。岛内人心浮动,秩序混乱,国民党达官要人携金带妻争相跑到美国香港,国军兵团司令跑到菲律宾当中学老师。朝鲜战争爆发第二天,蒋介石在南朝鲜的大使就发电报告此事并作了有见地的分析,称这对台湾是个好消息。蒋也兴奋异常。杜鲁门立刻下令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大批美援抵台。国民党政权起死回生。



                                  朝鲜战争中,日本作为美国战争基地在经济上获得很大好处,对其经济恢复作用极大,据说三菱当时将倒闭,却接到了一批美军卡车定单,起死回生。而且在政治上,日本也捞到了很多好处,使其进一步逃脱了惩罚,其军国主义势力得以生存,军事力量得到恢复。韩战后的东亚局势使得美国不仅没有对日本在二战中的罪行进行惩罚,反而全力在经济政治上扶持日本。



                                  美国是输家。美国挟二战之余威,乘原子弹冲击波,傲视全球,谋霸世界,动用了近一半的陆军,三分之一的空军,一半的海军,几百亿的军费,付出很大的人员伤亡,却在一个刚刚成立一年的国家面前碰了个大钉子,没有实现其战略目标。其全球战略和国际声望受到了严重打击,而他的敌人却信心倍增。总起说来,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在军事,政治上都是失大于得。而且这场战争使得美国在亚洲多了一个难以对付的敌手,一个刚站起来的巨人。



                                  那么中国呢?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是输家还是赢家?



                                  我同意徐焰的观点: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赢得了巨大的胜利。



                                  代价是巨大的。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人员伤亡很大,有的资料说在百万以上,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我认为不可信。在《第一次较量》中,作者对各种说法进行分析后指出了一个比较可信的数字:牺牲近十五万,伤三十余万,被俘一万多人。(淮海战役解放军伤亡五万多)。除了人员伤亡,在经济上也付出很大的代价。而影响深远的是中美两国的关系,战争使得中美两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反而陷入了尖锐的对抗,由于美国特殊的国际地位,这种对抗给中国的外交和国际环境带来了很多的困难。特别严重的是朝鲜战争爆发后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使得解放台湾的计划一再拖延,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虽说台湾创造了经济奇迹,但国家长期的分裂,对整个民族是个大悲剧,给外国势力对付中国以极好的空子,这种分裂带来的痛苦和沉痛的代价,是加之于两岸的中国人身上的。



                                  我们的胜利也是巨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避免了美国直逼我国东北边防的态势,消除了美国对我国国防安全,特别是东北的直接威胁,使得东北这个当时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得以发挥作用。



                                  军事上,看起来双方打了个平手,志愿军无法把美国佬赶下海,美军也无法打到鸭绿江。但全面考虑一下当时的实际情况,就可以得出结论,美军大大的丢脸。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工业,装备一流,有最强大的海空军,而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年,工业极其落后,部队装备差,开始时说不上有海空军,陆军装甲力量极弱,一个军的炮兵装备不如美军一个师。通讯后勤医疗等各方面的装备水平和美军相差极远。由于没有制空权,大部队白天无法行动,补给极为困难,美海军在志愿军入朝后虽没有大的行动,但其威胁却使得志愿军不得不将大批力量部署在东西海岸反登陆(志愿军最多时有七十九个师在朝鲜,其中五十三个师部署在东西海岸防美军登陆)。在这么多不利的条件下,志愿军仍然能把美军从鸭绿江赶回三八线,使其蒙受“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歼灭几十万“联合国军”,并能牢牢守住一条战线,虽然志愿军遭受过挫折,一些仗打得不好,但无论如何,他们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取得的战果是了不起的,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志愿军指战员是真正的英雄好汉,是民族的骄傲。而且,在停战前,志愿军在军事上是稍占优势的,美军几个月的夏季攻势,秋季攻势,损兵折将,每天前进不到一公里,后来上甘岭一战更是碰得头破血流,大败而归。而志愿军一次攻势就在“联合国军”的战线上打开几十公里宽,深二十多公里的缺口。单纯从军事上说,朝鲜战争就象两个人下象棋,我方比对方少两个“车”,少一门炮,只多了几个兵,而且对方走三步我方只能走两步(大部队白天无法行动给志愿军带来的困难恐怕比这个比喻还要大得多),结果是下成和局,谁敢说我们不是高手。应该说中国是胜利的,得到了一个较好的结果。



                                  朝鲜战争对解放军的建设影响深远,在与世界第一流军队的较量中,解放军从正反两方面都学到了很多东西,人民空军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起来了。在美国出兵朝鲜的同时,国内土匪,国民党残余势力暴动四起,他们认定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解放军肯定不是美军的对手,一时气焰嚣张,高峰时全国土匪以百万记,还有许多反动势力跳出来大肆破坏。但志愿军在朝鲜的辉煌胜利一下子把他们的气焰打了下去,大大加速了匪患的平定和国内的政治,社会秩序的稳定。



                                  抗美援朝运动打破了许多中国人心中的崇美恐美情绪,鼓舞了广大群众的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抗美援朝战争给当时千创百孔的中国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共产党创造了奇迹,经济不仅没有垮,反而抑制了通货膨胀,完成了经济的恢复,抗美援朝战争一结束,中国就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在朝鲜战场和经济战线的胜利使得无论敌人还是朋友,或是骑墙望风的资本家,都不得不佩服。



                                  抗美援朝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望和地位,赢得了一个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从鸦片战争百多年来,中国屡受列强欺凌,十来艘军舰,几万人就能让政府屈膝投降,割地赔款,国家内政外交,仰洋人鼻息。西方列强根本不把中国当一回事,国家民族受尽屈辱。到抗日战争,国人八年浴血,临到头来,雅尔塔协定上,“盟友”却拿中国的权益作交易,是怪苏联人野心太大,还是怪“民主自由,主持国际道义”的美国为了少死几个宝贵的美国人就出卖盟友?都有道理,但说到底怪我们自己没本事,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收复东北,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时,在豫湘桂战场上面对已是日薄西山,数量只有中方十分之一的日军却一溃千里。人家瞧不起中国,想涮就涮,你还得打落牙齿和血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实力就得受人欺负。



                                  四九年,毛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但真正让世人震惊的,是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一个百年积弱的民族,一个刚刚从战争废墟中站起来的国家,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面对气焰嚣张的超级大国,不仅敢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赢得了辉煌的胜利。有人称赞,有人漫骂,但没有人敢瞧不起,世界终于认识到,中国不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国家,中国已经成为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力量,一个世界强国将崛起在东方。志愿军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洗去的是百年来蒙在整个中华民族身上的耻辱,捍卫的是整个民族的尊严,他们是民族的英雄和骄傲,应该得到全民族最崇高的敬意。



                                  志愿军在朝鲜并非完胜,但志愿军无比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吃苦耐劳的作风和高超的军事素质和指挥艺术,彻底改变了世人眼中中国军队的形象,赢得了敌人和朋友的尊敬。志愿军的赫赫军威,新中国领导在外国侵略势力面前绝不低头的骨气,是国家安全的有力保障,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不知令多少想占中国便宜,看中国不顺眼的国家不得不三思。弱国无外交,国弱,外交主动权就少,别人有机会就欺负你。军威,是一种威慑,试想当时要是苏联红军在哈勒欣河的表现和在芬兰一样屁,而中国在“九一八”时英勇抵抗并大胜的话,日本后来是“南进”还是“北进”呢?如果中国当时能全歼封锁台湾海峡的第七舰队,菲律宾之流还敢在六七十年代打起南沙的主意吗?



                                  我看过一位台湾的人写的研究中共军事的书,其中对中共军队多有指摘,一付不服气的样子,但其中有一段说中共政权曾经面临极危险的局面:当时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在边界陈兵百万,美第七舰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我在其它资料上看到美第七舰队几年内举行过七次针对中国的演习,其中五次带核背景。〕,蒋介石积极准备要反攻大陆,印度蠢蠢欲动,要报当日一箭之仇。中国内部正陷于”文化大革命“一片内乱中,但是,面对如此“良机”,作者写道:各方慑于韩战中中共军队之威,竟无人敢先行发难。其遗憾之意,无奈之情,跃然纸上,那种酸溜溜的态度,教人又好气又好笑。



                                  抗美援朝对中国外交也带来了很多好处,国际威望提高了,国际上得到了尊重,苏联东欧等国家对中国也好得多了,西方国家虽然和中国关系不好,但中国赢得了尊严,成为以后双方发展真正平等关系的基础。戴高乐对美国总统说:与其等到中共政权强大得你不得不承认他,不如现在就承认他。对于满清帝国他是绝对不会说这种话的。国与国关系好,一种是朋友对朋友,互相尊重,这种尊重绝非出于道义而来源于实力,新中国追求的是这种友好,还有一种是居高临下,表面上客客气气,其实根本不把你放在眼里,美国和巴拿马就是这样,抗战后国民党政权与美国的关系也差不离。



                                  现在流行一种观点是一切要看实用,讲GNP,国际声望,军威,能当饭吃吗?这些东西不能当饭吃,却是任何一个有骨气的民族所必须的,是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就象商家的牌子和信誉。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安全的保证,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就象空气和水一样普通,让人常常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但千万不要忘了,它们也象水和空气一样重要。



                                  诚然,国家的地位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一个落后的国家不可能仅经过一场战争就成为世界强国,需要在经济科技军事文化政治多方面的努力,就象一个很饿的人不能只吃一个饼就饱,但是我们也绝不能说哪第一个饼是浪费的。我们四十多年作了很多事,有对的,有错的,这些事共同形成了国家今天的国际地位。虽不令人满意,但比四九年是强得太多了。不能因为我们经济工作没搞好就连军事上的成就也成了罪恶,强调发展经济也不能忽视军事,看看坐在金马桶上的科威特人就清楚了。如果因为国家今天的国际地位尚不令人满意或共产党作过些错事就认定抗美援朝也是错误的,那显然是讲不通的。




                                  有几个问题我想特别讨论一下。



                                  中美长期对抗仅仅是因为抗美援朝吗?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的抗美援朝是不是非打不可?是否因为某些人的野心而驱使几十万中国老百姓当炮灰?中美关系的发展是复杂的,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四九年,那时双方都有接近的动作,司徒雷登留在南京,中共也派黄华到南京和他接触。但这并不是说两国关系有发展的坚实基础,这只是一种试探,据说司徒雷登要求中共遵守“中美通商协定”(名字记不准了,反正对中国很不利〕,并对中国的国际战略提出要求。美国内也分成两派,一派比较现实,承认中共,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另一派“不忘阶级斗争”,要扼杀中共政权,追究是“谁丢失了中国”,遗憾的是后一种意见占了上风。(据说解放军渡江时美国有一个以美军全面介入中国内战的计划,美国多年来一直试图构筑一道从朝鲜半岛到日本到台湾菲律宾越南的对华包围圈,就在最近还有人作这个梦呢〕。中共邀请司徒雷登借燕京大学校庆到北京一谈,美国政府阻止了司徒雷登,命其归国。就是中共“一边倒”后,也并没有排斥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的可能性,看看当时的文件就很清楚了。



                                  中国当时并不想打仗,象毛那样的天才战略家再有野心也不会在那种时候去侵略。解放军制定了大规模裁军的计划。朝鲜战争爆发,中共还没有作出任何动作,美国就下令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进驻台湾。这是朝鲜战争中很重要的事件,而容易被许多争论的朋友所忽略。这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就为这,就有足够的理由跟美国打一仗。如果中国当时有强大的海空军力量,会立即对美宣战的。这也是二十多年中美关系的一个死结。



                                  美军打到鸭绿江边,构成对中国国防安全的直接威胁,不把美国的气焰打下去,中国将处于极其不利的战略态势下,不可能有一个安心建设经济的环境,东北的这个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将被迫搬迁。国内反动势力会高涨,国际形势也很不利。周恩来当时说:看来非跟美国人较量一下不可了。地点可能有三个:台湾,越南,朝鲜。在朝鲜打,最有利。抗美援朝,是毛一生中最困难的决定之一。不是想打,是不得不打,不是为了出风头,管闲事,而驱使士兵手执简陋的武器与敌人拼杀,毛的口号清楚而老实“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不是为了个人野心驱使老百姓当炮灰,而是敌人的威胁,国家民族的利益要求人民作出牺牲,正如同不是罗斯福驱使美国青年牺牲在瓜岛一样。没有哪个野心家会驱使自己的儿子去当炮灰的。共产党比清政府强,他们敢于斗争,共产党比义和团强,他们善于斗争,能够赢得胜利。



                                  美军不一定会侵略中国,但把国家安全建立在那样一种基础上是不可能的。俄国为何坚决反对北约东扩?北约并没有说要侵略俄国,大家还是“和平伙伴关系”嘛。那么当时中国忍下来是否就可以和美国友好,这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美国当时可以和你友好,但要你按它的指挥棒跳舞,越忍,它越嚣张,不定什么时候就把你给卖了,国民党在雅尔塔协定,金门炮战就被卖过。小国有小国的活法,大国有大国的活法,中国不可能象有些小国家那样借着别人的保护,听别人的摆布,一门心思搞经济。至于中国后来和许多国家关系紧张,是后来的内政外交整个指导思想出了问题,和抗美援朝没直接关系。




                                  中共军队的“人海战术”



                                  对此我想说明两点:



                                  1、中共军队长期以来跟装备优于自己的敌人交战,部队装备差,自动火器少,为了达成一定的火力密度,人就得用多点,二十支步枪的火力,才抵得上一挺机枪。



                                  2、战斗中用人多,并不等于人海战术。实际上,中共军队是很讲究战术的。中共很多指挥员没有进过正规军校,也有些一挥驳壳枪,呼拉拉冲上去的人。但更多的人从枪林弹雨中学会了战争,比起那些只会照搬书本,死打硬拼的人完全是两回事。我曾留意过中共指挥员一些比较注意研讨战术得失的回忆录,看过一些战争年代中共自办的军校的情况,本人虽不敢说知兵,却也感到中共指挥员一方面强调勇敢,一方面也很强调战术,其战术素养和指挥艺术都是很高的。在士兵的训练中同样注意这一点。一点两面,三三制,土工作业,以及朝鲜战场上提出“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以及令美军胆寒的近战夜战迂回穿插,志愿军空军从打对头到发明“筋半筋”战术,“一域多层四四制”战术等等,都是对战术的研究结果。那个时候的中共军队对步坦协同,空地战术不甚了然,但经过战争的磨炼,对与他们手中武器相适应的步兵战术却实在是很有水平的。这一点美国人日本鬼也不否认。严酷的战争,是最好的军校,最严格的考官,如果不讲战术,死拼烂打,怎么可能战胜装备远胜于己的敌人,怎么能战胜数量装备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我以为所谓中共军队的“人海战术”,和国民党宣传的“农民炮灰说‘一样,很大程度上是失败者用于遮羞的宣传借口。他们无法理解,无法接受,也无法向公众交代这样的事实,手握精良装备:却败在一支武器破烂的军队手里。那些真正研究战术的人是不会这么简单的用人海战术去解释中共军队的胜利的。一个日本军事研究员就在书中写到:人们从宣传媒介中得到中共军队靠人海战术取胜的印象,但实际上中共军队在进攻中绝非用密集的队形,他们多以连排为单位,战术灵活,多以散兵成“V”字队形冲击,将敌方逼入中间的火力夹击中……。在与国民党的战争中,大部分时候中共人数少于国民党,要是用人海战术去拚伤亡,早就死光光了。朝鲜,志愿军的伤亡也比“联合国军”小。




