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非常感谢各位的热情参与. 我之所以想写出这点经历,是想为大家提个醒,能避免付额外的钱最好,无论这钱是付给机票升级或座位升舱的费用.
我记得在TORNTO买的机票是T舱,是级别比较低的,因为飞机上还有好多空位,也不可能把最好的舱位卖给我,也许这为后来升X留下伏笔,可这也由不得我.
看过各位的介绍,知道机票里的学问不小.订票处没错,因为他们是严格按国航的销售指南办理的,而国航制定这个指南,也一定是有充分的依据. 至于COMPLAIN,我从来也没想, 因为我知道这是国航. 也有人提到STAND BY, 理论上是可行,可我的是票是国航联运,总不能带着行李从沈阳到北京去等吧,这毕竟不是考G牌啊.
别的航空公司我也坐过几次,OPEN的情况也有,回程时一般在指定的时间之前打电话确认,都能顺利成行,也没交过升X费. 相反,从跟贴里倒是有几例因坐国内航空公司的飞机而多交钱的情况,虽然具体缘由不同.
总的感觉是国内的航空公司(包括国航),在机票的问题上都有一套严格执行的规章制度,乘客稍不留意就会陷入其中. 至于能否避免,也只能看各位今后的运气了.
下面的文章转自文学城,权作参考.
###############################################
http://63.166.3.23/BBSView.asp?SubID=usa-canada&MsgID=339236
是挺讨厌的
文章来源: 白晓生 于 2003-11-6 12:52:00
空头机票 虚假升舱 斩客捞钱 确有此事
航空公司如此与国际接轨
【本报讯/记者章诚报道】自本报在3月28日的第365期报道了购买45天OPEN机票的多位乘客,在上海预约回程机位时遭到刁难,并被迫额外支付所谓“升舱费”的消息后,引起了在日华人社会的强烈反响和共鸣。本报编辑部每天都接到许多读者的电话,诉说自己的类似遭遇,并要求本报为他们向中国民航部门“讨还公道”。
给本报来电的读者分布在东京、大阪、高知、广岛、北海道等日本各地;他们进出中国的口岸城市,有北京、上海、沈阳、大连……他们的家乡则除了上述口岸之外,还有遍布全中国的中小城镇。
根据读者提供的情况,记者发现,除了45天有效OPEN机票之外,21天OPEN机票,90天OPEN机票,一年OPEN机票,都存在着预约不到回程座位,要么被迫补交钱“升舱”,要么机票被迫作废的“额外风险”,而所涉及的航空公司,则有中国民航系统的多家国际航空公司。由此看来,以没有机位为由索取“升舱费”的情况是相当普遍的,难怪许多读者在来电时愤恨地表示:OPEN机票暗藏陷阱,在日华人应当慎选航班,谨防被斩。
本报编辑部为此紧急调配采访力量,就中国民航的服务质量、客运率变动及内部管理机制等问题,向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了采访与调查核实。
采访与调查表明,中国民航部门确实有额外收取“升舱费”的“行规”,但是,此种“升舱”绝非乘客容易理解的从经济舱升到公务舱,或是从公务仓升到特等舱的升舱,而仅仅是中国航空公司内部规定的“机位调配”,徒有“升舱”之名,却无升舱之实。
一位航空界业内人士是这样解释的——航空公司一般会预先“内定”某航班留给45天OPEN票、1年OPEN票、团体票等等数目各不相同的机位,当持45天OPEN机票的乘客想预约机位时,尽管经济舱有的是空位,但由于航空公司“指定”留给45天OPEN票的机位已经“订满了”,这时乘客要想拿到机位,按照航空公司的规定,就得要“挤占”虽同属经济舱,却是“预留”给1年OPEN票或其它机票的机位,那就得在机票款之外再额外付钱。这,就是所谓“升舱费”的由来。
另一位航空公司职员在为收取“升舱费”作辩解的时候,特别指出,中国民航非常重视与国际接轨,引进国际上通行的“多舱位管理”就是成果之一。而乘客在“象征性”地交点“升舱费”之后,就能拿到机位,就能“顺利成行”,这也可说是中国民航为乘客提供的一项“服务”。
所谓“与国际接轨”,记者就此电话访问了在东京的一位从事国际旅行业务的权威人士。这位人士指出,当购买OPEN票的乘客提前一个月预约座位,但无论乘客打多少次电话,跑多少次腿儿,如何急得火烧眉毛,如何哀求,得到的却总是“没有座位”的回答的时候,这究竟符合哪一家的“国际民航惯例”?符合不符合中国民航为乘客“热诚服务”的宗旨?