                                  关于民意



                                  在几位网友的文章中常看到诸如“一个不用对选民负责的政府……”,“不顾民意的……”,“…独裁……”等字样,当然现在中国民主状况不令人满意。但具体说到刚建国哪会儿,共产党是代表了全中国绝大多数的人的意志的,正因为民意如此,才能把蒋介石赶到台湾,那时国务院部长一半多是非共产党人士,政协也有广泛的代表性,比当年的“蒋记国大”和国民政府民主强多了。共产党的政策是受到广泛拥护的,包括海外华人。抗美援朝的决策征求了民主党派的意见,还因此引起泄密。就连“志愿军“这名字还是民主人士起的。抗美援朝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真心诚意的热烈支持,我的师长辈中有不少是亲历者。要是有人把人民不支持就作为独裁的证据,人民热烈拥护就是人民被奴化,那这就没法说了。



                                  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中国在近百年被凌辱的历史上反抗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伟大的胜利。每一个有良心,有血性的中国人无不为之感到自豪。




                                  杨将军注:朝鲜南北方受损失最大,可以说双双失败。因为战前双方的目标都是以武力吞并对方,而结果付出惨重代价后,双方仅基本维持在三八线,而国际地位却无明显提高。尤其是南韩则失败得更厉害。李承晚当局一贯顽固坚持战争反共政策,企图武力吞并北方,凡是主张和平统一的人均遭其残酷迫害。比如金九是著名反共人士,和蒋介石过从甚密,只因主张和平统一而深得民心,有取代李承晚之势,竟被李承晚指使爪牙暗杀。从1946年到1950年,李承晚当局不断在南北分界线上武装挑衅。结果战争之初,面对朝鲜人民军凌厉攻势,韩国军队兵败如山倒,若无美国主子救驾,早被金日成灭掉了。战争结束前,李承晚仍不识时务地要“单独北进”,结果被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个金城反击战打得丢盔弃甲,成为举世笑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虽然没有完成战争之初的目标,但金日成比李承晚强。李承晚是一个敌人都收拾不了;而金日成是在美军仁川登陆后才尝败绩的。在此之前,无论是韩国军队还是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都被人民军压缩在釜山防御圈内。仁川登陆,主力被围,但美军机械化部队竟未能将被围人民军一举全歼,使之凤凰浴火,很快就重上战场,给联合国军以沉重打击。更重要的是,朝鲜战争结束后,一贯自诩为“民主堡垒”的美国政府,竟不敢在日内瓦会议上同意朝鲜大选。由此可见朝鲜劳动党和金日成当时多么深得人心,就连其敌人也深知这一点。从这点来讲,金日成没有完全失败,甚至颇有所得。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ZT :冰血长津湖(上)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ZT :冰血长津湖(上)



        前言



        当我写完朝鲜战争的上甘岭和仁川战役后,就一直想写长津湖之战,因为第二次战役(长津湖之战为第二次战役的东部战线)不仅是一场被称为决定了朝鲜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战役,更令人感慨的是在风刀雪剑的苦寒高原上,参战的双方无论是志愿军的九兵团还是美军的陆战1师,在惨烈的战斗中都表现出令人难以想象的超凡英勇与顽强。



        在几乎是绝望的不利态势下,美军陆战1师苦战突围,将陆战队顽强坚韧之传统发挥到极致,而在几乎是一无所有的后勤补给下,缺衣少食冻饿交加的志愿军九兵团官兵,完全依靠意志和精神在与钢铁、烈火以及冰天雪地的恶劣天气搏杀,彼此都以自己堪称军人典范的行为赢得了对手的尊重!



        而正是九兵团官兵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奋战,不仅赢得了同为军人的对手尊重,更为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上)万里赴戎机



        华东军区随即拟制了九兵团北调山东计划,同时考虑到即将入朝参战,为了更好适应作战需要,将第30军88师、89师和第32军94师分别调入九兵团所属三个军,使各军均下辖四个师。华东军区的计划是采取分批开进方式,于10月底全部开赴山东,11月中旬开始进行出国作战整训。毛泽东在华东军区上报的北调计划上批示:“九兵团全部可以统于十月底开到济徐线(济南至徐州),十一月中旬开始整训。”(《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498页)



        九兵团于9月20日正式下达北上命令:从10月1日起,按照第27军、第20军、兵团部和第26军的顺序,依次北上,进入津浦路山东段地区,各部具体集结地点是27军位于泰安,20军位于兖州,兵团部位于曲阜,26军位于滕县。



        10月中旬,九兵团各部经铁路输送分别到达指定位置,随即开始进行形势任务教育与以美军为假想敌的战术训练。10月29日,在山东曲阜召开的团以上干部入朝作战动员大会上,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到会亲自做了动员报告。在此期间为了增加九兵团的力量,华东军区将在苏南、上海等地招收的数百名青年学生和在四川起义的原国民党军第16兵团董宋珩部约1.5万人分别补入九兵团各军,基本达到了每师一万人,每军四万人的标准,全兵团共12个师15万人。——就在九兵团开始北上之时,朝鲜战局发生了巨大变化,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9月28日攻占汉城,韩军与美军分别于10月1日与7日越过三八线北进,10月17日攻占平壤。首批志愿军部队则于10月19日秘密入朝,10月25日开始发起第一次战役。



        11月5日第一次战役结束后,美国已明确知道中国已出兵朝鲜,但是在综合各方面的情报与分析判断后,特别是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国务院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分别提交的关于中国介入朝鲜战争的专题报告基础上,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认为中国参战可能会对战争进程产生令人担忧的影响,但是此种担忧并不足以改变其占领全朝鲜的既定方针,所以决定不改变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使命,并允许他在军事上“相机行事”。根据这一决策,刚刚赢得仁川登陆辉煌胜利的麦克阿瑟骄横地判断,入朝的中国军队总兵力不过三四万人,在战略上不过是象征性的,战术使用上也仅仅是保护丰满水电站等有限目的,因此决定发起“总攻势”,以美第8集团军在西,第10军在东,发动钳形攻势,向鸭绿江全线推进,一举消灭在朝鲜境内的全部志愿军和人民军,争取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



        此时,联合国军在朝鲜总兵力高达55.3万人,其中地面部队就有42.3万人,而志愿军首批入朝部队仅步兵6个军18个师,炮兵3个师又1个团,共约23万人,人数上处于1:1.8的劣势,装备与火力上的距离就更为悬殊,迫切需要二线部队迅速跟进,因此九兵团入朝参战计划也一变再变,从最初的“11月1日起车运吉林梅河口地区进行战前整训,前线如有战略上急需则可调用,如无此种急需则不轻易调用。”到“第27军11月1日从泰安直开辑安,直接开赴前线,其余两个军接着开赴通化辑安地区休整待命,以备必要时使用。”再到“九兵团全部开赴前线,11月1日先开一个军,其余两个军接着开动,不要间断。”



        就这样,由于朝鲜战局的急剧变化,九兵团原定先从山东开赴东北整训一段时期后再入朝参战的计划,改为开赴东北未作停留便提前直接入朝参战。这一变故,使九兵团参战准备极不充分,特别是九兵团长期在中国华东地区作战,既缺乏在朝鲜北部这样的高寒地区作战经验,又缺乏高寒地区防寒防冻的生活经验,同时对战区的气候、地形了解不足,使九兵团遭受了不应有的巨大损失。







        27军经过一番折腾,11月12日到达临江,和20军一样几乎毫无停留便跨过鸭绿江,在梨树洞一带地区短暂休整后再乘火车经江界到达东门巨里,再徒步到达长津湖地区。而九兵团的另一个军26军则因运力不足,暂留厚昌江口地区作为兵团预备队。



        九兵团紧急入朝,实为仓促,后勤保障存在严重问题,尤其是连高寒地区必需的冬装都来不及发放,以至于熟悉朝鲜高寒气候的贺晋年一句警告:“你们这样入朝,别说打仗了,冻都把你们冻死了!”成为了残酷的现实!







        西线战火酣







        朝鲜北部由于纵贯南北的狼林山脉阻隔,被分割成了天然的东、西两部分,在联合国军的总攻势计划中便根据自然地形决定兵分两路,从东西两翼实施钳形夹击。西线为主要攻击方向,联合国军投入美第8集团军的3个军(军团)11个师(旅)又1个团,共约24万人,一线兵力约13万人。具体部署为左翼美第1军,向新义州、朔州推进;中路美第9军,向碧潼、楚山攻击;右翼韩第2军团,进攻熙川、江界。



        11月6日,联合国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开始试探性进攻,志愿军按照预定部署节节抗击,示弱纵敌,诱敌深入。战至17日,志愿军更是开始大步后撤,并故意抛弃部分装备和物资,就地释放战俘,制造败退假象。联合国军据此做出了错误判断,开始放胆北进。美军第7步兵师师长巴大维少将曾在解放战争中担任驻华美军顾问团团长,自认比较了解中国军队,更是督率所部向北急进,其先头第17团于21日进抵鸭绿江边的惠山,距离中国仅一江之隔,这是朝鲜战争中美国军队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到达鸭绿江边。



        也就在美第17团到达惠山的同一天,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举行联合会议,对朝鲜战局进行分析后决定同意麦克阿瑟发动总攻势,占领全朝鲜的计划。——而就是在这天,联合国军完成了总攻势的一切准备,第8集团军也到达了攻击开始线,全线开始向北突击。



        志愿军依旧且战且退,示弱诱敌,第8集团军丝毫没有察觉即将到来的危机,继续向北冒进,其攻击正面从80公里逐渐扩展到了300公里,各师之间均出现了明显的空隙,与东线第10军的巨大空隙也在进一步扩大,整个集团军呈现出师团分散、侧翼裸露的不利态势,几乎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腩!



        11月25日,志愿军的反击开始了,第38军、第42军向第8集团军右翼德川、宁远的韩军第7、第8师发起突然攻击,战至26日,歼灭韩军第7、8师大部,在第8集团军右翼打开了战役突破缺口,为下一步实施侧后迂回正面突击创造了有利条件。



        战局发展到如此地步,第8集团军仍未判明志愿军企图,认为志愿军的反击不过是以局部反击来支持目前的防御态势,依然决定在稳定战线之后继续北进,但是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还是担心志愿军会利用德川宁远地区的缺口实施迂回,因此迅速调整部署堵塞缺口。



        但是志愿军怎么会给联合国军以调整部署的时间,迅即开始了以侧后迂回与正面突击相结合的全线反击!38军113师14小时行军72.5公里(这一速度甚至超过了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第18空降军在大量直升机支援下平均每小时5公里的推进速度!)于28日晨7时许先敌抢占三所里,切断美第9军撤回顺川的退路。接着38军主力陆续到达顺川公里沿线,靠拢113师,彻底封闭美第9军退路,形成了对美第9军的三面合围之势,正面志愿军各部随即开始全面猛攻。虽然担负更深远迂回的42军未能达成预定任务,但是美第8集团军终于意识到了巨大危机,立即开始全线后撤,志愿军乘其后撤混乱之机,大举出击,重点对清川江畔东起军隅里,南到龙源里、三所里,西起新安州地区的美军实施围歼,被围的美军第2师向南突围无望,且部队在志愿军各部突击下建制混乱,为摆脱被全歼的命运,遂放弃重装备轻装转向西南的安州突围,至12月1日才狼狈不堪地退入安州,随即又在志愿军的巨大压力下,再度南撤肃川。——美第2师在清川江地区的作战中减员高达5000人,重装备损失殆尽,单兵装备损失也超过了40%。



        在志愿军的迅猛突击下,第8集团军于12月1日开始向三八线以南实施总退却,其主力从清川江一线后撤至肃川、顺川一线才站住脚,重新组织防线。总攻势被彻底粉碎,韩第7师、第8师、美第2师和土耳其旅均遭到毁灭性打击,美骑兵第1师和第25师也遭到不小损失。12月2日,西线志愿军停止追击,西线作战才告结束。



        风雪长津湖







        西线战火正烈,而东线却是令人奇怪地一片平静。



        说来陆战1师与中国也是颇有渊源的,1900年攻入北京的八国联军中的美军就是该师部队;1945年二战结束后在北平、天津、青岛等地登陆的也是该师;1946年“安平事件”和强奸北大女学生的“沈崇事件”,也是该师所为。此番又在朝鲜狭路相逢,可谓不是冤家不聚头!



        朝鲜战争爆发后,陆战1师的第一批参战部队是由陆战5团为骨干组成的陆战暂编第1旅,8月2日在釜山登陆,作为第8集团军的预备队,充当了消防队的重任,四处奔忙“灭火”,为洛东江防线的稳定立下汗马功劳。



        当陆战1团和7团全部到达后,陆战1师便作为麦克阿瑟手中最可器重的王牌,赢得了第一批在仁川登陆的荣耀。



        此时,陆战1师下辖陆战第1、5、7团、第11炮兵团以及坦克营和工兵营等支援部队,总兵力约2.5万人。陆战团通常与一个榴弹炮营、一个坦克连和一个战斗工兵连组成团级战斗群,成为独立遂行战斗任务的基本战术单位。陆战团以下单位为三三制,团属建制火力单位包括一个装备12门107毫米重迫击炮的炮兵连和一个装备5辆坦克和6门75毫米战防炮的反坦克炮兵连。全师(含炮兵团)重武器主要有约85辆坦克、18门155毫米榴弹炮、54门105毫米榴弹炮、36门107毫米迫击炮、36门81毫米迫击炮、36门75毫米战防炮和81门60毫米迫击炮。此外还能随时得到陆战队第1航空联队的空中支援。轻武器也很先进,普通士兵装备M1步枪,班排长配备卡宾枪。单兵被服装具也是相当完善,士兵均配发羊毛内衣、毛衣、毛裤、带帽防寒服、防雨登山服以及鸭绒睡袋,外衣是以特殊的防寒防雨材料为面料,战斗靴里为适应高寒地区还特意配有多层毛毡垫,而师侦察连还配有最新颖的试用品防弹背心。后勤保障方面,更是令人难以想象的——11月23日是西方传统的感恩节,当天陆战1师每个士兵的晚餐菜谱是:烤火鸡(注:就像端午的粽子与清明的青团,火鸡是感恩节的标志食品)、炸薯条、牛肉馅饼、沙拉、水果蛋糕,还有一份鸡尾酒(军官则是香槟酒)!即使是在平常日子里,美军确实真正贯彻了拿破仑“军队靠胃打仗”这句话,其战地伙食也是非常丰富,主要就是在二战中著名的C战斗口粮,也就是C类口粮,是指随身携带的可以不经加热即可使用的野战(快餐)食品,通常被制成净重227g的罐头以便携带,有几十种不同的菜肴配方。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肉类(包括肉食、蔬菜等搭配)为主的M
        (即Meat)系列罐头和以饼干(包括糖果和咖啡、可可粉或柠檬粉等速溶饮料)为主的B(即Biscuit)系列罐头。每个士兵每天可以领取3个M罐头和3个B罐头,可以完全保障一个人在大运动量情况下的热量补充。此外,C口粮还配有口香糖、巧克力、火柴、香烟、餐巾纸等附属物品。(真正是以人为本!)我曾采访过的志愿军老战士回忆,在战场上能吃上缴获美军的C口粮,简直就不亚于饕餮大餐!在长津湖还曾缴获过美军的野战餐车,餐车的后厢一层层全部是铝制的抽屉,拉开抽屉,是一个个的灶眼,每层抽屉的空间正好可以放下美军士兵的军用饭盒,只要关上抽屉就可以对饭盒进行加热,几分钟之后,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这让只能啃着冻土豆的志愿军士兵大为羡慕!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志愿军九兵团,不仅大口径火炮全部留在东北(据说是为了换装苏式火炮,也有说是因为道路限制运输困难),师配属最大口径火炮只是75毫米野炮,而且弹药全部都靠人力或畜力驮运(每门82毫米迫击炮为40发,60毫米迫击炮为90发),子弹也是每人自行携带,一般每支步枪为80发。粮食就更为困难,从过鸭绿江后就只发过4天的干粮,其后日子里全部就靠就地筹措,在人烟稀少的长津湖地区,能获得的粮食可想而知,因此很多部队粮食供应下降到正常数量的一半甚至更低!



        进入11月后,东线美军最高指挥第10军军长爱德华·阿尔蒙德少将要求陆战1师沿长津湖西岸大胆北进,迅速到达江界、满浦地区,与西线第8集团军战线相衔接。但是陆战1师师长奥利弗·史密斯海军少将认为按照这一命令行动危险极大,因为从后方基地兴南港到长津湖地区之间100多公里路途上只有一条地形情况非常复杂的简易公路,那是由泥土和砂石混合铺设的狭窄小路,曲折穿行在山区之间,只能勉强算得上公路。特别是山区的近80公里路段,道路狭窄到只能容许一辆汽车通行,而且又是在山腰,一边紧挨着突兀的山石,一边就是陡峭的深渊!所有部队和补给品都得从这条道路上通过,这样整个行军队形将会拖得很长,加上为了保障这条生命线的畅通,还必须在几个要点上部署守备兵力,势必造成兵力分散,一旦遭到分割包围,极易被各个击破。所以他提出了不同看法,遭到阿尔蒙德拒绝后,只好将情况上报海军陆战队司令凯兹,希望能通过凯兹与阿尔蒙德协商,对任务进行修正。不过,阿尔蒙德是麦克阿瑟的亲信,所下达的任务实际就是麦克阿瑟的意思,所以协调的结果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陆战1师只好遵令行动,开始向北推进,不过由于史密斯心存担忧,虽然志愿军的阻滞力度并不大,但陆战1师还是行动谨慎,部队推进非常缓慢。而志愿军42军于11月7日放弃黄草岭,除了留下一个团在古土里以北依托有利地形节节阻击外,主力逐渐向柳潭里以北转移。17日,九兵团到达后接替了42军在长津湖和柳潭里以南地区的防务。



        11月23日,美第10军下达了总攻势作战命令:陆战1师担负主攻任务,首先攻占柳潭里以西约90公里的武坪里(从那里到鸭绿江边的道路条件比较好),然后向江界继续挺进。第7步兵师作为助攻,在陆战1师东侧展开,沿长津湖东岸向柳潭里推进。第3步兵师则负责掩护西翼,并保护后方地区。根据这一命令,陆战1师随即下达了向武坪里攻击的命令,但是史密斯师长特意要求将真兴里地区划归陆战师的作战区域,并在真兴里与古土里之间部署守备部队,以确保师的后方补给线,这一决定再次显示了史密斯师长对后方补给线安全的深深担忧,此举就是靠自己部队来保卫后方补给线,才能使史密斯感到稍许心安。而他在前一阶段北进中,始终对补给线投入了极大关注:在10日攻占古土里后不仅立即下令工兵修建与真兴里之间道路,使M—26潘兴坦克能够通行,还修建了可供轻型飞机起降的小型机场;19日又将配备5辆大型推土机的工兵连派往下碣隅里修筑小型机场;23日在下碣隅里开设补给分站,储存大量补给物资(其中粮食和燃料各8日份、弹药1.3个基数)——这些注重后方补给的措施在以后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11月24日,陆战1师命令陆战7团攻占并控制柳潭里,然后陆战5团超越陆战7团向西直取武坪里,陆战1团则在下碣隅里、古土里和真兴里担任守备,掩护补给线。至此陆战1师在长津湖地区全部展开,并完成了总攻准备。



        长津湖,位于朝鲜东北部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是朝鲜东北部最大的湖泊,由发源于黄草岭地区的长津江在柳潭里与下碣隅里之间所形成的湖泊。在长津湖以东约30公里,是由长津江最大支流赴战江所形成的赴战湖,两大湖泊及其附近地区就被称为长津湖地区。两湖周围丛山林立,平均海拔约1300米,几乎全是崇山峻岭连绵不断的崎岖山区,山上林木繁盛,山间道路狭窄,偶有几处村落也是人烟寥落。长津湖地区从10月下旬开始进入冬季,至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已经下降到零下27度,风雪交加的严寒气候,山高路窄的复杂地形,战场环境是异常险恶,可以说在这样的环境下就连基本生存都不容易。



        志愿军九兵团入朝后即按照预定部署,向长津湖地区开进。在行军途中,部队严格执行隐蔽要求,夜行晓宿,严密伪装,两个军约十万人悄然进入战区,联合国军虽然每天都派出飞机对该地区进行空中侦察,却丝毫没有发现九兵团的行动踪迹。——战后,联合国军将九兵团这一隐蔽开进称为“奇迹”!但是由于入朝仓促,战前准备极不充分,入朝之后又由于美军的大规模轰炸(美军从11月初开始为了配合即将开始的总攻势,对朝鲜北部进行了大规模空袭),后勤补给极其困难,粮食、被服、弹药等物资无法运到部队手里,而长津湖地区人烟稀少,根本无法就地解决食宿,部队只好在雪地露营,加上粮食被服均严重不足,出现了大量因冻饿而产生的减员。九兵团战役反击准备因此无法按时完成,只好要求将原定11月25日的反击时间推迟两天,这也就是志愿军西线25日开始反击而东线依旧平静如初的原因。



        11月26日,陆战1师开始向武坪里攻击前进,陆战5团第2营由于第7师32团第1营接替了在下碣隅里以北地区的防务而得已抽身前往柳潭里参加即将开始的作战,陆战1团第1营也于同日到达下碣隅里,接替陆战7团第2营的防务,使该营能够北上柳潭里与团主力会合。这天,由于志愿军主力尚未到达,所以陆战1师的推进几乎没有遭到抵抗,进展非常顺利。师长史密斯也乘直升机赶到柳潭里,听取战局报告并在直升机上仔细观察了攻击道路的地形。当天,陆战7团在柳潭里地区的小规模战斗中俘虏了3名志愿军士兵,这3人供称是属于20军60师的,还称他们所在的部队计划将投入4个师同时攻击柳潭里、下碣隅里、古土里。美军认为普通士兵根本不可能了解军级单位的作战计划,丝毫没有引起重视。



        11月27日,长津湖地区普降大雪,气温下降到零下30度,九兵团第20军四个师(第58、59、69和89师)和27军的三个师(第79、80和81师)共约八万人,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缺衣少食的困难,悄然进入攻击位置。第27军的第94师和第26军也开始从厚昌地区向长津湖开进。



        27日,在长津湖地区,从北到南的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古土里、真兴里等处,美军部署情况如下:



        新兴里:美第7步兵师31团、32团第1营和师属炮兵营;



        柳潭里:陆战5团、陆战7团(欠一个连)、陆战炮兵第11团两个炮兵营;



        下碣隅里:陆战1团一个营、陆战7团一个连、炮兵第11团一个炮兵营和陆战1师前指及师直属部队;



        古土里:陆战1团一个营、炮兵第11团一个炮兵营;



        真兴里:陆战1团一个营。



        陆战1师师属坦克营(辖四个坦克连,约70辆坦克)位于真兴里附近的麻田洞,陆战1师的师部还在兴南,但是师司令部连和各部门的主要人员都已经到达了下碣隅里。这样,在长津湖地区,美军共有一个师前进指挥部、步兵四个团、炮兵一个团又一个营、坦克一个营,总共约一万人。此外,陆战1师的师侦察连和英军第41分遣队正向长津湖地区前进中。



        当天早晨8时25分,陆战7团第3营向柳潭里至武坪里公路两侧山地攻击前进,在克服了轻微抵抗后便顺利占领柳潭里以西的1426高地和1403高地。随后陆战5团第2营超越陆战7团第3营继续向西,但在第一目标1271高地遭到了志愿军第20军的顽强防御,几次攻击均未奏效,最后在陆战7团3营的支援下,才艰难地夺取了1271高地。同时,陆战7团向西南和北面派出了配有迫击炮的战斗侦察小分队,都遭遇了志愿军大部队,经过激烈战斗才得已撤回柳潭里。中午过后,美军就接连发现志愿军侦察人员抵近柳潭里进行侦察,毫无疑问,夜幕降临后,志愿军一定将会发起其擅长的夜袭,所以从下午15时开始,美军就停止了进攻,构筑工事,准备迎接天黑后的战斗。——而不是像有些资料上所称,美军是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遭到的攻击。







        血战新兴里







        28日天亮后,美军立即开始反击,企图重新恢复各部之间的联系,改变被分割的不利态势。59师死鹰岭阵地、80师新岱里阵地和60师小民泰阵地三处成为美军反击的重点,九兵团一面组织力量顽强抗击美军反击,一面按照新的作战计划调整部署,准备当晚再战。



        从这天开始九兵团的攻击重点转为美第7师31团所在的新兴里,这个新兴里位于长津湖以东,丰流江汇入长津湖的南侧,村子地势是南高北低,东西狭长,村北地势平坦且有窄轨铁路(但已废弃)和公路,便于机械化部队运动,村西滨湖,地形狭窄,不便于大部队展开,村南主峰、1221、1239等三座山峰呈三足鼎立之势,鸟瞰通往后浦、下碣隅里公路,在新兴里的美军是第7步兵师31团和32团的一个营。



        早在27日夜间,志愿军就集中80师和81师242团共四个团由27军副军长兼80师师长詹大南统一指挥对新兴里之敌进行了攻击。子夜12时,在嘹亮的军号声中志愿军全线发起攻击。



        238团附240团2营沿着北面的山沟直插新兴里公路桥和新兴里二沟,因该团先头1营走错了路,所以团长临时改以3营首先投入攻击,3营以班排为单位同时对二沟村里50多个独立家屋发起攻击,1营赶来后穿过战斗正酣的二沟猛扑新兴里北侧的1100高地和1200高地,然后就势冲入新兴里村内,240团2营迅速插入新兴里美军阵地纵深,夺取了新兴里公路桥,然后协同3营肃清在二沟里的美军,割裂了新兴里与内洞峙两地美军的联系。



        239团从丰流里以北经泗水里展开攻击,先后攻占1455和1250高地后,从南面和东南两面冲入新兴里,担负穿插的2营4连肃清1100高地附近美军警戒哨后留下2班坚守1100高地,其余部队一路杀进村里,冲在最前面的指导员庄元东和1班多名战士倒在美军猛烈火力之下,连长李长言迅速改变战术,指挥部队以班为单位隐蔽前进,5班和6班连续消灭了几座家屋里的美军,其中三间家屋均有电话机、报话机,墙上还挂满了作战地图,原来5班和6班打掉的是美军31团的团部!接着5班和6班继续向西前进,拂晓前夕突袭了美军57炮兵营的阵地,干净利索地解决了还在睡梦中的炮兵,缴获了12门105毫米榴弹炮。这一行动对于以后的战斗意义非常深远,捣毁31团团部对于美军指挥体系的打击自不待言,袭击57炮兵营阵地,使得美军在以后的战斗中该营的105毫米榴弹炮就再没有发挥作用,不仅大大减少了攻击部队的伤亡,而且极大缩短了战斗进程。就在5班和6班接连取得战果之时,7班和9班夺取了公路桥边的家屋,控制了桥头阵地。至此,4连出色完成了穿插敌纵深的任务,但是4连伤亡已达67人,而且班排建制也出现混乱,天亮后美军从三面反扑,4连处境非常危险,因此在请示了2营后撤出新兴里,可惜由于兵力不足,缴获的榴弹炮和大量物资均没有带出。



        240团3营的任务是攻占内洞峙,这是新兴里西北的制高点,可以俯瞰整个新兴里,是美军新兴里环形防御圈的重要一环。战斗打响后,
        3营连续夺取四个高地后被1318和1216高地美军火力压制,难以发展。团长立即将1营投入战斗,这才打破僵局,于凌晨4时许一口气攻占三个高地,至凌晨,240团已占领新兴里东北、正北、西北一线多处高地。



        242团则绕过新兴里,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新兴里南面公路,1营和3营先后攻占公路两侧的高峰和1221高地,彻底截断了新兴里到下碣隅里的公路。



        这一夜战斗中,志愿军涌现出了一位杰出的战斗英雄孔庆三,孔庆三是80师炮兵团5班班长,当晚战斗中孔庆三所在炮班配属238团3营攻击新兴里二沟,为了摧毁美军在一幢集团家屋里的火力点,孔庆三指挥炮班将九二步兵炮前推实施抵近射击,由于天寒地冻无法迅速构筑发射阵地,他只得就势利用地形将炮左驻锄扎在一块大土包上,但是右驻锄却无处可以利用而翘起,此时战斗情况非常紧急,不容片刻犹豫,孔庆三便将一把铁锹插进右驻锄的手提环,用自己的肩头死死顶住铁锹把,把自己的身体构成火炮的基座,然后大声命令炮手开炮——一声巨响之后,集团家屋被准确摧毁,孔庆三则因巨大的后坐力撞击而死!作为炮班长,他非常清楚火炮后坐力的威力,也非常清楚这样做的结果,但是为了战斗的胜利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生命,战后他被追记特等功,并追授“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经过一夜激战,238团攻占了新兴里以北、以东一线高地;239团攻占1455和1100高地,并曾一度攻入新兴里村内;240团夺取了内洞峙东北、正北和西北一线高地;242团攻占新兴里以南的1221高地、高峰和新岱里,完成了对新兴里及内洞峙地区美军的合围。28日天亮时新兴里周围地区的高地,几乎全被志愿军所控制,美军被压缩在方圆不到2公里的狭小地域,形势岌岌可危。