此间权威人士还认为,所谓的“升舱收费服务”,当航班明明有空座位的时候,却由于纯属内部掌控的“多舱位管理”,在乘客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剥夺了持有效机票的乘客合理登机的权益,反过来还要乘客额外付钱从经济舱“升舱”到经济舱,这居然却是中国民航某些官员心目中的“便民服务”?试问,天下还有哪一个先进国家的航空公司会如此刁难乘客?会如此肆意损害乘客利益?真是“收了钱还卖乖”,究竟还有没有起码的企业信誉的概念?
一位航空业界的专家对记者表示,凡是购买OPEN机票的乘客,往往都是因存在许多特殊情况而无法预先确定回程时间,航空公司提供不同期限的OPEN机票,就是为这类有特殊需要的乘客服务的,这也是世界各大航空公司的通例。但是,中国民航的OPEN机票,却由于管理方式上的明显漏洞,使乘客额外承担了订不到回程座位的不可预测的风险。说中国民航的OPEN机票暗藏“陷阱”,并不为过。与国际规范接轨是好事,因为任何成熟的国际规范都将企业信誉放在第一位,是真正把乘客视为上帝的服务精神的体现。但是,中国的事情有点怪,再好的国际规范一引进中国,往往就会变质变味,甚至成为肆意“斩客”的借口。
深受中国民航收费“升舱”之害的乘客们强烈责疑,中国民航究竟如何与国际接轨?希望中国民航有关部门和企业,能对此给个明确的“说法”。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我记得在TORNTO买的机票是T舱,是级别比较低的,因为飞机上还有好多空位,也不可能把最好的舱位卖给我,也许这为后来升X留下伏笔,可这也由不得我.
看过各位的介绍,知道机票里的学问不小.订票处没错,因为他们是严格按国航的销售指南办理的,而国航制定这个指南,也一定是有充分的依据. 至于COMPLAIN,我从来也没想, 因为我知道这是国航. 也有人提到STAND BY, 理论上是可行,可我的是票是国航联运,总不能带着行李从沈阳到北京去等吧,这毕竟不是考G牌啊.
别的航空公司我也坐过几次,OPEN的情况也有,回程时一般在指定的时间之前打电话确认,都能顺利成行,也没交过升X费. 相反,从跟贴里倒是有几例因坐国内航空公司的飞机而多交钱的情况,虽然具体缘由不同.
总的感觉是国内的航空公司(包括国航),在机票的问题上都有一套严格执行的规章制度,乘客稍不留意就会陷入其中. 至于能否避免,也只能看各位今后的运气了.
下面的文章转自文学城,权作参考.