        降伏北极熊



        28日白天,志愿军主要应付美军的反击,加之没有获得充足后勤补给,未能对新兴里被围美军发起进攻。18时刚过,夜色甫降,志愿军80师就全力开始了攻击,在攻击开始前80师虽竭尽所能集中全部炮火进行火力急袭,但是由于补给跟不上,炮弹匮乏,炮火急袭只持续了短短五分钟!炮火一停,238团和239团便向新兴里发起了攻击,尽管这两个团已经连续战斗了一天一夜,伤亡减员已达三分之一,但是士气依旧高昂,不顾美军猛烈火力前赴后继勇猛冲击,238团从东南方向进攻,239团从西南方向进攻,至午夜前后,已有多个部队相继突入新兴里村内,与美军展开了巷战。但是志愿军缺乏有效的通信手段和工具,师团之间主要靠有线电话,团以下主要靠人力通信,在炮火连天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根本无法及时有效地上传下达,师团指挥无法及时掌握部队进展,也就无法在最有利的时机、地点投入预备队以扩张战果,形成了各自为战毫无协同的局面,使本来就不强的战斗力进一步被分散削弱,而美军则依托工事充分发扬坦克炮、无后坐力炮、多联装高射机枪等火器的火力优势,成功阻滞了志愿军的攻击。



        240团在师炮兵营六门75毫米山炮掩护下全力攻击内洞峙,1营和3营主攻内洞峙,2营则插入新兴里与内洞峙之间,占领公路桥,切断两地之间的联系。战斗打响后,1营迅速夺取了制高点1249高地,2营勇猛穿插直取公路桥,摧毁公路桥边的美军营指挥部,并控制大桥以及附近高地,3营也从公路一侧迂回攻击,在志愿军的猛烈打击下,内洞峙守军不得不放弃阵地夺路而逃,由于3营估计不足,只在公路上部署了一个排,力量单薄无力阻止美军的突围,结果有300余美军得已逃入新兴里。



        29日拂晓,詹大南见部队伤亡大进展小,天亮前已无可能解决战斗,便下令各部撤出村内,退回村外阵地,整顿建制准备再战。80师经连日苦战,伤亡及冻饿减员严重,各团为了能继续保持战斗力不得不合并缩编建制,238团缩编为六个步兵连(每连仅约50人),239团缩编为三个步兵连、一个重机枪连和一个迫击炮连,240团减员情况好于上述两团,故未做缩编。直到这时,詹大南才通过俘虏了解到,新兴里守军是四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而不是战前所判断的一个加强营!——九兵团此时才真正了解战场态势,鉴于新兴里之敌与其他地区美军距离较远,比较孤立,而且第7师的战斗力也不及陆战1师,因此决定再增派81师加入新兴里作战,81师241团直接参加对新兴里的攻击,243团则在大小汉岱里一线展开防御,阻敌增援并掩护攻击部队侧翼。就这样27军总共集中五个团的兵力由詹大南统一指挥,决心消灭新兴里之敌!29日晚,27军抓紧时间调整部署,休整补充,没有发起攻击。



        30日晨,81师师指及241团到达丰流里,原配属80师的242团归还建制。同时,94师也到达长津湖地区。27军立即调整部署,以241团接替239团1250高地防务,以94师281团接替243团部分防务,使243团能全力坚守大小汉岱里地区。在调整部署的同时,各部还进行了政治动员,并补充了一些弹药。



        被围困在新兴里的美军鉴于外围阵地越来越多地被志愿军攻占,包围圈越来越小,情况越来越危急,遂孤注一掷向南突围,在飞机掩护下激战一天仍未能突破239团阵地。而从后浦北进解围的美军在连日攻击无果的情况下,畏惧被歼而南撤柳潭里,使新兴里之敌更为孤立。



        当晚大雪纷飞,气温继续下降,志愿军冻伤人数大为增加,但仍于23时以四个团的兵力发起了猛攻,238团从东南、239团从南、240团从东北、241团从西北同时开始突击,战至拂晓各部均突入新兴里村内,与敌展开逐屋争夺。在纵深战斗中,241团2营、3营在公路沟附近以密集队形冲击,结果遭到美军猛烈火力拦阻,伤亡较大。此外由于通信不力,战地总指挥詹大南无法及时有效进行指挥协调,整个战场呈现出混战态势,而美军经连日激战,外援断绝,士气畏缩,此时在志愿军四面猛攻下,渐显不支。詹大南见战场形势有利,果断下令天亮后继续攻击务求全歼该敌!天亮后尽管战场上空一直有数十架次美军飞机盘旋,但是由于双方战斗队形交错胶着,美军飞机难以识别敌我,也就无法实施有效的空中支援。见无空中威胁,志愿军士气更旺,连续组织攻击,包围圈越来越小。至12月1日中午11时许,被围美军向新兴里以西开始了最后的突围,在将所有炮弹倾泻一空后,美军残部在十多辆坦克掩护下拼尽全力向241团阵地发起冲击。241团3营8连所在阵地首当其冲,打退美军几次冲击后,8连官兵伤亡殆尽,只剩下阎洪全一人,他孤身奋战终于坚持到友军赶到。241团虽奋力阻截,并给予美军以大量杀伤,但未能堵住美军的突围。238团、239团和240团肃清当面之敌后,纷纷转入向美军突围方向追击截击,公路上到处是混战。240团3营7连2排5班长隋春暖在攻击内洞峙战斗中表现出色,不顾两个脚趾冻伤首先指挥5班迂回攻占制高点,保障了正面攻击的连队主力的安全,当2排遭到敌交叉火力拦截,便主动建议自己率领5班坚守阵地掩护全排转移,并击退美军多次反击,最后当邻近的8连阵地被突破的危急关头,主动率领全班从敌侧翼发起攻击夺回了阵地,此时仍带伤指挥全班追出近十公里,在公路上截住一股美军,隋春暖勇敢地与敌展开近战肉搏,一连毙敌多人,生俘5人。战后隋春暖获得特等功臣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战士荣誉一级勋章,5班也被授予“新兴里战斗模范班”荣誉称号。



        美军突破241团阵地后继续沿公路南逃,在1221高地附近遭到守军242团3营以全营火力的猛烈射击,队形被打乱,美军代理团长费斯中校只好下令自行突围,于是美军分成数股四散而逃,一路见沿公路南逃无望,竟然企图从冰封的长津湖面上突围,结果厚实的冰层无法承受汽车、坦克的重量,轰然坍塌,车上的美军尽数落入湖中冻溺而死。另一路约400多美军突破242团3营的阵地继续南逃,在后浦以北地区被242团1营迎头截住,经过一夜激战,至12月2日凌晨被1营尽数消灭。只有200多美军沿长津湖边隐蔽南逃,摆脱了志愿军的追击,逃入柳潭里。



        至此,新兴里内洞峙地区的美军第7步兵师31团、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被27军基本歼灭。此战,共毙伤美军31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以下2807人,俘虏384人,击毁坦克7辆、汽车161辆,缴获坦克11辆、各型汽车199辆、105毫米榴弹炮16门、高射炮7门、57毫米无后坐力炮28门、迫击炮88门、90毫米火箭筒44具、60毫米火箭筒83具、重机枪61挺、轻机枪87挺、各种步枪2227支、手枪70支。可惜缴获的武器装备大都被美军空袭摧毁。



        美第7师第31团,由三个步兵营、一个坦克连(编有坦克22辆)编成,编制员额3191人。组建于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该团曾参加1918年至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战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该团团旗上就有北极熊的图样。二次大战期间,该师参加过太平洋战场上的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岛等战役,称得上是陆军中战斗力较强的团队,最终在朝鲜北部的冰天雪地中遭到了覆灭的命运。其团旗被239团3营通讯班长张积庆缴获,后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31团团旗被缴,团长被击毙,全团几乎被全歼,是美军战历上罕见的。这也是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惟一一次成建制地全歼美军一个团的光辉战例。但是必须看到,新兴里之战歼灭美军31团,存在很多特定因素,首先该团与其他美军部队距离较远,位置比较孤立,难以得到友邻支援与策应;其次对该团的攻击从11月27日晚发起战斗到12月4日凌晨整整经过五天五夜的激战(其他战斗中如果一两天不能解决战斗,被围美军就会在大量航空火力支援或友邻策应下突围);而且该团所在地区山高路狭,又逢寒冬时节对于机械化部队机动极其不利;战斗开始后团指挥部和炮兵阵地遭到毁灭性打击,其指挥系统和炮火直接支援都大受影响。在以后的战争再无这样集中如此之多的有利条件,因此也就再无歼灭美军团建制部队的战例。



        但是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加上非战斗减员高达万人,在战斗中暴露了志愿军通信手段装备落后,后勤补给脆弱的弱点,例如在27日晚的战斗中,80师与各团的电话线路全部被炮火打断,导致通信指挥全部中断,战地总指挥詹大南就只能在指挥所里无奈地坐等,完全丧失了对部队的有效指挥!而后勤补给严重匮乏,士兵在冬季的高寒地区得不到粮食被服供应,因此出现大量冻饿减员,使部队战斗力遭到严重削弱。弹药补充也是极不充分,尤其是炮弹供应不上,使志愿军在控制了四周高地的情况下,无法利用居高临下的有利态势实施炮火压制与打击,大大增加了作战的困难



        该内容由 天涯刀客 在 2003-12-31 11:10:21 编辑过


        天涯刀客发表时间: 2003-12-31 10:39:16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ZT: 冰血长津湖(下)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ZT: 冰血长津湖(下)





        柳潭里惟一的一辆M4A3坦克(乘员已从下碣隅里乘直升机赶到)随同尖兵为主力开路。炮兵部队中,装备155毫米榴弹炮的第11炮兵团第4营由于火炮比较沉重,在撤退开始前打光所有炮弹,炮车被安排在整个行军纵队的最后,以免堵塞道路,然后将第4营炮兵组成9个步兵排,3个排配属给陆战5团,2个排配属给陆战7团,另4个排则由炮兵第4营营长直接指挥掩护炮车。而装备105毫米榴弹炮的第11炮兵团第3营则分为两部分,在撤退途中梯次前进,交替进行炮火掩护,以保证炮火支援不至中断。



        为了运送战斗中可能出现的伤员和德洞山口的伤员,两位团长决定在车辆上保留足够的空座位,因此能乘车的必须是因为战伤或冻伤而不能行走的伤员,连两位团长都以身作则下车步行。能够步行的轻伤员配置在车辆两侧,负责保护车辆,而车上的伤员也必须携带武器,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利用车辆进行战斗。只是阵亡士兵的尸体,实在因为无法带走,而被迫留在柳潭里,这一点是有悖于海军陆战队死不留尸的一贯传统,但在此时的紧急情况也只能如此了。——出发前为85名阵亡官兵举行了葬礼,并记录下尸体埋葬的准确地点,停战谈判后朝鲜方面根据美方提供的资料,将这85具交还美国,最终使其魂归故里。







        陆战5团3营开始撤退后,左翼的陆战7团3营必须确保1542高地,以保障主力的安全撤退。1542高地位于柳潭里以南,南北长约300米,与1581高地山势相连,犹如公路上的两扇大门,开则畅通无阻,闭则路断道绝。陆战7团3营经过一天的苦战也未能再夺回1542高地的山顶,只能在高地东坡上构筑工事组织起并不坚固的防线。天黑后,志愿军27军79师235团即以全力向陆战7团3营发起猛攻,力求在夜间将其全歼。陆战7团3营虽然在志愿军猛烈的攻势下不得不后退到高地与公里之间的山坡上,但是仍勉强组织起防线,拼死掩护着公路上的车队,为此3营付出了巨大代价,G连和I连总兵力还不到200人(H连已配属陆战7团1营前往德洞山口)。不过总算捱过了1日夜间,天亮后,美军飞机轮番出动,使3营的压力大为减轻,志愿军迫于美军空中打击,不得不停止对3营的总攻,仅不断以排为单位实施骚扰性质的攻击。



        右翼的陆战5团1营所占领的阵地,正面对着长津湖,有着良好的射界,因此在1日夜间战斗中,从结冰的长津湖湖面上冲过来的志愿军遭到了迫击炮和机枪火力组成的交叉火网,伤亡惨重,尽管零星志愿军的渗透彻夜未停,但是1营的阵地基本无恙。1营在2日中午后撤出阵地,作为撤退纵队的右翼随同主力撤退。



        陆战5团和7团的团部、辎重、补给部队和炮兵跟随在陆战5团3营后前进,不断有志愿军小股部队的袭扰,行军纵队多次被迫停止前进,下车应战,不过总算蹒跚地到达了德洞山口。



        担负后卫重任的陆战5团2营坚守1276高地,掩护主力后撤。从1日子夜开始就遭到了志愿军的围攻,志愿军以火力与机动堪称完美的结合,攻势如潮,在巨大压力下,2营只得呼唤夜间空中支援,美军知道2营处境相当危急,赶紧出动5架夜间战斗机,对2营阵地前200米范围以集束火箭实施了覆盖射击,才保住了阵地。天亮后,志愿军的攻击仍没有停止,与2营围绕1276高地的争夺一直持续到中午以后,2营最后完全依赖强大的空中支援才脱离战斗,作为后卫撤向德洞山口。



        12月3日下午,柳潭里的陆战5团和7团主力陆续到达德洞山口,会合了先期到达的陆战7团1营和坚守此地的陆战7团2营F连,稍事整顿就继续向下碣隅里撤退。由于收容了大量伤员,卡车上已经人满为患,只得命令可以行走的伤员全部下车,紧跟着车辆行动,即便如此还是连卡车的车篷上都坐满了伤员。整个行军纵队的顺序是:坦克、陆战7团1营、陆战5团3营、陆战5团1营、两个团部、陆战5团2营和陆战7团3营。在纵队上空,始终有两架联络机盘旋,一面向地面部队通报周围情况,一面引导攻击机实施空中掩护。仅12月3日一天,陆战队航空兵就出动了145架次飞机为这两个团实施空中掩护。同时,美军运输机还随时根据召唤为地面部队空投燃料,虽然从柳潭里到下碣隅里只有22公里的路程,但是由于道路状况很不好,加上不断的战斗,所以汽车的油耗非常惊人,好在有空投保障,才保证了车队顺利行进。只有炮兵第4营的155毫米榴弹炮牵引车燃料耗尽后,空投补给的燃料落在志愿军阵地上,断绝了燃料之后,美军只得放弃了这8门威力巨大的大口径榴弹炮,为了不让志愿军使用这些重炮,美军立即派出飞机将其炸毁。



        过了德洞山口后,能阻止美军撤退的要点就属死鹰岭了。死鹰岭位于德洞山口东南约3公里,是长津湖西南小白山脉中的一座险峻山岭,海拔高度1519米,所以又被叫作1519高地。整个山峰远望如同一只死鹰卧在山岭之上,故此得名,山顶怪石突兀,酷似尖利的鹰嘴。山脚下就是柳潭里通往下碣隅里的公路。



        早在11月22日,陆战1师向北进攻时,就派出陆战7团2营的两个连驻守在死鹰岭,守军分为两部分,以两个加强排配属重机枪、60毫米迫击炮等重武器守备山顶,主力则集中在山峰东侧,与山顶守军成为犄角之势。由于气候严寒,山顶上冻土层厚达35厘米以上,难以构筑工事,所以美军只是在要道上布置了一些铁丝网和绊索照明地雷,防御是比较薄弱的。



        正是由于死鹰岭重要的地理位置,因此夺取死鹰岭从一开始就是志愿军围歼陆战1师的重要一环。志愿军派出了最精锐的部队——20军59师177团1营奉命务必在11月28日拂晓前攻占死鹰岭,彻底封闭柳潭里至下碣隅里的交通。



        27日子夜时分,1营1连到达死鹰岭,2排正面佯攻,1排兵分两路从两翼发起奇袭,3排则为预备队。战斗打响后,美军在黑夜中乱作一团,仅经过半小时的战斗,1连就迅速夺取了山顶阵地,美军残部退守西北山岭。天还没亮,东面的美军主力就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向山顶发起攻击,退守西北的美军残部也乘机反击,1排、2排遭到美军两面夹击,处境极其危险,好在3排及时赶到,才稳定了局面。天亮后,美军即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发起了一轮接一轮的攻击,1连伤亡惨重,连长王龙保、指导员王永奎、1排长李玉海相继牺牲,2排长赵殿忠指挥剩余的战士拼死坚守,终于坚持到3连赶来。为表彰1连的英勇战绩,战后授予1连集体一等功。



        29日夜,59师转归27军指挥,控制死鹰岭、新兴里、西兴里等阵地,坚决阻敌增援与突围。根据这一命令,59师调整部署,以175团坚守1419高地、1542高地、1581高地和1520高地;176团以一部控制雪寒岭、西中里、1408高地,主力位于闲上里,机动出击;177团死守死鹰岭、德洞山口、西兴里。




        30日夜,177团组织一个连向死鹰岭地区美军残部反击,力求彻底肃清这部残余美军,确保死鹰岭。但是美军依仗优势炮火拼死坚守,志愿军的夜袭虽给予美军一定杀伤但未能彻底歼灭。



        12月1日,柳潭里美军猛攻1419高地,最终于16时攻下1419高地,鉴于1419高地是切断柳潭里美军退路的要点,59师立即组织175团和176团的五个连反击,激战彻夜再次夺回高地。2日拂晓,美军即在40架飞机掩护下,继续猛攻,接连突破1419高地、新兴里、德洞山口等阵地,直逼死鹰岭。



        19时50分,从柳潭里撤退部队的先头营陆战7团1营,到达下碣隅里村外500米的开阔地,根据戴维斯营长的命令,全体官兵在此列队,整理好军容,迈着正步走进下碣隅里,尽管这些人身上满是冰碴雪花与硝烟尘土,尽管这些人都是胡子拉碴而疲惫憔悴,然而依旧步伐整齐,先是步行的队伍,再是满载伤员的车队,——正是陆战7团1营先是以美军从未有过的夜间越野机动驰援德洞山口,再是连日苦战掩护主力后撤,在美军中赢得了“德洞山口赛跑者”的绰号,他们进入下碣隅里时的整齐队列,正充分显示了陆战队坚韧顽强的传统作风。在他们身后,绵延的车队还在陆续开来,直到12月4日14时,后卫陆战7团3营才全部到达下碣隅里。从柳潭里到下碣隅里的突围历程是如此艰辛,以至于美国海军陆战队自己都这样评论:“综观陆战队的历史,再没有什么比从柳潭里突围途中所忍受的一切更为艰苦的了!”更有人将柳潭里的突围形象地称为“印第安笞刑”,在美洲印第安部落里有一种古老的刑罚,受罚之人要从排成两列手持笞杖的行刑者之间走过,一路上将饱尝雨点般落下的笞杖——这与柳潭里突围的美军是何其相似!



        从柳潭里到下碣隅里约22公里的路程,从开始撤退到最后一支部队到达目的地共用了77个小时(先头部队用了59个小时),平均每 小时行军约285.7米!也就是说,每走一公里要花三个半小时!不过,两个陆战团的主力基本撤出,尤其难得是1500名伤员(其中600名重伤员)没有被扔下,全部带出。重装备除了9门155毫米榴弹炮外,基本也被带出,而伤亡也比预计的要小。



        此次撤退成功的原因是:一是确实掌握了要点德洞山口,二是卓有成效的空中支援,三是陆战队坚韧顽强的战斗作风和意志。







        突围的准备







        当陆战7团1营迈着整齐的步伐,排着整齐的队列走进下碣隅里时,还把脚下被冻得坚硬的土地踏得咯吱作响,在他们心目中,下碣隅里无疑就是可以遮挡危险与风雪的庇护所,特别是当他们在暖和的帐篷里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时,这一想法更是强烈,然而撤回下碣隅里只是陆战1师漫长而艰险的撤退之旅的第一步,此后的路途将更为艰辛与困苦。



        从柳潭里的部队顺利撤至下碣隅里对美军而言,无疑是极大的鼓舞,尽管付出了不小代价,但是毕竟证明了志愿军还不足以拥有能一口吃下陆战1师的铁齿钢牙,因此士兵们对于杀开血路撤到海边,已是信心大增。



        史密斯师长对搭乘运输机赶到下碣隅里的美国、英国和法国的战地记者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在介绍了柳潭里撤退行动之后强调了他的观点:“退却,是指在被敌人压迫的情况下,向友军控制所安全的后方地域转移。而此次作战,后方也是被敌人所占领,因此我们不是退却,而是向另一个方向进攻!”史密斯的话作为最能形象说明长津湖之战的描述,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名言。但是在来自纽约《先驱论坛报》的战地女记者玛格丽特·希金斯的眼中,“官兵们的衣服破烂不堪,他们的脸被刺骨的寒风吹肿,手套破了,帽子没了,耳朵被冻成紫色……他们究竟还有没有力量再突围出去?……陆战5团团长默里中校,像失魂落魄的亡灵,与指挥仁川登陆时的默里简直判若两人!”



        此时,在下碣隅里共有陆战1师官兵约8000人、美第10军直属部队约1500人、美第7步兵师余部385人、英国第41特遣队125人和少量韩国警察,总兵力约一万人。而在其周围则有志愿军的十个师,并已炸毁了从下碣隅里到古土里公路上的所有桥梁,撤回古土里丝毫不容乐观。



        12月1日,下碣隅里的机场跑道终于在史密斯师长的一再督促下完工了,这归功于史密斯师长的坚持和工兵的不懈努力。机场跑道只有880米长,宽仅15米,而根据下碣隅里的海拔高度和飞机起降技术要求,至少需要2300米的跑道才能符合,然而几千名伤员就是要靠这样一个不符合标准的简易机场撤离,于是陆战1师于1日下午2时30分进行了飞机首次起降试航,第一架C—47运输机成功降落然后又运载着24名伤员成功起飞!就这样,空运伤员终于成为现实,这对于陆战1师从长津湖撤退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当时在下碣隅里共有约5000名伤员,要带着这么多的伤员杀开血路撤至海边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空运伤员后送时,发现有人虚报伤情以混上飞机(主要是陆军人员),因此史密斯下令采取伤员登机核查制度,由陆战1师主治军医尤金·哈林上校决定是否后送,哈林以陆战5团军医莱森登少校的伤情为标准,比莱森登伤重的才可以登机。有人想慌报伤情早点脱离苦海,也有人情愿与自己的战友生死与共,对于不愿后送的重伤员,则采取强制措施。




        伤员空运主要是由C—47运输机承担(注,C—47运输机是美国道格拉斯公司在其生产的DC-3客机基础上研制成功的双发动机活塞式军用运输机,1935年12月原型机首次试飞,1940年开始装备部队。该机有多个型号,总产量高达10123架。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力军用运输机,翼展28.9米,机长19.63米,机高5.18米,最大载重量约为2.5吨,可载28名武装士兵或28副担架),伤员被送到连浦机场后立即转送设在兴南的陆战1师后方医院和陆军第121后方医院或是停泊在兴南港附近海面上的“慰藉”号医院船上,少数伤势严重则被直接送到日本。从12月1日至5日后送伤员情况为:1日311人,2日960人,3日464人,4日1046人,5日1550人,6日137人(6日撤退已经开始),总计4468人,其中3150名是陆战1师官兵,1150名是陆军官兵。在整个空运行动中,有两架C—47在降落时受损报废,但飞行员无一伤亡。C—47在运走伤员的同时,还运来了在空投中容易受损的药品、器材等物资和537名伤愈归队的陆战1师官兵。除了C—47空运补给物资外,美军还出动C—119运输机向下碣隅里空投了包括弹药、燃料、食品等在内的各种补给物资,总共约372吨,由于地面已经冻得坚硬如铁,很多物资在空投中受损,还有一些落在志愿军火力控制地区,所以美军实际得到的数量并不多,好在陆战1师从11月23日起就在下碣隅里储存了大量补给品(其中粮食和燃料各8日份、弹药1.3个基数),这才刚刚达到撤退行动所需物资的最低数量。







        史密斯还对下碣隅里的部队进行了整编,编成两个团战斗群:



        陆战5团战斗群,除陆战5团外还配属陆战1团第3营、英军第41特遣队、第1工兵营A连、第1通信营分遣队、陆战1师第2辎重队(下辖卫生营、勤务营、第1汽车运输营分遣队、陆军第10战斗工兵营D连、陆军第513、第515汽车连和宪兵连交通排)、陆军第31步兵团坦克连、第11炮兵团第1营和第2营D连(共4个105毫米榴弹炮连)。



        陆战7团战斗群,除陆战7团外还配属陆军暂编营(由陆军第7步兵师残部编成)、第1工兵营D连、第1通信营分遣队、陆战1师第1辎重队(下辖师部营、第10军司令部分遣队、第1汽车运输营主力和宪兵连主力)、第1坦克营D连、第11炮兵团第3营和第4营L连(共3个105毫米榴弹炮连和1个155毫米榴弹炮连)。



        计划以第7团战斗群、第5团战斗群的顺序向古土里前进,到达古土里后,在古土里的陆战第1团战斗群加入到队列中作为后卫,全师经真兴里、五老里向咸兴前进。考虑到从下碣隅里到古土里的公里两侧比较开阔,视野良好,所以由步兵对公路两侧各700米范围的志愿军进行驱逐性攻击,以保障公路上的行军纵队不受志愿军轻武器的射击,700米距离以外则由迫击炮、榴弹炮和飞机进行火力压制。整个撤退过程中空中支援是不能不说的重要环节,从撤退行动一开始,就在行军纵队上空实施直接空中支援,白天保证每时每刻在行军纵队上空都保持至少24架飞机,夜间也出动夜间战斗机以提供不间断支援。公路两侧5公里范围内的空中支援必须由地面部队通过航空控制人员指引进行,以免误伤己方部队,而在5公里范围以外的目标,则可由飞机自由攻击。为此美军集中了所能集中到该地区的所有空中力量——在兴南附近海面上有4艘大型航母:“莱特”号(CV32)、“普林斯顿”号(CV37)、“福吉谷”号(CV45)和“菲律宾海”号(CV47);1艘轻型航母“巴丹”号(CVL29);2艘护航航母:“培登海峡”号(CVE116)和“西西里”号(CVE118);在连浦机场集中了陆战队航空兵的4个F4U海盗攻击机中队:VMF212中队、VMF214中队、VMF321中队和VMF323中队,舰载机和陆基飞机总共约500架,此外远东空军所属的战斗机和攻击机都可在必要时加入到空中支援中,而轰炸机则受命对志愿军后方地域实施猛烈轰炸,以阻止其向长津湖前线运送物资和人员。这是整个朝鲜战争期间美军最大一次航空兵力的集结,为陆战1师的撤退撑开一柄巨大的空中保护伞。



        就在下碣隅里美军紧张进行撤退准备时,九兵团再次根据战场情况调整部署:26军主力围歼下碣隅里之敌,得手后再南下直取咸兴;27军结束柳潭里战斗后休整两天,主力取道社仓里、黑水里向咸兴攻击,另以一个团攻取五老里,配合26军和20军围歼当面之敌;20军以一部继续围攻古土里,主力进至黄草岭地区,阻敌打援,待26军结束下碣隅里战斗后再全力攻击古土里,另派89师进至上、下通里地区,封闭长津湖地区美军退路。该方案上报后即获得中央军委和志愿军总部的批准。但是26军却因美军大规模的遮断空袭和恶劣天气影响,未能按时到达下碣隅里,而美军在下碣隅里已筑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完备的火力配系以及强大的空中支援,志愿军20军各部减员甚大,继续强攻难以为继,只得等待26军到达后再行攻击,所以志愿军未再对下碣隅里发起攻击。其间,志愿军九兵团于12月5日鉴于20军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苦战已逾一周,特别是下碣隅里与古土里之间南堵突围之敌,北阻增援之敌,表现极为英勇顽强,特通令嘉奖:“该军全体指战员高度发扬了英勇精神,对敌猛插分割,不怕艰险,守住了阵地,大量杀伤了敌人,打得很出色。此种高尚的政治品质,坚忍不拔的精神,殊堪钦佩与表扬,并望全体同志再接再厉争取更大胜利。”



        美军也非常担心志愿军再次攻击下碣隅里,组织了大量航空兵,尤其是长期配属陆战1师的陆战队航空兵第1联队更是倾巢而出,在为陆战1师前送补给后送伤员的同时,不分昼夜对下碣隅里周围地区进行狂轰滥炸,以阻挠志愿军集结兵力。







        撤向古土里







        12月5日中午开始,下碣隅里美军突围进入倒计时:陆战5团所属的三个营和配属的陆战1团第3营全部进入环形防御圈的一线阵地,其中的陆战5团2营进入东丘西侧高地,准备次日凌晨对东丘的攻击。陆战7团也加紧进行战前准备。从晚上直至6日天明,下碣隅里的美军炮兵对下碣隅里至古土里公路两侧进行了彻夜不停的炮击,一方面是为突围战斗做准备,一方面则是为了将炮弹全部打光以减少行军的负担。