###############################################
http://63.166.3.23/BBSView.asp?SubID=usa-canada&MsgID=339236
是挺讨厌的
文章来源: 白晓生 于 2003-11-6 12:52:00
空头机票 虚假升舱 斩客捞钱 确有此事
航空公司如此与国际接轨
【本报讯/记者章诚报道】自本报在3月28日的第365期报道了购买45天OPEN机票的多位乘客,在上海预约回程机位时遭到刁难,并被迫额外支付所谓“升舱费”的消息后,引起了在日华人社会的强烈反响和共鸣。本报编辑部每天都接到许多读者的电话,诉说自己的类似遭遇,并要求本报为他们向中国民航部门“讨还公道”。
给本报来电的读者分布在东京、大阪、高知、广岛、北海道等日本各地;他们进出中国的口岸城市,有北京、上海、沈阳、大连……他们的家乡则除了上述口岸之外,还有遍布全中国的中小城镇。
根据读者提供的情况,记者发现,除了45天有效OPEN机票之外,21天OPEN机票,90天OPEN机票,一年OPEN机票,都存在着预约不到回程座位,要么被迫补交钱“升舱”,要么机票被迫作废的“额外风险”,而所涉及的航空公司,则有中国民航系统的多家国际航空公司。由此看来,以没有机位为由索取“升舱费”的情况是相当普遍的,难怪许多读者在来电时愤恨地表示:OPEN机票暗藏陷阱,在日华人应当慎选航班,谨防被斩。
本报编辑部为此紧急调配采访力量,就中国民航的服务质量、客运率变动及内部管理机制等问题,向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了采访与调查核实。
采访与调查表明,中国民航部门确实有额外收取“升舱费”的“行规”,但是,此种“升舱”绝非乘客容易理解的从经济舱升到公务舱,或是从公务仓升到特等舱的升舱,而仅仅是中国航空公司内部规定的“机位调配”,徒有“升舱”之名,却无升舱之实。
一位航空界业内人士是这样解释的——航空公司一般会预先“内定”某航班留给45天OPEN票、1年OPEN票、团体票等等数目各不相同的机位,当持45天OPEN机票的乘客想预约机位时,尽管经济舱有的是空位,但由于航空公司“指定”留给45天OPEN票的机位已经“订满了”,这时乘客要想拿到机位,按照航空公司的规定,就得要“挤占”虽同属经济舱,却是“预留”给1年OPEN票或其它机票的机位,那就得在机票款之外再额外付钱。这,就是所谓“升舱费”的由来。
另一位航空公司职员在为收取“升舱费”作辩解的时候,特别指出,中国民航非常重视与国际接轨,引进国际上通行的“多舱位管理”就是成果之一。而乘客在“象征性”地交点“升舱费”之后,就能拿到机位,就能“顺利成行”,这也可说是中国民航为乘客提供的一项“服务”。
所谓“与国际接轨”,记者就此电话访问了在东京的一位从事国际旅行业务的权威人士。这位人士指出,当购买OPEN票的乘客提前一个月预约座位,但无论乘客打多少次电话,跑多少次腿儿,如何急得火烧眉毛,如何哀求,得到的却总是“没有座位”的回答的时候,这究竟符合哪一家的“国际民航惯例”?符合不符合中国民航为乘客“热诚服务”的宗旨?
此间权威人士还认为,所谓的“升舱收费服务”,当航班明明有空座位的时候,却由于纯属内部掌控的“多舱位管理”,在乘客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剥夺了持有效机票的乘客合理登机的权益,反过来还要乘客额外付钱从经济舱“升舱”到经济舱,这居然却是中国民航某些官员心目中的“便民服务”?试问,天下还有哪一个先进国家的航空公司会如此刁难乘客?会如此肆意损害乘客利益?真是“收了钱还卖乖”,究竟还有没有起码的企业信誉的概念?
一位航空业界的专家对记者表示,凡是购买OPEN机票的乘客,往往都是因存在许多特殊情况而无法预先确定回程时间,航空公司提供不同期限的OPEN机票,就是为这类有特殊需要的乘客服务的,这也是世界各大航空公司的通例。但是,中国民航的OPEN机票,却由于管理方式上的明显漏洞,使乘客额外承担了订不到回程座位的不可预测的风险。说中国民航的OPEN机票暗藏“陷阱”,并不为过。与国际规范接轨是好事,因为任何成熟的国际规范都将企业信誉放在第一位,是真正把乘客视为上帝的服务精神的体现。但是,中国的事情有点怪,再好的国际规范一引进中国,往往就会变质变味,甚至成为肆意“斩客”的借口。
深受中国民航收费“升舱”之害的乘客们强烈责疑,中国民航究竟如何与国际接轨?希望中国民航有关部门和企业,能对此给个明确的“说法”。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