        6日凌晨4时30分,陆战7团1营借助浓雾掩护,偷袭了岛内里西南的高地,迅速肃清了高地上志愿军约一个排的守军,占领了高地,为突围行动夺取了出发阵地。6时许,7团2营沿公路,7团1营为右翼,陆军暂编营为左翼,三个营齐头并进向古土里推进,曾坚守德洞山口的2营F连担任了先锋,不过巴伯上尉已经因伤后送,此时由韦尔中尉代理连长。F连刚离开下碣隅里阵地50米,就遭到了志愿军的射击,好在距离下碣隅里不远,F连一面将伤员送回下碣隅里(再由运输机后送),一面继续前进。志愿军稍事阻击便将最前面的F连和坦克排放了过去,而对后面跟进的2营营部、DE连和机炮连进行了更为猛烈的阻击。2营不得不组织F连和DE连向志愿军据守的高地进行反击,但是此时雾气尚重,能见度很低,无法进行有效的航空支援,所以反击一时难以得手。一直到太阳高升雾气消散后,才在飞机和迫击炮的火力支援下,压制了志愿军的阻击。不过在此次战斗中,美军伤亡不小,2营副营长和DE连的连长都负了伤。




        撤退途中的美军



        在7团开始向古土里突围时,陆战5团也向东丘发起攻击,以保障7团的突围,因为志愿军可以利用制高点东丘的阵地以火力封锁公路。从7时开始,陆战5团的重迫击炮就向东丘志愿军阵地进行猛烈攻击,7时30分起,陆战队航空兵的海盗攻击机也飞来助战,用炸弹、集束火箭弹和机炮对志愿军阵地不断进行轰炸扫射。经过两小时的火力准备之后,陆战5团2营才对东丘发起了攻击,经过激战,于下午14时30分夺取了东丘。







        26军迅速调整部署,午夜2时,全线发起了更猛烈的总攻,不仅是对东丘,而且对下碣隅里从东、南、西、北四面同时猛攻!而公路上的陆战7团也在26军的竭力阻击下,几乎是停滞不前。美军分散在公路和下碣隅里村里,两个团难以相互呼应,正是最为脆弱的时候,也是志愿军分而歼之的最佳战机。



        东丘自然是此次总攻的重点,志愿军迎着美军枪林弹雨英勇冲锋,前赴后继一直冲到二十米距离,猛投手榴弹,再呐喊着冲入阵地——美军士兵后来这样描述此次战斗:“从未见过如此之多的中国士兵蜂拥而至,一次次顽强地进攻。夜空时而被曳光弹交织成耀眼的火网,时而被照明弹照出可怕的光亮,中国士兵冲锋的身影在光亮下暴露无遗,他们在陆战队的坦克、大炮、迫击炮和机枪面前,源源而来,其视死如归的勇敢精神令陆战队肃然起敬!”东丘西面,曾是美军以各种零星单位拼凑的力量进行防御,在前几次战斗被志愿军认为是防御薄弱之处,因此此次便成为主攻之处,但是美军已经换上了久经战阵的陆战5团1营,战斗相当激烈,美军阵地一度被突破,陆战5团立即投入预备队连,拼死进行反冲击,才总算恢复了阵地。东丘南侧,美军在志愿军巨大压力下死伤惨重被迫稍稍后撤,放弃了前哨阵地,收缩力量确保核心阵地。只有在东丘西北,美军由于得到了三辆坦克的直接支援,火力相当雄厚,因此阵地才保无恙。




        古土里美军将阵亡者的尸体集中起来准备掩埋



        公路上,陆战7团1营再次进行夜战,在坦克掩护下攻占了1182高地,为公路上的2营打开了通路。2营随后用推土机清除了志愿军堵塞在公路上的路障,工兵修复了桥梁,这才一路战斗一路行军,先头部队于7日清晨5时45分进入古土里——从下碣隅里到古土里的18公里路程整整花了23个小时,平均每小时前进782米!进入古土里后疲乏之极的士兵一走进暖和的帐篷,就一头倒地呼呼大睡!而此时,公路上的战斗仍然在激烈进行中,陆战7团左翼的陆军暂编营因伤亡惨重被迫由陆战7团3营接替,这样原先由3营保护的团辎重车队就显得力量单薄了,随即成为擅长夜战的志愿军集中攻击的目标,3营不得不抽出两个连回过头来增援,才将辎重车队接应出来。




        被冻得僵硬的美军阵亡者尸体







        接着,陆战5团1营、陆战1团3营、英军第41特遣队依次出发,英军第41特遣队作为英军的精锐部队,在如此紧张的局势下依旧保持着大英帝国的傲慢——出发前全体队员秩序井然地列队,在不时呼啸而过的子弹声中,由队长检查各人的服装与武器。



        7日上午10时,留在下碣隅里村里的美军就只剩下最后的殿后部队陆战5团2营和执行破坏任务的工兵小队了。工兵小队是由第1工兵营A连一部和营部直属的爆炸物班混编而成,由A连连长库尔德上尉统一指挥。库尔德将工兵小队分成五个小组,每组由1名军官和5、6名士兵组成。破坏任务早在前一天就开始准备了,堆积如山的各种物资,包括服装、食物和弹药,先是由推土机碾压,再是浇上汽油,埋上爆炸物。出人意料的是,还没等后卫部队最高指挥2营营长罗伊斯中校下令,定时起爆装置就意外地提前爆炸了,一时间下碣隅里爆炸此起彼伏,接连不绝,碎片漫天飞舞,巨响震人心魄。就在一片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陆战5团2营撤出东丘阵地,向古土里撤退。工兵小队走在最后,沿途对经过的每座桥梁都进行了爆破,并逐一点燃遗弃的车辆,制造阻挠志愿军追击的障碍。志愿军紧接在撤退的美军后面进入下碣隅里,由于食物和冬装的极度匮乏,志愿军战士们进入村里便一头冲进熊熊烈焰之中寻找还能利用的一切物资。



        陆战5团行军时,基本是白天,所以得到了航空力量的全力掩护,沿途只受到轻微的抵抗,加上史密斯师长又命令已经到达古土里的陆战7团2营和3营再回过头来接应,所以和其他部队相比,陆战5团的撤退之旅可以用轻松来形容。另一方面,担负阻击的20军确实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因后勤补给几乎断绝,冻饿减员已达40%,人员疲乏困顿,弹药又所剩无几,实在无力阻止美军的突围。——17时,陆战5团先头部队3营到达古土里;22时,最后的殿后部队工兵小队也到达古土里。而紧跟在陆战5团后面的,并不是志愿军,而是数以千计的朝鲜平民,他们手提头顶着简单的行李,默默无声地跟在美军队列后,到达古土里后,由于美军担心其中混有志愿军,所以严禁其进入,他们只得静静地坐在村外的雪地上,无助地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撤退途中的陆战1师,停留在公路中的部队正等待先头部队清除志愿军布置的路障



        至此,陆战1师主力从下碣隅里到古土里的撤退顺利结束,其第一梯队耗时23小时,平均每小时前进782米;第二梯队耗时约9小时,平均每小时前进2公里;从最早的先头部队到最后的殿后部队,整个撤退历时约40小时,付出了阵亡83人,伤重死亡20人,失踪7人,伤506人,合计616人的伤亡,不过主力基本无损,而且带出了几乎全部的装备,在志愿军层层阻截的狭隘公路上夺路而走,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应该是很不容易的。原因主要不外三点,一是下碣隅里的机场前送补给后送伤员,这要归功于史密斯师长坚持建造下碣隅里机场的先进之明;二是极其有效的空中掩护,正是美军的空中掩护才保证了部队白天行军免受志愿军的猛烈攻击,特别要提到的是长期与陆战1师配合作战的陆战队第1航空联队,随同地面部队行动的航空控制组成员都是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能通过无线电通报目标位置、攻击角度以及开火时刻,从而精确引导飞机进行近距攻击,甚至出现精确攻击地面部队30米外目标的例子,体现了陆战队极其默契的空地协同水平;三是陆战队的顽强精神,在美军王牌部队中,陆战队始终以顽强战斗意志而著称,此次撤退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陆战7团一路走一路打,甚至还与志愿军展开过白刃格斗,这是在美军中所少见的。







        1081高地







        美军陆战1团2营是在11月27日到达古土里的,随后美军第7步兵师第31团2营于12月1日到达古土里,在陆战1团团长切斯特·普勒上校指挥下构成了古土里环形防御。由于战役开始后志愿军主攻方向是在更北面的新兴里、柳潭里和下碣隅里,因此古土里只遭到牵制性的攻击,两个营的守军基本完整。不过由于古土里以南的黄草岭被志愿军占领,古土里与真兴里的交通也被切断,只能通过空投获得补给(机场一直在施工中,直到7日才可使用)。——因为11月下旬柳潭里和下碣隅里的形势更为紧张,所以对古土里的空投不仅在优先程度上被列为第二等,而且运输机数量也非常有限,为此空运部门曾向普勒上校询问,是先运弹药还是先运取暖设备,普勒上校认为有弹药但士兵冻坏了同样无法作战,而只要士兵身体健康,即使没有弹药也能用刺刀战斗,所以要求先运取暖设备以保证士兵生存。这一观点正好与志愿军相反,再联想到史密斯师长对后勤补给的高度重视,殊途同归地反映出美军中高级指挥在高寒地区作战对后勤的深刻认识,对后勤的轻视正是志愿军长津湖之战付出巨大代价的原因所在!美军在撤退途中对无法带走的补给物资进行彻底销毁与破坏,其目的也正是重视后勤补给的延续,宁可销毁也不使物资落入敌手。




        随同陆战1师后撤的美军第7步兵师残部



        12月7日晚,陆战1师经过柳潭里——下碣隅里——古土里的艰辛转战,终于将分散在各地的部队如同滚雪球般集中起来,此时在古土里的美军部队计有:属于海军陆战队的有陆战1团(欠第1营)、陆战5团、陆战7团、第1坦克营和师侦察连;属于陆军的有步兵第31团第2营、陆军暂编营(临时在陆战1师序列里,是由陆军第7步兵师在长津湖地区的残部编成);英军第41特遣队以及少量韩国警察,其中陆战队11686人,陆军2353人,英军150人,韩国警察40人,共约1.4万人。炮兵还有8个105毫米榴弹炮连(32门),而155毫米榴弹炮由于炮弹用完炮兵已经编入了步兵部队。坦克约40辆,其他机动车辆约1400辆。



        和下碣隅里一样,古土里也有个简易机场,但是条件比下碣隅里的还要简陋,其跑道长度虽经连日施工截止12月8日才勉强达到530米,所以只能起降轻型飞机,美军航空兵居然将老式的TBM鱼雷机稍加改装,使之每次能运送6至8名伤员,然后在地面着陆指挥的精确引导下,按照航母起降的技术要领进行起降,7日后送200名伤员,8日因风雪交加天气恶劣,只有一架C—47凭借飞行员的高超技术奇迹般降落并带走了19名伤员,9日又送走了225名伤员。以上后送的400多名伤员全部都是无法行走的重伤员,极大减轻了美军撤退的负担。







        美军撤出下碣隅里后使志愿军九兵团不得不对12月4日作战计划进行变更,急令20军在黄草岭地区依托有利地形占领阵地阻敌南逃北援,26军从下碣隅里南下尾敌追击,27军加速从社仓里向咸兴以西地区推进,断敌退路。未等志愿军的这一新部署就绪,美军从古土里的撤退就已经开始了。



        从真兴里北上接应师主力的陆战1团1营一直都未经激战,建制基本完整,是目前陆战1师战斗力最强的营,12月8日凌晨2时从真兴里出发,直扑1081高地。此时暴风雪正猛,能见度几乎为零,给1营的行军带来极大困难,但是也有效掩护了1营的行动,1营C连未受到任何阻击便顺利登上1081高地西南3公里处的无名高地,并在高地上迅速部署了迫击炮。巴伦上尉指挥的A连则继续向前推进,A连在仁川登陆中曾果敢穿插至人民军纵深,为美军迅速夺取永登浦创造了有利条件,是陆战1师中公认的精锐连队。不过尽管是这样的精锐部队在异常恶劣的天气和地形下,从集结位置到攻击出发位置的150米距离也整整花费了几个小时!然后在迫击炮的火力支援下向1081高地西南的891高地发起了攻击,A连兵分三路从三个方向同时攻击,一举突入高地,经过短兵相接的激烈鏖战,终于夺取了891高地,取得了进攻1081高地的跳板。B连利用A连和C连所取得的良好态势,立即在这两个连的掩护下实施超越攻击,突破了志愿军在公路两侧的阵地。



        在该地区负责阻击美军北援的是志愿军20军60师180团,180团主阵地就设在1081高地和门岘两处,处于全兵团最南的180团很清楚自己的使命,这是阻截陆战1师逃出长津湖地区的最后一关,因此竭尽全力克服种种困难拼死坚守,终于将北援的美军阻止在堡后庄一线。



        施麦克中校17时下令停止进攻,指挥部队在距离1081高地约一公里处建立夜间防御阵地。当天战斗中,1营共有13人阵亡,17人受伤,另有67人冻伤。所有伤员都后送到800米外的营救护所进行初步治疗和包扎,再后送到真兴里。伤员的后送非常困难,通常一名伤员要由八人组成的担架组运送,而且几乎一公里的路途要花上五六个小时!



        8日夜间,气温急剧下降到零下34度,尽管美军各级连、排、班长拼命督促疲惫不堪的士兵换下白天行军作战而汗湿的袜子,尽管美军有着良好的后勤保障,防寒服和保暖内衣,还有鸭绒睡袋,但仍有很多士兵冻伤,甚至有数人因严重冻伤而不得不截肢——对比之下,衣衫单薄的志愿军更是难御严寒,可以想象冻伤减员的严重程度。



        9日天亮后,天气虽然转晴了,但是气温却没有回升,依旧寒彻刺骨。美军在对武器进行检查和试射中发现有将近40%轻武器不能发火,尤其是卡宾枪和M1步枪情况更甚。——严寒给双方的作战都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美军战后总结就谈到中午最高温不过零下20度至25度,而凌晨最低温度更是达到零下28度至45度!并对严寒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卡宾枪无法正常射击,即使用于拼刺格斗也因枪托在低温下变脆而极易折断;M1步枪情况好于卡宾枪,但是必须要注意少涂枪油以免冻结;轻机枪必须每隔一两小时就发射一次才不至于因为受寒而不发火;水冷式重机枪则必须以防冻液代替通常使用的水;迫击炮的情况算是最好,但也有底盘在发射时因后坐力撞击冻得坚硬地面而破裂的缺陷;严寒对榴弹炮主要影响是炮闩复位的时间达到30秒,从而大大降低了发射速度;手榴弹和炮弹也因寒冷出现大量不爆炸的现象;卡车和坦克如果两小时不开动就会无法启动,因此必须每隔两小时发动十五分钟暖机,这样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燃料和人力;地面因为寒冷冻结层厚达35厘米,再加上几十厘米厚的积雪,构筑工事成为异常艰巨的工作;预防冻伤的关键是不要出汗,似乎很难理解在如此严寒下还有出汗,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因为连续行军、作战和构筑工事等大运动量的活动,很容易出汗。一旦出汗就要及时一件件脱衣服,汗干后再一件件以相反顺序穿衣。特别是容易积汗的鞋袜,更是要及时更换;食物方面C战斗口粮即使加热后,也往往是外面热而里面依然还有坚硬的冰块,这种带冰块的食物极易引起腹泻,而在寒冷的野外穿着厚实的衣服,腹泻可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水壶不能装满水,而且还要放在上衣口袋里,不然就会被冻裂;只有巧克力和糖块是最受欢迎的;医护方面血浆和吗啡很容易冻结,一旦冻结再要化开则是很费事的,所以战斗中,医护兵常常将吗啡针剂含在嘴里,血浆则必须放置在距离明火一米以内范围;在野外的伤员如果不及时收容处理,很快就会被冻死,但是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又很难及时收容。……



        陆战1团1营A连天亮后向最重要的目标1081高地发起攻击,冲到距离山顶约150米处,A连分为两路进行两翼迂回,1营的迫击炮打完了全部炮弹,好在航空控制组立即召唤了攻击机进行攻击,保持了火力准备的不间断。A连呐喊着冲上山顶——出乎意料的是,志愿军却没有进行一枪一弹的还击——原来坚守1081高地的志愿军20军60师180团1营2连因为昨夜的严寒全部冻僵在阵地上了!至15时,A连完全控制了1081高地,B连则在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掩护下,沿着山势继续向北推进,肃清了U形公路两侧的志愿军阵地。1营终于完成了攻占1081高地和U形公路的使命,为此付出了伤亡47人,另有190人冻伤的代价。







        修复水门桥







        尽管陆战1团1营顺利夺取1081高地,但是陆战1师突围的所有希望仍将化为泡影,因为志愿军炸毁了一座至为关键的桥梁,彻底切断了从长津湖地区通往海边的唯一公路!这座关系陆战1师生死命运的桥梁就是位于古土里以南约5.6公里的水门桥。长津湖水库的水通过隧道被引到此处,流入四个巨大的钢筋水泥管,水泥管就沿着陡峭的山势一直通到山下的发电厂的水轮机,水泥管与公路交错处依山而建有一座变电站,水门桥就在变电站下方的悬崖之上,而且根本无法绕道迂回,毫无疑问,这座跨度仅有8.8米长的水门桥便是整个125公里撤退道路上最难解决的困难!虽然人员可以从巨大水泥管上通行,但是车辆、大炮和坦克就必须依靠这座桥。








        美军空投架桥构件才得已修复的水门桥



        装载着架桥器材的2辆卡车于8日14时随陆战7团1营出发,但是陆战7团1营未能按时夺取水门桥附近阵地,战斗中志愿军的迫击炮弹就落在卡车周围,为了保证宝贵的架桥器材安全,帕特里奇立即指挥卡车北撤,在陆战7团坦克部队的直接掩护下过夜。不料其中一辆卡车停在冻结的水塘上,结果冰面破裂而陷入水塘,在牵引过程中引擎损坏无法开动,这样运送架桥器材就只剩下一辆卡车了。9日上午,陆战7团1营终于夺取了掩护架桥的阵地,帕特里奇指挥的卡车中午前后到达水门桥,于12时30分开始架桥。由于志愿军炸桥时将桥基都炸毁了,使得两边的距离扩大到8.8米,而M2车辙桥的钢梁却只有7.3米,帕特里奇立即指挥60名志愿军战俘和一些步兵将附近废弃的铁路枕木再加上沙袋垒起桥基,接着再架设钢梁,然后架上木制车辙桥板,至16时终于大功告成,而帕特里奇仍向史密斯师长表示歉意,因为他曾经保证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而因为桥基问题总共花费了三个半小时。



        从18时起,车辆开始过桥。起初几辆很顺利,当一辆拖着TD—18推土机的卡车通过时将木制车辙桥板压断,技术最熟练的卡车驾驶员威尔弗雷德·普罗瑟中士跳上还在摇晃的牵引卡车,施出浑身解数将牵引卡车从被压断的桥面上开了回来!原本M2车辙桥钢梁是供M26坦克通行,木制车辙桥板则是供其他车辆通行,现在木制车辙桥板断裂,其他车辆的通行顿时成为难题。帕特里奇立即仔细查看精确计算,想出了改变钢梁位置的应变办法。工兵迅速拆下木制车辙桥板,再将钢梁位置向里移动,使所有车辆的轮胎都压在钢梁上通行,不过由于各种车辆轮胎位置不同,所以压上钢梁的位置也不一样,如最小的吉普车只压上1.3厘米!这样所有车辆都能通行,只是为了以策安全速度大大减慢了,过桥时车辆时速被控制在3公里!



        千余辆车辆、坦克都从这座从天而降的桥梁上通过,以及一万多士兵和大约4000名朝鲜难民,甚至还有难民的耕牛,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整个晚上这座桥上居然没出任何事故。



        志愿军虽然也意识到了水门桥的巨大价值,接连三次将其炸毁,而且连桥基都予以彻底毁坏,不可谓不重视。但是无论是志愿军的军师级指挥员,还是普通战士,以其惯常的思维方式都可以确切无误地认为已经将水门桥彻底干净地破坏了,没有人会想到,美军居然能空投下架桥的钢梁和木制构件,迅速重新架起一座桥!这种情况可以说完全超出了志愿军官兵的认知水平,简直可以说是想都没有想到过的事情!美国巨大的工业实力以及迅速异常的反应,在此事情上得以充分的显露。







        最后的战斗







        12月8日上午8时,古土里美军主力的撤退如期开始,陆战7团3营和陆军暂编营同时向公路两侧的两个高地发起攻击,1营和2营则沿公路向南推进。3营此时能作战的全部人员仅130人,还不及平时一个连!所以力量非常单薄,实在无力夺取预定目标,进攻一再受挫。其他两个方向,美军进展比较顺利,因此7团团长利兹伯格决定派2营调头向西迂回到3营攻击正面的侧后,配合3营的进攻。黄昏前后,2营、3营前后夹击终于奏效,两个营在1328高地会师。



        中午前后,陆战5团也开出古土里,在陆战7团的后面向南推进。



        留在古土里的美军也积极进行后撤准备,由于没有运送工具,只得举行了简单仪式,就地掩埋了117具美国陆军、陆战队和英军的尸体。停战后,这些尸体和美军留在柳潭里的尸体一样,都交还给美国。



        在该地区志愿军20军58师以黄草岭为核心,依托两侧地形有利的高地,阻截美军的南撤。早在第一次战役中,志愿军42军就在黄草岭与北上的美军陆战1师、步兵第7师和韩军首都师、第3步兵师展开过多日激战,以异常顽强的防御粉碎了美军多次攻击。但是现在58师伤亡和非战斗减员已非常严重,战斗力已经下降到了谷底,因此战至15时,1350高地、1304高地和黄草岭阵地已全部失守,58师拼尽最后努力将173团和174团所有还能作战的人员集中起来,编成四个连由58师参谋长胡乾秀亲自率领,进行反击才夺回了1304高地。但是美军飞机发现并攻击了志愿军前线指挥所,包括胡乾秀和174团政委郝亮在内的指挥所人员全部牺牲,胡乾秀也是长津湖之战中牺牲的志愿军最高指挥员。



        16时,陆战5团前头部队1营也投入了战斗,与陆军暂编营共同攻占1457高地,见天色逐渐暗下来,陆战5团1营便停止前进,以一个连守备1457高地作为屏障,主力则公路附近构筑工事,就地组成环形阵地。



        黄昏前,陆战7团1营的推进也遭到了志愿军顽强抵抗,由于大雪纷飞,能见度下降到20米,不要说空中支援,就连迫击炮的弹着点都看不清,因此1营便在1304高地附近停止进攻,构筑工事准备过夜。



        由于8日夜间气温的急剧下降,造成了志愿军大量冻伤减员,所以9日的战斗,美军遇到的阻力相对减轻了很多。陆战7团1营击破沿途轻微抵抗,一路南下,直抵水门桥。在俯瞰水门桥的高地上,志愿军20军58师172团的一个营几乎全部被冻僵了,阵地被美军轻而易举地夺取了,从而保障了美军工兵在水门桥上顺利架设M2车辙桥。



        10日凌晨2时45分,美军陆战7团1营的先头部队首先到达真兴里,不过跟在1营后面的团辎重车队因为卡车故障堵塞公路等原因,浪费了不少时间,直到8时30分才到达真兴里。接着,2营、团部、陆军暂编营、3营和炮兵11团3营依次到达。



        陆战5团在7团后面跟进,2营和3营也在黄昏前后顺利到达真兴里。在公路两侧高地掩护的1营在主力通过之后,于18时撤离掩护阵地作为团的后卫开往真兴里,于次日清晨到达真兴里。







        3时许,断后的坦克部队到达由陆战1团1营坚守的1081高地,1营这才撤出阵地向真兴里退去,11日11时,全师的后卫侦察连和坦克部队终于到达真兴里。



        在最后的战斗中,陆战队二等兵罗伯特·德莫特被手榴弹炸伤滚下路边的山谷,战友们以为他必死无疑,战斗又那样激烈紧张,也顾不上寻找他尸体,便匆匆撤退。其实他只是受了轻伤,被爆炸气浪炸晕了,醒来后挣扎着爬上公路,发现战斗已经平息,公路上到处是如潮的朝鲜平民,却没有一个美国兵——他赶紧快步向南,这时听到一声巨大的爆炸,他知道水门桥被断后的美军炸毁了,好在水泥管可以步行通过,便和朝鲜平民一起从水泥管上通过水门桥,然后徒步到达真兴里,他是最后一个到达真兴里的美军士兵。




        陆战1师撤退士兵的憔悴面容和茫然神情



        陆战1师从古土里到真兴里11公里的路程,先头部队耗时42小时45分,从先头部队离开古土里到最后的后卫到达真兴里,总共耗时77小时,平均每小时前进路程只有142米!在这一撤退过程中,陆战1师阵亡51人,24人伤重死亡,失踪16人,伤256人,共计伤亡347人。从古土里成功撤至真兴里,主要原因是空投车辙桥部件而修复水门桥、陆战1团1营北上夺取1081高地以及8日的严寒,因为8日气温的急剧下降,使已经缺衣少食的志愿军雪上加霜,出现了大量的冻饿减员,战斗力大幅下降,从而在最关键的两大要点1081高地和水门桥附近高地,无法进行有效的阻击。







        兴南大撤退







        陆战1师到达真兴里,意味着陆战1师终于结束了陆战队历史上最为艰辛的磨难,从真兴里到兴南,可以说是一路坦途了。因为不仅真兴里是长津湖地区崇山峻岭的终点,从真兴里到兴南全是平原,而且从真兴里以南再无志愿军活动,从柳潭里开始的前堵后追的危险也不复存在,最多只有尾追之患了,而志愿军依靠步行很难追上在平原依靠公路甚至铁路机动的美军了。



        志愿军九兵团不甘就此放过陆战1师,决定不顾一切困难和代价,继续组织所有还能勉强支持的人员力争歼敌一部或大部,因此命令27军主力经新德里、社仓里向咸兴追击,另以94师281团协同人民军由赴战岭向咸兴追击;20军因减员甚重,主力在古土里转入休整,仅以小部队和26军继续尾敌追击。不过此时,各部减员已异常严重,以27军为例,79师缩编为五个步兵连和两个机炮连,80师缩编为八个步兵连和两个机炮连,81师缩编为十七个步兵连,94师缩编为九个步兵连,缩编之后每连战斗人员也不过四五十人,全军仅2000余人!



        11日,麦克阿瑟亲自从东京飞抵连浦,慰问陆战1师及第10军,并批准第10军从兴南登船南撤的计划,并命令第10军从12月27日起归第8集团军指挥。(这样也能彻底结束开战以来一直困扰美军的第8集团军与第10军的双头指挥问题)获得批准后,阿尔蒙德立即命令陆战1师登船。陆战1师先头部队随即开始登船,而此时后卫的师侦察连和坦克部队还没有到达真兴里!为了撤出第10军,美军在兴南港集结了193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



        12日,陆战1师在五老里美军第3步兵师北上接应下,顺利到达五老里,终于彻底逃出志愿军的重围。



        13日,史密斯师长将师部转移到贝菲尔德号登陆舰上,开始指挥部队进行一次“反向两栖登陆”,至14日全师22215人全部登船完毕,15日起航驶往釜山。




        兴南港码头,正准备上船的美军陆战1师士兵



        14日,27军先头部队经多日急行军终于到达地境、咸兴地区,并于次日先后攻占了地境附近多个高地,歼灭了北上接应陆战1师的美军第3步兵师60余人。但美第10军陆战1师、第3步兵师、第7步兵师和韩军首都师和第3师等部均已全部撤至兴南地区。



        为了保障第10军安全登船,美军在兴南港海面部署了2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和3艘火箭炮舰,一字排开,以全部火力向岸上轰击,在兴南港陆地上还部署了一个155毫米和105毫米榴弹炮群,舰炮火力和陆炮火力交互重叠,再加上航空兵力,构成了一个绵密的火制地带,在整个撤退过程中,美军仅舰炮就发射了3.4万发炮弹和1.28万发火箭弹,其火力猛烈程度甚至超过了仁川登陆!



        然而此时,志愿军只是用炮火对兴南港进行了零星的射击,既未进行猛烈的火力轰击,也未进行地面攻击。——九兵团实在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15日,志愿军总部向九兵团发出贺电:“你们在冰天雪地、粮弹运输极端困难情况下,与敌苦战本月有余,终于熬过困难,打败了美国侵略军陆战1师及第7师,收复了许多重要城镇,取得了很大胜利。这种坚强的战斗意志与大无畏的精神,值得全军学习。”



        17日,美军全线南撤,27军尾敌追击进占咸兴,19日又进占连浦,兵锋直逼兴南。而人民军已与12月9日攻占元山,切断美军南撤的陆上退路,因此美军决定第10军全部从兴南港登船南撤。鉴于美军在兴南港外以海空火力组成严密火制地区,大部队难以突破,因此27军除以一个营的兵力控制咸兴港外,只是组织多个精干小部队与26军和人民军协同,对兴南地区美军实施袭扰。



        兴南港原是作为东线美军的后勤补给港,所有东线美军的海运物资全部从这里卸船,而为了保障作战需要,一贯注重后勤补给的美军在此储存了大量的各种物资,从可口可乐到香烟啤酒,从鸭绒睡袋到枪炮弹药,应有尽有。此刻,却为了不让这些物资落入志愿军之手,美军能够做的就是浪费加毁坏。美军将装满食品、衣服的仓库大门敞开,任由人们搬取。美军士兵、朝鲜码头工人和百姓在堆积如山的物资里,随意挑选自己中意的东西,朝鲜人是头顶肩扛搬回家,而美军士兵则是如败家子一般浪费,为了吃一个三明治可以打开十几听午餐肉罐头挑选一块中意的肉馅,为了喝一口饮料可以打开几罐一加仑的果汁罐头……而负责销毁这些物资的美军第175战斗工兵营一名军官由不得叹息道:“我们刚把这些东西运到这里,如果中国人继续前进,我们就不得不把它们全毁掉!愿上帝保佑纳税人!”







        综合各方面资料,笔者以为,长津湖之战志愿军战斗伤亡约为3万,其中阵亡1.5万,冻伤减员高达3万余,其中冻死4000余。



        美军战斗伤亡约7000人,其中阵亡及失踪约为2500人,另有冻伤减员约7300人,其中冻死者为数极少。











        评价与影响











        从战役经过来看,陆战1师在各部割裂孤立被围,沿途只有一条狭隘公路,而且公路两侧制高点均为志愿军控制的极端不利情况下,能携带几乎全部重装备、伤员,建制基本完整地突围而出,尽管美军拥有巨大的空中优势,但仍不能不认为在如此众多不利情况下能全师而退,绝非易事!



        志愿军九兵团在态势、地形、人数均为优势的情况下,付出了巨大代价仍未能全歼甚至未能给予陆战1师重创,怎么也不能说成是一次胜利。虽然挫败了美军的进攻,但毕竟让捏在手中的陆战1师逃出了重围。因此笔者认为,长津湖之战,比较客观来说,应是平手。



        美军能在如此不利情况下突围而出的原因,主要是有效的空中支援、充分的后勤保障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在这样恶劣的天气、地形、自然环境下作战,坚强的意志无疑是取胜的关键因素,幸而在长津湖的是美军中历来以顽强著称的陆战1师,同样被围的美军第7师第31团的覆没与陆战1师的突围,就生动说明了意志、作风对于作战的巨大影响)。当然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的作用不可不提,这位时年57岁的职业军人,在二战中历任冰岛防卫军营长、陆战5团团长、陆战1师参谋长、副师长,朝鲜战争前是海军陆战队副司令,正是因为其出众的指挥才干和行动前深思熟虑行动后果断坚强的个性,才被指派为陆战1师的师长。特别是仁川登陆后史密斯并未像麦克阿瑟等高级将领那样被胜利冲昏头脑,当接到沿长津湖向北推进的作战命令后,他立即对在这样恶劣的地形中展开进攻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并竭力促使改变这一计划,在其努力不被接受的情况下,以其职业军人的素质敏锐察觉出即将到来的危险,因此要求部队谨慎行动,确保后勤补给线的安全,并坚持在下碣隅里修建机场,在以后的突围行动中,下碣隅里的简易机场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在撤退过程中,在下碣隅里的休整与在古土里的毫不停留,都反映了史密斯对战场形势的准确判断与果敢行动。因此,如果评选长津湖之星的话,非史密斯莫属。



        志愿军未能全歼已经分割包围的陆战1师,主要原因是情报不准、通信不畅和补给不济。如果志愿军从一开始就能准确了解美军在柳潭里、下碣隅里的情况,集中兵力攻击防御力量薄弱而又是指挥后勤中枢的下碣隅里而不是兵力相对雄厚的柳潭里;如果志愿军在战斗中通信指挥及时畅通,就能在局部战斗有利的时机投入预备队,以及时扩张战果(在多次战斗中,出现好不容易撕开突破口因通信联络不畅,战场指挥无法及时掌握情况而相机投入预备队的情况);如果志愿军的后勤补给能稍有所提高,甚至只要能满足吃饱穿暖的最低限度,那么长津湖之战的结局就可能改写,甚至可能改写整个朝鲜战争。而志愿军九兵团官兵多来自中国南方地区,高寒地区生活经验几乎是空白,容易冻伤,冻伤后不当处置更是加剧了伤情恶化,因此冻伤人员几乎达到100%。粮食匮乏是后勤补给最尖锐的矛盾,部队还未进入战区下发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各部只能在人口稀少的长津湖地区就地筹粮,几乎是刮地三尺,所得寥寥,有的部队断粮达七天,各部队平均断粮均在两天以上。经常是两个冻得硬梆梆的土豆就是一天的口粮,即使是两个冻土豆也只能满足作战部队,机关的参谋人员则是外出执行任务才有,留守人员连这都没有。战士们通常是将干粮袋里的最后一点碎末留下来,称之为“冲锋粮”,直到发起攻击时才一口吞下以补充一点能量。忽视后勤所带来的巨大灾难正是在这个高寒地区的严冬里迸发出来,而且发展到了极点,冻饿减员甚至超过了战斗伤亡,使部队战斗力遭到极大削弱,也正是从朝鲜战争起,解放军对后勤才开始逐渐真正重视起来。



        尽管条件异常艰巨,但是九兵团广大战士在战斗中依然那样勇敢无畏,其英勇顽强甚至赢得了对手的敬重,在美军有关文献中对志愿军的勇敢和坚韧,做了这样的描述:“中国军队在美军完全掌握了制空权的情况下,虽然苦于缺乏装备、弹药、食品和防寒用具等,但仍忍耐一切艰难困苦,忠实地执行命令,默默地行动与战斗。这就是毛泽东所提倡的‘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敢精神。(中国军队)好象对美军炽烈的火网毫不在意似的,第一波倒下,第二波就跨过其尸体前进,还有第三波和第四波继续跟进。他们不怕死,坚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姿态,仿佛是些殉教者。作为对手的美军也在惊叹其勇敢的同时,感到非常可怕!中国军队这种勇敢战斗精神和坚韧性,到底来源于什么呢?那大概不单纯是强制和命令,可能是因为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帝国主义的憎恶,坚信现在进行的这次战争是‘正
        义战争’,这些都渗透到了中国军队官兵的心灵深处,不!已渗透到骨髓之中。”——对手的肯定无疑就是最高的赞誉!




        志愿军的机枪阵地




        在冰雪中冲锋的志愿军



        九兵团三个军中,长津湖之战更是一块试金石,再次显示出27军和20军头等精锐主力的风范,27军在新兴里基本全歼美军第7步兵师31团和32团1营(尽管有300多人逃脱,尽管不是美军中“训练最有素意志最顽强”的陆战队),击毙团长缴获团旗,创造了志愿军在整个朝鲜战争中惟一一次全歼团建制美军的战例,自然功勋彪炳。20军作为最擅穿插的部队,在缺衣少食的严寒时节,翻越积雪覆盖的崎岖山脉,分割美军各部,在后援不济补给全无的情况下,浴血苦战数昼夜,始终顶住了美军的南逃北援,连美军都赞为“忠实地执行了自己的使命”!其表现可也是可圈可点。只有26军,未能及时到达战区,使20军与27军几乎是消耗完了最后一点力量,未能在最有利的时机歼灭分割被围的美军,甚至连最后攻入被美军放弃的咸兴、兴南等地的战果都落入了连续作战多日的27军,显然与头等精锐主力还是有所距离。



        长津湖之战对于整个朝鲜战争来说,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首先九兵团收复了三八线以北东部广大地区,在战略态势上得了分,这是志愿军方面的胜利。其次九兵团因为此战的巨大减员,20军军史称之为前所未有的减员损失!不得不在咸兴地区转入休整,经过整整三个月的休整补充,直到1951年3月中旬才再次出现在第一线,期间九兵团这支精锐部队错过了朝鲜战争中成果最为辉煌的第三次战役,可以设想,如果九兵团减员情况不如此严重,经过短暂休整后就参加第三次战役,势必取得更大的成果!而陆战1师撤至釜山后,仅经过一周的休整就从1951年1月上旬开始对在安东一带进行游击作战的朝鲜人民军进行了扫荡。更重要的是,经过长津湖之战,美国军方上层看到志愿军精锐部队尚且如此,在五倍以上兵力优势及态势地形都非常有利的情况下,都无法歼灭陆战1师,使之信心大增,最终确立了继续将朝鲜战争持续下去的决心。



        当白雪覆盖了碧血之后,当岁月吹散了硝烟之后,反思这场在基本生存都不容易的冰雪严寒与荒山野岭中的惨烈撕杀,笔者以为没有负者,无论志愿军九兵团还是美军陆战1师,都是为了于自己的理想与责任,真正体现了军人的风采,对于曾在长津湖的冰天血地里战斗过的每一人,都是英雄!







        附表一:长津湖之战双方参战部队序列







        志愿军九兵团 司令兼政委宋时轮 副司令陶勇



        20军 军长兼政委张翼翔 副军长廖政国



        58师 师长兼政委黄朝天



        59师 师长戴克林



        60师 师长陈挺



        89师 师长余光茂



        26军 军长张仁初 政委李耀文



        76师 师长高文然



        77师 师长王建青



        78师 师长陈忠梅



        88师 师长吴大林



        27军 军长彭德清 政委刘浩天



        79师 师长肖镜海



        89师 师长詹大南



        81师 师长孙端夫



        94师 师长邬兰亭







        美第10军 军长爱德华·阿尔蒙德陆军少将



        美陆战1师 师长奥利弗·史密斯海军少将



        陆战1团 团长切斯特·普勒海军上校



        陆战5团 团长雷蒙德·默里海军中校



        陆战7团 团长霍默·利兹伯格海军上校



        美步兵第3师



        美步兵第7师



        韩军第1军



        韩军首都师



        韩军第3师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阿童木,如果你真的喜欢研究这个话题,我推荐你看看这个连接:
          • 长津湖,被各种西方媒体提及,都是以UN作战艰苦、环境恶劣而提及,但没有人认为这事一个丢人的事情。相反,陆战一师师长当年的‘我们不是撤退而是进攻’已经成为西点的一句名言而被Marine所崇拜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1988年,美国下水护卫舰就被命名为《长津》号!我附的连接就是长津军舰的官方站点,不信我说的,你就去看看吧,


            作者: AlphaQ 转贴“热血.力量.尊严——长津湖之战”并按。 9/2/2002 23:25 [Click:98]


            美军陆战一师是在没军统帅麦克阿瑟轻敌冒进的错误指挥下,孤军深
            入,长途奔袭到长津水库遭遇秘密参战的我军一个兵团的包围。

            宋时轮兵团三个军12个师,对美军同时发起攻击的有至少6个师,甚
            至9个师的兵力。我军不仅有绝对的优势兵力,9兵团也是王牌军,带
            着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余威,战士都有丰富的战斗经验。美军是王牌
            ,不过1945年以后没打过仗,几乎都是新兵。

            装备方面,美军有空中支援;我军是突然袭击,主动包围,而且背靠
            祖国大后方。由于天气寒冷,美军的很大部分自动武器都不能射击,
            没什么优势,由此导致双方发生很多肉搏战。美军的军装也不够暖,
            与我军相似,冻伤人数也比战斗伤亡多,达到7000多人。

            战斗结果很让我军丢脸:

            9兵团自称战斗伤亡不到两万,冻伤3-4万。长津湖战役是被美军给打
            残了撤出战场的,后来3个月不能出动,以后的战役也没有什么表现
            ,被美军打得趴在地下起不来了。

            宋时轮战后哀叹:“这让我怎么向陈老总交待呀?”。宋上将这一句
            话其实就完全说明问题,没什么好讨论的了。

            美军方面,陆战一师战斗伤亡4200余人,冻伤7000余人;宣称造成我
            军战斗伤亡近5万人,此数据比我军自己的看起来可靠些,因为伤亡
            不到5万的话,不会导致整个兵团十几万的大部队无法动弹达3个月
            之久(包括冻伤)。如果这样我军的战斗伤亡是美军的10倍有余!

            陆战一师没有任何建制被我军消灭,成功撤退,而且连装备都大部分
            撤走(甚至笨重的非战斗装备压路机)。当然我军被打得趴在地下称
            之为“狼狈逃窜”。真是“狼狈逃窜”,为何不乘胜追击?你以为宋
            时轮的黄埔军校都白上了么?

            美军在我军一个兵团的包围圈内,孤军鏖战近一个月,也饥寒交迫给
            冻个半死,一个个蓬头垢面,军装破烂跟花子相仿。但是其精神
            面貌比我军强出百倍,仍然斗志昂扬,高唱军歌。而且不到一个月就
            又投入新的战斗。

            陆战一师以击垮一个兵团的优势兵力成功突围的长津湖战役为一大骄
            傲,后来陆战队一艘战舰下水救命名为“长津号”。

            事实就这么简单,用多少煽情的词语也没用,掩盖不了。

            我军多少年来一直不大提长津湖战役,只说一个战斗英雄杨根思而已
            (其实杨根思当时是光杆连长,他牺牲时候都没有目击者,传说而已
            。)。这就是因为我军还知道什么叫不好意思,打败仗的丢脸事情最
            好不要提。如果是“稳执牛耳”,岂有不大肆鼓吹之理?

            现在有些人越来越不要脸,竟然将我军最不想要提的丑事也抖落出来
            当成光荣来张扬。岂不让外人笑掉大牙?

            真是可恶!!!!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ZT 一个侵朝美国老兵评价一个志愿军小战士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ZT 一个侵朝美国老兵评价一个志愿军小战士

              一个侵朝美国老兵评价一个志愿军小战士
              美国老兵说,在一次战斗中,他和20多个战友被穿着臃肿的棉袄,看起来就象一群野人般的志愿军打击垮了,当了俘虏,他们都在心里想,这回一定死定了。但乘胜追击的志愿军顾不上管理他们,只是把他们交给了后面来的一些北韩人民军官兵后又一路追击下去了。

              他说,当他看到这些北韩军人们军容整洁、装备良好、举止行为很文明时觉得有了一些安全感,然而当他和被俘的战友们在这些北韩人的驱赶下离开了公路,押到一个无人的山洼里,勒令站成一列时,他偷看了一下,发现这些北韩人在另一边架起了机枪,眼中露出了仇恨的目光,他突然明白了:妈呀!他们要屠杀俘虏了。

              正当他在心中绝望地不停祷告上帝时,上帝真的出现了,一个偶然路过此地的志愿军小战士发现了即将发生的这一惨剧,这个小战士也是衣衫褴褛,邋里邋遢的。这个小战士的情绪似乎很激动,嘴里不停地说着美国俘虏和北韩人民军谁也听不明白的话,但他们却都明白了他的意思,因为他就站在机枪口下,用身体保护着俘虏。

              那些准备杀掉他们的北韩士兵在这个志愿军小战士不停地挥舞着一枝很长很陈旧的步枪干涉下,看起来不得不放弃了行动,那个救了他们一命的小志愿军似乎还不放心,一直监督着直到他们遇见更多的志愿军时,这个小战士才把他们正式移交了。

              他说,当他发现周围全部都是那些小个子的中国人时,他的眼泪才流了出来,觉得生命才真正有了保障,有希望回到他在加利福尼亚的家,回到他的妻子和不满周岁的儿子的身边。

              这50多年来,每当他听说与中国有关的事情时,他总要在心中替这个他永远也不会知道姓名的中国人祈祷:我的上帝,我的兄弟。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